
凱瑟琳用紙和筆計算衛星軌道,算出了比電腦更可靠的數據,將多名宇航員安全送上天;她參與了著名的阿波羅11號項目,曾幫助3名宇航員安全返回地面。她沖破種族和性別歧視的“天花板”,在牛人云集的NASA活成了一個傳奇。
美國當地時間2月24日,被稱為“穿裙子的計算機”的NASA(美國宇航局)前彈道計算數學家凱瑟琳·約翰遜逝世,享年102歲。NASA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在網上發布了凱瑟琳去世的消息:“她是美國英雄,她的開拓性遺產將永遠不會被忘記。”
用手抓住機會的天才少女
1918年8月26日,凱瑟琳出生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非裔家庭。兩年后的這一天,美國第19條憲法修正案通過,女性獲得選舉權,這一天被國會定為“婦女平等日”。然而,凱瑟琳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和“平等”無關。
童年時期,她對數字十分著迷,“會數通往馬路的臺階、通往教堂的臺階、洗過的碗碟刀叉數量……任何能數的東西都會去數”。
她還常常到哥哥的學校旁聽課程。時間長了,她和老師相處得比哥哥還要熟。老師驚訝于她的學習能力,建議她提前入學。
就這樣,5歲的凱瑟琳成為了哥哥的同學。此后,她的學霸體質顯露出來,3年跳級2次,8歲就直升六年級,哥哥竟然成了她的“學弟”。
但社會并沒有對這位天才少女表現得友好一些。10歲那年,凱瑟琳該升高中了,但她所在的小鎮學校,拒絕對非裔學生提供八年級以上的教育。她的父母認為,孩子必須接受教育。為此,母親不得不帶著孩子們搬到距離家200公里外的地方生活,只為讓孩子們就讀一所接受非裔學生的中學,父親則依然留在老家賺錢。
凱瑟琳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14歲就讀完了高中課程,并考入西弗吉尼亞大學。上了大學,她仍舊如魚得水,不僅一口氣讀完了學校里開設的數學課程,還接受克萊托教授為她單獨“開小灶”。
克萊托教授是第三位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的非裔美國人。愛才心切的他特地為凱瑟琳開設了解析幾何學,而且這門課只有這一名學生。誰也沒想到,解析幾何學竟成為凱瑟琳進入NASA飛行小組的敲門磚。
有時,凱瑟琳覺得數學過于枯燥,為了解悶,又選修了法語。4年之后,18歲的她以數學和法語雙學士學位畢業。
大學畢業了,可凱瑟琳高興不起來。西弗吉尼亞大學因種族和性別歧視,不為非裔學生提供更高學歷的教育機會。她只好到一所非裔學校去做老師。
“穿裙子的計算機”
雖然做了老師,但凱瑟琳沒有放棄繼續深造的想法。
1938年,美國最高法院裁決各州必須讓非裔接受與白人一樣的高等教育。凱瑟琳有幸成為第一批進入西弗吉尼亞大學研究生院的非裔學生,她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但這次,她只讀了幾個月就退學了。
原來,她受到了同學的歧視,甚至連應該對學生一視同仁的教授也不相信她的學習能力。難以忍受的凱瑟琳只好放棄學業,選擇嫁人,成了一名家庭主婦。
正當凱瑟琳認為自己的人生即將止步于此時,一個好消息重新燃起了她對數學的熱情。
當時,美國與蘇聯兩國正因“太空競賽”膠著。美國NACA(NASA的前身)為了趕超蘇聯技術,秘密招募數學計算員,而且職位招聘中沒有對膚色和性別的限制,面向所有人開放。在丈夫的支持下,凱瑟琳報了名,并經過長達一年的考核,在1953年正式加入NACA。
當時,計算機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NACA的許多數據都是由人工計算的,這也是整個NACA最枯燥且重復度最高的工作。凱瑟琳和許多非裔婦女在一間辦公室里,每天用紙和筆進行著計算工作。人們稱她們為“人肉計算機”“穿裙子的計算機”。
在NACA,凱瑟琳的數學天分很快就讓她脫穎而出。做了2周“人肉計算機”后,她被臨時抽調到一個全是男性工作人員的飛行小組。在那里,她的解析幾何學派上了大用場。因為她做的軌道計算又快又準,以至于任務結束后,大家一再向上級申請延長她的調用時間。
雖然組員們越來越依賴凱瑟琳的計算能力,但在以男性為主的飛行小組辦公室里依然存在著歧視。凱瑟琳做著最核心的工作,但得到的薪水和待遇是最低的。而最讓她無法接受的是,明明是自己的建議和計算成果,報告書上卻不能寫自己的名字。
不認命的凱瑟琳選擇了反抗。每一次寫報告時,她都會簽上自己的名字;遇到不清楚的問題時,她一定要刨根問底搞明白;開會時她也要參加。終于,通過不懈的努力,凱瑟琳為自己成功爭取到了列席重要會議的資格,成為會議室里唯一的女性,更成為NACA的傳奇人物。每當團隊遇到什么難題,人們就會說:“問問凱瑟琳吧!”
沖破由男性統治的航空航天“天花板”
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美國政府為了追趕蘇聯的研究速度,解散原來的NACA,在1958年7月29日正式成立了NASA,并啟動了著名的“水星計劃”。這是美國第一個載人航天項目。當時,凱瑟琳被改編進NASA的核心小組——太空計劃小組,負責飛船的軌道計算。
1961年5月5日,宇航員艾倫·謝菲德乘坐名為“自由七號”的水星飛船,由“紅石”火箭發射升空并順利返回,成為第一位飛入太空的美國人。而這次飛船運行軌跡的計算者正是凱瑟琳。在“自由七號”的研究報告里,凱瑟琳寫上了自己的名字,而且是第一作者。此后,隨著美蘇“太空競賽”不斷升溫,凱瑟琳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復雜。
1962年,約翰·格倫要進行人類首次環繞地球的太空任務。當時,計算機已經完全代替人工計算,但他特別提出讓凱瑟琳用和計算機一樣的公式再算一次,不然他就不飛。凱瑟琳答應了他的要求,認真地做了一遍飛船軌道計算。
1962年2月20日,在進入地球軌道航行5個小時后,約翰成功降落在凱瑟琳預設的著海點。這也標志著美國在航天領域已超過蘇聯。
1969年,凱瑟琳參與了著名的阿波羅11號項目,計算飛船前往月球的軌道。1年后,阿波羅13號飛船在發射兩天后出現故障,她和團隊又在短時間內做出返回軌道計算,幫助3名宇航員安全返回地面。
憑著迅速、準確、可靠的計算實力,凱瑟琳打破了由男性統治的航空航天“天花板”,成為NASA的最強傳奇大腦,獲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為紀念凱瑟琳在載人航天歷史上所作貢獻,NASA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座研究中心——凱瑟琳·G·約翰遜計算研究中心。
遺憾的是,雖然凱瑟琳幾乎參與了美國所有的航天計劃,為太空探索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因特殊原因,人們卻對她一無所知。
2015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授予凱瑟琳總統自由勛章。1年后,她被英國廣播公司選為“全世界百名最有影響力女性”。
凱瑟琳改變的不僅是以男性為主的NASA,更改變了美國社會對非裔和女性的歧視。正如NASA為她撰寫的傳記結尾說的那樣:“如果沒有你,NASA不會是今天的模樣。”
(《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