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容戎
摘 要:我國資本市場的形成時間超過20年,由于各種原因,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屢禁不止,甚至發展為行業問題。以W公司財務造假案為例,分析了防治財務造假問題的方法,以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使證券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關鍵詞:財務造假;產生原因;防治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9-0163-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406.7? ? ? ? 文獻標志碼:A
我國資本市場形成時間短,法律制度與監管力度存在問題,一部分上市公司為了謀求更大的利益,進行財務造假,導致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時有發生。財務造假不僅會給企業投資者以及企業自身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也會影響我國的證券市場環境,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防治對策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1? W公司財務造假案例概述
W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發展過程中秉承以誠信對待客戶,以創新對待競爭,以奉獻對待社會,做人民放心的農產品的原則,但在上市第二年就被發現公司的半年報存在嚴重的財務造假問題,違反了相關的法律規定,因此被證監會調查,最終受到處罰。從W公司造假的情況來看,其造假手段主要有兩種。一是虛構客戶,增加不存在的銷售收入,虛增產能匹配過高的銷售成本;二是虛增利潤產生增量現金流,再把現金流轉入預付賬款,通過虛增的在建工程轉出。造假涉及的金額巨大,情節嚴重,行為惡劣,該公司的保薦機構和提供審計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及相關負責人也受到了處罰。
2? W公司財務造假的原因分析
2.1? 利益驅動
W公司的宗旨雖然是誠信經營,但公司管理層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放棄了道德與誠信。上市是許多公司追求的目標,但目前我國的證券市場對上市的條件控制得較為嚴格,要求企業“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一千萬元,且持續增長,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五百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五千萬元”。而W公司上市前的實際利潤很低,只有114萬元,達不到上市的要求,于是鋌而走險,通過財務造假達到上市的要求。成功上市后,W公司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為了解決公司的財務困境,W公司選擇繼續實施財務造假,保持公司在證券市場的地位。
2.2? 內部控制環境差
W公司的董事會有9人,監事會有3人,高級管理團隊有8人,但是在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中,這些組織幾乎沒有實際權利,董事長一人持有公司大量股權并且擔任公司的總經理一職,掌握公司的管理權、控制權與監督權。這種畸形的管理方式使W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制度完全失效。此外,公司的采購和銷售環節也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在這樣的內控環境下,最終導致財務造假的發生[1]。
2.3? 中介機構服務質量差
在金融證券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保薦機構存在相互攀比、倉促行事的浮躁風氣。審計機構在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時,不能公正無私、嚴格審查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出具了嚴重失真的審計報告,使監管部門、監管制度形同虛設。在W公司財務造假案中,保薦機構、審計機構以及法律查證機構利用職務之便,為W公司打開方便之門,使W公司順利上市。由此看來,目前的中介機構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如何更加有效地防范企業財務造假,值得深思。
2.4? 監管部門處罰力度不夠
我國證券市場屢屢發生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的原因,主要是相關監管部門處罰力度和處罰范圍小,被處罰方付出的代價小,使企業抱有僥幸心理。一些企業冒著違法犯罪的風險弄虛作假,進行內幕交易,甚至在行業內掀起不正之風。事實上,在現有的監管制度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被發現的概率大約只有50%,處罰全額也在500萬元以下。正是由于以上因素,才導致很多上市公司鋌而走險,為了利益而觸犯法律法規。
3?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防治對策
3.1? 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要想解決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問題,必須從企業內部著手。根據《公司法》完善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和管理體系,保證由董事會、股東代表大會、監事會和相關高級管理人員構成完整的公司治理結構,并且讓這些組織結構發揮應有的效用。企業要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并貫徹執行,防止違法、違規事件發生。要發揮監事會的作用,因為企業內部監督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加強監事會監督能力和權利,使其更好地監督企業[2]。
3.2? 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
對于企業來說,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至關重要。結合W公司的內部控制情況可以發現,無效的內部控制會使企業管理混亂,導致發生違法亂紀行為。完善的內控體系則會帶來經營的有效性、財務數據的可靠性以及財產的安全性。一是保護股東的合法權益。二是發揮公司治理結構的作用。三是健全企業的風險管理控制體系。四是使企業在資本市場健康良好地發展。這是企業成功的第一步,有效執行內部控制體系才能使企業獲得真正的成功。
3.3? 提高中介機構的服務質量
W公司發生財務造假事件反映了近幾年中介機構只追求數量不追求質量的工作現狀。中介機構要想提高服務質量,必須聘請高素質且職業道德良好的人才。中介機構可以通過培訓提高人員的專業水平,通過教育使人員具有更好的職業道德。
3.4? 加大監管部門的處罰力度
針對目前證券市場的違規行為,監管部門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大處罰力度,使企業不敢輕易觸犯法律。當出現重大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時,應該對涉案企業施以重罰,不僅要求其繳納巨額罰款,還要求其承擔相應的刑事和民事責任,使企業及相關責任人謹記違法亂紀所要付出的代價。對于相關的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在輿論上斥責其失職行為,處以巨額罰款,吊銷營業執照,沒收相關注冊會計師的證件,并禁止通過離職等方式逃避懲罰。健全民事責任賠償制度,把中介結構也納入賠償追責范圍,如果中介機構觸犯了法律,也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4? 結束語
為了有效杜絕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企業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體系,中介機構要提高服務質量,監管部門要加大處罰力度。只有3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證證券市場和諧穩定,促進上市公司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冠忠.淺談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問題及防范措施[J].商業經濟,2017(10):163-165.
[2]劉晨旸.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動因以及監管對策[J].現代企業,2018(8):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