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恒
摘 要:受經濟條件的限制,目前西部農村地區畜牧養殖業仍然是“自然養殖為主,經濟養殖為輔”的傳統模式,對飼養動物疫病防控的認識不到位。隨著國家對西部地區“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畜牧養殖業逐漸成為西部農村地區產業合作化的生力軍。做好畜牧養殖業動物疫病防控,對當前西部地區畜牧養殖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分析了西部農村地區畜牧養殖產業動物疫病防控思路。
關鍵詞:西部農村地區;畜牧養殖業;動物;疫病防控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9-0143-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851.3? ? ? ? 文獻標志碼:A
畜牧養殖業是當前西部地區農村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隨著國家對西部地區“三農”投入的逐年增加,西部農村地區的畜牧養殖產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由于畜牧養殖業的特殊性和多樣性,特別是近年來動物流行疫病的蔓延和外來動物疫病的侵入,為西部農村地區的畜牧養殖業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1? 堅持預防為主原則
動物疫病的防治關系到食物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在當前動物疫病的高發期,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實施分病種、分區域、分階段的防治策略,全面提升獸醫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全面提高動物疫病綜合防治能力。非洲豬瘟、禽流感、口蹄疫等動物疫病是目前畜牧養殖戶面臨的主要動物疫病。這些疫病一旦發生,動物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不僅給養殖戶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更加劇了公共衛生風險。預防畜牧養殖動物發生疫病,需要重點防范外來動物疫病的傳入和擴散。
要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重大動物疫病和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治,推進重點病種從有效控制到凈化消滅;加強外來動物疫病防范,強化風險管理;強化源頭防治,提高動物整體健康水平;實行區域化管理,重點加強優勢畜牧業產業帶、人畜共患病重點流行區、外來動物疫病傳入高風險區、動物疫病防治優勢區等“一帶三區”防治工作。
2? 定期做好疫病監測
養殖業發生重大疫病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數畜牧養殖戶不重視防疫工作。目前農村畜牧業養殖部門很少具備完善的疫病監測預警機制,很多時候都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畜牧養殖動物的疫病監測工作量大、任務重,但認真仔細做好疫病監測預警工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1]。
3? 嚴格把好出入關口
動物發生重大流行疫病的主要途徑是外來疫病的入侵。西部農村地區畜牧業養殖所面臨的疫病入侵的概率較低,主要是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養殖的生態經營方式形成的。但近年來隨著高效率養殖的推動,不僅在家禽家畜品種上有所改良,引入了外來品種,而且在飼料上也采用轉基因飼料喂養,無形中加劇了西部農村地區畜牧業養殖動物感染疫病的風險。降低這種風險的唯一方法就是嚴格把好出入關口。
所有畜牧養殖部門,必須把好引進幼崽、幼苗的質量關,不能為了貪圖便宜和暴利,讓有問題的畜牧幼崽流入西部地區。同時要結合動物防疫有關部門的要求,從正規渠道引進品種、訂購飼料。批量喂養出欄的動物,經動物疫病監管部門監測符合規定之后再進行出售外銷。堅決把好疫病監測關口,將動物傳染疫病拒之門外。
4? 提升應急管理能力
動物疫病的爆發自古有之。當大面積疫病爆發后,養殖部門應積極應對,將損失降到最低。提升突發疫情應急管理能力,是目前農村地區養殖戶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往養殖戶面對飼養動物疫病大面積爆發時束手無策,甚至不知所措,這樣不僅會增加經濟損失,而且還有可能引起恐慌和其他公共安全衛生事故。農村畜牧養殖戶必須建立動物養殖突發疫病應急管理預案。在突發動物疫病后,嚴格按照應急預案實施應對,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應對能力,降低經濟損失[2]。
5? 科學做好疫病防控
動物的疫病防控較人類的疫情防控簡單,但同樣需要按照科學方法做好防控。受傳統觀念影響,大多數養殖戶在飼養的家禽家畜發生疫病后,杞人憂天,埋怨自己“命里注定要折財”“財運不齊”等。甚至有些養殖戶面對動物的疫病時,任其蔓延,不采取措施,這樣只能增加大面積感染的風險。動物疫病防控也不能以偏概全。目前個別地區動物重大疫病防治部門,為有效控制動物疫病,采取“全部捕殺”“一個不留”的片面做法,引起了一些養殖戶的不滿。例如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后,某養豬場本來沒有任何疫病,當地動物疫病防治部門為了徹底阻斷非洲豬瘟疫情,要求當地生豬養殖部門全部撲殺生豬,這樣片面的做法給養殖戶造成了直接的經濟損失。因此,動物疫病防控要根據具體實際情況,科學有效地做好防控。一要分類應對,切忌以偏概全;二要制定方案,切忌盲目跟風;三要及時有效,切忌動作遲緩。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疫病防控中出現片面化、極端化的現象。
6? 完善疫病監督機制
畜牧養殖業缺乏有力的監管機制是當前西部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特別是養殖動物發生大面積的疫病后,缺少一定的民眾監督。畜牧獸醫部門要積極號召廣大民眾參與進來,共同監督畜牧養殖部門的疫病防控,必要時設立舉報平臺,確保遏制重大疫病發生對民眾生活帶來影響。例如2019年的非洲豬瘟疫情防控中,為了暢通廣大人民群眾舉報渠道,充分發揮“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社會力量,及時發現和依法打擊非洲豬瘟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確保非洲豬瘟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某鄉鎮獸醫畜牧站發出公告,要求生豬出欄時必須向所在鄉鎮畜牧獸醫站申報檢疫;調運到鄉鎮市場的生豬到達目的地后必須向所在鄉鎮畜牧獸醫站報告;生豬飼養過程要公開,禁止使用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餐飲經營者不得向生豬養殖戶提供餐廚剩余物;所有養殖部門如果跨省調運種豬,必須辦理審批手續;所有養殖部門跨省調運仔豬,必須向所在縣畜牧獸醫部門備案;任何經銷商不得運輸、屠宰、經營病死豬及其產品;不得盜掘已被依法無害化處理的生豬及其產品;任何可能導致動物疫情傳播的行為將按照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任何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民眾均可通過來人、來電、來信等方式進行舉報。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舉措,讓民眾參與監督,完善養殖動物疫病監督機制。
7? 結束語
當前西部農村地區畜牧養殖業疫病防控任重而道遠。必須切實加強疫病防控能力建設,著力提高飼養動物的疫情監測預警能力、突發疫情應急管理能力、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能力、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動物疫病防治信息化和社會化服務等能力,以適應新時代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需要,促進農村地區畜牧養殖業的生態、健康、綠色發展。
參考文獻:
[1]甘津.畜禽養殖中的疾病防控措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6):45.
[2]周宇靖.動物疫病防控技術要點及綜合防控措施[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