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艷梅
很多患者有這樣的疑慮,一般服藥多長時間可以停藥呢?其實,不同患者因疾病和用藥不同,需要依據自身情況遵醫囑調整用藥,不可一概而論。
一看疾病 很多疾病有其標準的服藥療程。比如依賴藥物治療的高血壓、糖尿病,需要終身服藥;抗幽門螺桿菌的治療需要奧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聯合用藥14天;急性扁桃體炎抗感染治療需10天;等等。為了徹底治療或達到預期效果,這些疾病必須嚴格按療程服用。而針對發熱、嘔吐等癥狀治療時,退熱藥、止吐藥通常有很好的效果,一般服用一次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種藥治療不同的疾病,療程有所區別。如經常用的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治療肺部感染,療程7~14天;治療急性單純泌尿系感染,療程3~5天;治療細菌性前列腺炎,療程則長達6周。
二看療效 沒有固定療程的疾病,則需要根據病情進行調整。如感染性疾病,一般用到體溫正常、癥狀消退后3~4天,有的需要用到感染病灶控制或完全消散。如急性細菌性中耳炎的抗感染治療療程通常為7~10天,以減少復發;如用藥3天無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考慮停換藥。
三看藥物 有些藥物的藥品說明書限定了用藥療程,如多潘立酮片,如果用藥3天癥狀未緩解,應咨詢醫師或藥師,不建議擅自繼續服用。還有一些藥品說明書未限定療程、需長期應用的藥物,如抗精神失常藥、抗結核藥等,治療量的應用時間只能延續至疾病好轉,或機體所能耐受的最大限度為止。此時如果疾病尚未痊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根據醫師建議調整用藥劑量或暫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