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摘 要:民營資本入駐農村,有利于促進農業現代化、土地整合、農產品質量提升及農民收入增長,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分析青島市民營資本發展中存在的諸多瓶頸問題,提出了強化民營資本以促進鄉村振興的工作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民營資本;農村發展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9-0027-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6.5;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1? 青島市民營資本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政策落地不夠,發展規劃滯后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明確提出鼓勵引導鄉村振興發展的一系列指導意見,但由于各種原因,青島市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仍不夠成熟完善。青島市引導民營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比較滯后,尚未配套具體落地實施政策、保障及獎勵措施,區級設計的細化方案還不是很完善[1]。
1.2? 土地流轉不規范,土地糾紛日漸增多
青島市土地流轉過程缺乏正規合同約束,在土地流轉形式選擇、流轉價格確定、土地折股量化、流轉風險防范、事中事后監管、生態環境保護、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建立、流轉管理服務費收取、糾紛調解仲裁體系建設等方面,缺乏細化、具體的制度規定和資金保障。個別農戶與經營者簽訂了合同,但合同條款不規范、內容過于簡單且未經相關部門登記,對雙方權利義務、違約責任、賠償條款等缺乏明確規定。
一旦市場價格或農村土地政策稍有變動,土地經營風險隨之加大,農民與土地承包者就會出現利益摩擦,將成為土地流轉工作新的矛盾點。有的村民缺乏法律意識,通過上訪等途徑解決矛盾,一系列土地矛盾及社會事件在短時間內難以化解[2]。
1.3? 產業融合度低,配套設施不全
一是建設用地指標供應不足。民營資本進入農業后,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設農產品存儲加工和農業休閑觀光度假場所的需求,而長期以來我國建設用地指標很難下達到農村。
二是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民營資本下鄉的很多項目,例如田園綜合體、旅游度假區等休閑旅游項目,位于遠離城鎮的荒山荒地,水電路等配套設施亟需完善。基層政府在項目周邊水、電、道路等基礎設施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民營資本入駐農村發展。
三是鄉村產業發展缺乏相關資源。鄉村產業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技術、資金、人才、信息、市場、渠道、法律、法規等,項目投資較大、見效較慢、周期較長。各種資源的匱乏,極大制約了青島市鄉村產業發展。
1.4? 政府干涉較多,農民和企業盈利減少
民營資本在農村從事農村特色種植業、養殖業或旅游業時,要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經濟化發展,尤其是當民營資本投資對當地經濟發展影響較大的農村產業時,必然會出現租賃、承包土地等流轉行為。其中,土地簽訂事宜主要是在鄉鎮府領導下進行,即民企法定代表先與村委簽訂土地協議,再與村民簽訂合同,以保證土地資源的最大利用化、經濟化和合法化。
2? 強化民營資本促進鄉村振興的工作建議
2.1? 制定支持政策,彌補制度空白
建議由政府牽頭,結合本地區發展特點,切合民企發展和鄉村振興路徑,制定鄉村產業振興發展規劃。一旦有了規劃,青島市各鄉鎮、行政村的鄉村產業就能有方向、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穩步推進。通過土地集約化利用、“政府招工”等形式,解決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瓶頸。在當地政府主導和統籌安排下,引導民營資本有序入駐,最大限度利用民營企業的資金、渠道和管理經驗。
2.2? 規范土地流轉,助力鄉村振興
繼續深化農村土地改革,嚴格依法實施土地流轉,加大政府對土地流轉的監管和審批,有效防范土地流轉過程中的矛盾糾紛,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公平、公正、有序、規范發展。搭建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建立區、鎮、村三級服務平臺,建立流轉數據庫,讓供需雙方及時準確獲取可靠信息。
培育土地流轉中介機構,鼓勵引導企業及民營資本參與土地流轉市場。建立科學的農村土地流轉價格形成和指導機制,鼓勵土地有序流轉,推進適度規模經營,防止土地流轉中的投機炒作。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的優勢和龍頭示范作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積極引導在流轉土地上發展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及田園綜合體等。
2.3? 加大財政投入,推進三產融合
財政牽頭出臺相關財政政策,著力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擴大財政扶持的民營資本范圍。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將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龍頭企業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納入財政資金扶持范圍,對農業企業參與三產融合發展所涉及的基礎設施建設、設施設備購置等環節給予大力支持。
實施農業產業集聚區和特色農業強鎮、村創建,深化現代農業綜合園區、主導產業示范園區、特色農業精品園區建設。鼓勵和支持經營者發展設施農業、“互聯網+”農業、創意農業等新興產業,利用各鄉鎮、村莊的特色和優勢,大力打造農村休閑旅游業、農村田園綜合體。
完善金融服務,逐步擴大新型農業民營企業經營者貸款抵押物范圍,降低貸款融資利率。試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住房財產權等抵押擔保業務,開拓新型抵押擔保方式。完善民營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鼓勵提供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服務,引導各類投資支持農村三產融合。
2.4? 開展高質量“雙招雙引”,助推高質量鄉村振興
開展高質量“雙招雙引”,助推高質量鄉村振興,必須做好招商引資。各鄉鎮要帶頭規劃建設特色農村田園綜合體,對鄉村發展進行系統設計、區域開發,有效吸引民營資本加入。抓住農業農村政策與產業發展的機遇,引入新理念、新模式、新服務,高質量實施“雙招雙引”,吸引區域周邊乃至外省先進產業入駐,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實現共贏發展。
補足人才短板,充分發揮第一書記、駐村干部的優勢,為鄉村招來大項目、好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區域發展。完善相關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支持基層干部積極投身招商引資,用工業化理念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以融合發展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3? 結束語
自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民營資本涌向農業農村的速度不斷加快。全國民營資本增速、占比和總量不斷提高,民營經濟已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充分發揮民營資本對鄉村發展的促進作用,以民營資本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李志萌,邱信豐.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現狀、問題與對策[J].金融與經濟,2019(2):56-61.
[2]民營企業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倡議書[J].商業文化,2018(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