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瑾 李朝亮等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有無數先烈倒在了解放戰爭的戰場上,其中就包括很多師以上的指揮員。最近,解放軍檔案館首次披露了5位犧牲在戰場的我軍師以上指揮員的檔案資料,詮釋著人民軍隊克服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秘密。
朱瑞:獻身炮兵建設
朱瑞,這位毛澤東的愛將、我軍首任炮兵司令員,在遼沈戰役時,在曙光在即的黎明前殉國,是解放戰爭中我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革命事業,獻給了我軍的炮兵建設。
1948年9月12日,遼沈戰役拉開序幕,朱瑞率部隊參戰。在解放義縣的戰斗中,他帶著炮兵團以上干部到義縣南山偵察敵情,勘察地形,明確炮兵部署和作戰方案。
10月1日上午,我軍向義縣守敵發起總攻。敵人苦心經營的工事,隨著我軍一顆顆炮彈的爆炸而崩潰倒塌。
這次作戰,我軍第一次使用了從敵人手中繳獲的新型榴彈炮。朱瑞急于了解和總結這種火炮在開拓突破口上的威力及效果,不等戰斗結束,就從指揮所出來,帶著將士們一起迎著紛飛的戰火向突破口跑去。
此時,敵人的一挺機槍突然從城門旁邊向他們兇猛地掃射起來,他們急忙蹲下、臥倒。朱瑞臥倒時,扭頭往后一看,發現身后一個同志所在地點地勢較高,便伸手去拉他,想把他拉到自己的位置上來。不料,這一拉扯,他旁邊的地雷受到觸動猛然轟響,鮮血瞬間染紅了他身下的土地。就這樣,朱瑞長眠在白山黑水間。
徐海珊:誓將革命進行到底
徐海珊作戰機智勇敢,在第四次反“圍剿”中,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根據地向陜西、川北地區轉移,他留下來堅持在當地與敵周旋斗爭。
在艱苦的戰斗歲月里,他患上嚴重的肺病,并多次負傷。最嚴重的一次,子彈從他的下顎打進,牙齒被打落一半。1948年2月,徐海珊任華東野戰軍第13縱隊第37師政委。兗州戰役勝利后,他病情加重,夜晚行軍連馬都不能騎。組織上準備讓他任淮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這樣工作壓力小一些,有利于病情好轉,但他卻說:“濟南還沒解放,我不能離開部隊。”
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徐海珊不顧危險,騎馬跑到先頭團,攻打丁家山、突破卡子門,直到攻破外城永綏門,到達趵突泉,連續六晝夜,他一直同師長高銳指揮戰斗,很少休息。
23日,濟南戰役進入決戰階段,為了不給敵人喘息之機,指揮員許世友下達了當晚突破內城的命令。突破坤順門的任務交給了第37師。下午6時,攻城戰開始,炮聲驚天動地。政委徐海珊、師長高銳身先士卒,奮力殺敵,經過反復爭奪,第37師傷亡過半,終于打開了突破口。
24日午后,西路大軍從坤順門進入內城,會同東路軍猛攻敵省府。第37師指揮所設在趵突泉西側張家公館西北角小樓上。下午4時,指揮所正準備向內城轉移,突然敵人兩架“B-29”轟炸機傾瀉大量炸彈。一顆炸彈把指揮所掀翻,師長高銳和幾個受重傷的同志被救出,政委徐海珊壯烈犧牲。
韓聯生:以生命為代價研制出強大殺傷力的“原子炮”
淮海戰役中,時任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參謀長的韓聯生在指揮“飛行爆破”試驗時壯烈犧牲。他是我軍工程兵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淮海戰役中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指揮員。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打響。當時,我軍炮彈少、敵軍工事堅固,戰場條件于我十分不利。為有效摧毀敵集群碉堡,擴大戰果,韓聯生親自到工兵團駐地和戰士們一起研究“飛行爆破”試驗。從捆扎炸藥包到用迫擊炮發送炸藥包,為了最大限度發揮火炮威力,他現場指揮,反復試驗。
12月11日,淮海戰役決戰之際,意外發生。韓聯生指導試驗“飛行爆破”任務時,一炸藥包打出后沒有爆炸,他親自奔向炸藥包落點處檢查原因。當走近炸藥包時,他發現導火索暗暗作響,立即大喊身邊人臥倒隱蔽。可話音剛落,炸藥包爆炸了,韓聯生光榮犧牲,當時在場的工兵團副團長劉金山、工兵教導隊副隊長李長松、政治指導員梅開先等七名同志也不幸犧牲。
韓聯生等用生命為代價成功研制出我軍特有的具有強大殺傷力的“原子炮”,彌補了我軍彈藥有限、火力薄弱的不足,使之成為戰場上摧毀敵人土木工事、震懾敵軍的有力武器,在解放戰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兩任王師長:靠前指揮,血灑疆場
從1945年12月至1948年9月,在短短2年零9個月的時間里,華東野戰軍第3縱隊第8師(前身為山東軍區第8師)兩任師長王麓水、王吉文,先后犧牲在戰斗一線,這在我軍解放戰爭的戰場上絕無僅有。
1945年12月13日下午2時左右,在解放滕縣的戰斗中,王麓水由指揮所來到第22團,和團長王吉文冒著零星的槍炮親臨距離城門不足200米的前沿陣地。
當走到一座院落時,突然一發炮彈飛來,在他們面前爆炸,王麓水胸部被炸傷,鮮血直流。當人們把他抬上擔架時,他只是微微睜開眼睛,斷斷續續地說:“同志們……戰斗……勝利……”就這樣停止了呼吸。王吉文也被彈片擊中胸部,后來經搶救切除一片肺葉才保住了生命。
1948年濟南戰役中,在從外圍山地爭奪戰至突入商埠的激烈戰斗中,王吉文一直奮不顧身,在最前線指揮作戰。9月21日,當部隊由數處突入商埠后,王吉文緊隨突擊部隊進入商埠,指揮各團大膽迂回包圍、殲擊敵人。
檔案記載,上午9時許剛吃完早飯,王吉文聽說前面的部隊在緯八路遭到敵人一座地堡的射擊而前進受阻,就跑到前面去,在離敵人不到百米的巷口里和團營干部一起親自布置火力,掩護戰士們通過敵封鎖線。就在這時,一發炮彈飛來,王吉文不幸左胸中彈,當即倒在地上暈死過去。
王吉文清醒過來時,醫務人員正忙著給他打針。他自知傷勢很重,于是拒絕打針,說:“不要打針啦,你好好去治療那些戰士,醫治好了他們還可為人民服務。”當參謀處程副股長喊著找擔架時,他同樣拒絕,并嚴厲地說:“不要抬我,先抬戰士!”
就這樣,下午5時許,王吉文終于被抬下戰場,但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而光榮犧牲。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