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芬
摘 要:介紹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相關概念。通過對現階段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實現形式,以改善傳統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順應社會主義改革思潮,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制度,不斷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形式,從而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農村集體經濟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效;實現形式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9-0044-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1.32? ? ? ? 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城鄉一體化建設。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應當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的管理,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效實現形式,使其滿足當前新農村建設的需求并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三農”問題是我國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1? 農村集體經濟的相關概念
農村集體經濟是基于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將按勞分配制度與按生產要素分配制度相結合,聯合資本、勞動、財產等進行農業生產和經營[1]。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要求農民在農業生產中學會合作。通常情況下,農民合作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縱向合作,另一種是橫向合作。目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合作形式種類比較多,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
2? 采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效實現形式的重要性
一方面,為了推進我國新農村建設,應當妥善管理農村集體經濟,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農村集體經濟效益,為農民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城鄉協調發展政策。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下,不斷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形式,實施現代化農村生產經營模式,以提升農村生產力,實現新農村建設目標。另一方面,有效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可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拉近人民與政府之間的距離,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貫徹落實我國相關政策[2]。
除此之外,采用有效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形式,是我國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迫切需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農業產業的現代化發展,依賴于農村集體經濟的增長,需要通過集體形式進入市場,控制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業生產效益,從而滿足農民的生活需求。二是農業環境的現代化發展,也離不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這是因為在發展集體經濟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會重視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將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生產相結合。
3? 現階段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我國新農村集體經濟的性質還有待進一步明確。為了推動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相關部門應當給予一定的支持。制定完善的農村經營制度并以此為中心來開展工作,貫徹落實各項規章制度,采用多樣化措施來解決具體問題,以優化我國農村集體經濟體系[3]。基于這種情況,農村集體經濟形式不再是過去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而是將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相結合,體現了效率與公平的統一。二是要消除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錯誤傾向。不可完全否定合作經濟,或是將其與集體經濟相分隔、獨自操作,不能降低集體經濟的地位,也不能否定雙層經濟體制中的集體經營。
4?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有效實現形式
4.1? 農民專業合作社形式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種以行業為基礎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形式,指的是同行業的農戶之間進行良好合作,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則,創建專業合作社,共同經營,以實現雙贏局面。合作各方需要共同承擔投入資金,共同進行技術的開發和創新,合作社成員均可享受生產方面的服務。例如花卉種植、蔬菜培育對技術要求比較高,是強調產品質量的行業,比較適合采用農民專業合作社這種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形式。此類合作社要想有效實現和發展,就要依靠當地的農業經營大戶,獲得農業部門的支持,建立共同服務機構。參與其中的農戶只需要根據合作社的規定進行生產和經營即可。農戶按要求生產出來的產品,直接由合作社收購并進行加工和售賣,以獲得經濟收益[4]。對于獲得的收益,一部分作為合作社的運轉資金,另一部分則直接分配給合作社成員。
4.2? 復合集體經濟形式
復合集體經濟形式包含的類別比較多,通常應用于一些農村集體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不僅有企業和農村合作社之間的聯合經營,也有農村合作社之間的聯合經營,或是承包商和租賃商之間的聯合經營等等。這些形式都符合集體經濟形式,有利于降低農村合作社的經營風險。相較于農村合作社的單獨經營,這種結合其他經濟組織共同經營的方式,不僅可有效降低經營風險系數,還可通過企業來拓展農村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擴大農村合作社的業務領域,增加農戶的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實施復合式農村集體經濟形式,突破了地區的局限性,能夠聯合不同地區、不同范圍和不同領域的集體經濟組織,共同發展集體經濟,實現資源共享,提高資源利用率,促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更加開放化。
4.3? 農戶和企業聯合經營形式
農戶和企業聯合經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形式,是指生產農作物的農民與加工和經營農產品的企業合作,農民作為生產方,而企業作為銷售方,兩者形成經營共同體。這種聯合經營方式具有一定的優勢。銷售方的企業對市場比較了解,能夠給農民的生產提供可靠的意見,并且在生產技術上為農民提供指導。農民只需要按照企業的要求來種植農產品,然后將成熟的農產品售賣給企業,以獲得收益。這種農戶和企業聯合經營的集體經濟發展形式,不僅可解決農民銷售農產品難的問題,也解決了企業收購農產品難的問題,節省了雙方尋找合作商的時間,也為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4.4? 社區股份合作社形式
社區股份合作社形式的產生源于城市化發展。在工業化程度越來越深的今天,城市郊區農民的資源不斷減少。為了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縮小城鄉貧富差距,可實施社區股份合作社,保障農民的經濟利益。這種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形勢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土地股份合作社。整個村落的農民可以將自己家的土地作為資本入股合作社,由村級合作社對這些土地進行科學規劃,合理使用土地。另一種是綜合股份合作社。不僅將土地作為資本入股合作社,村級的集體資產也入股合作社,包括資金和技術。綜合股份合作社有利于吸引外部企業進行投資,可利用土地資源建設廠房。
參考文獻:
[1]鄭元楚.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效實現形式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10):25-26.
[2]李俊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效實現形式探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9):124-125.
[3]再依娜古麗·吐爾遜.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效實現形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1):105-106.
[4]提文靜.對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的探索研究[J].決策探索,2018(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