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政部多措并舉助養老服務機構紓困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4月24日在民政部2020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為支持養老服務機構渡過難關,民政部一方面推動相關部門在出臺支持企業的稅收、融資、就業等政策措施中把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納入其中,同時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出臺扶持政策。目前許多地方出臺了實施辦法和細則,主要集中在提高運營補貼標準、降低房租成本、優化授信條件、開展費用減免、提供物資保障等方面。民政部將繼續跟蹤疫情變化,分析養老服務業在疫情中暴露的短板,及時完善相關扶持措施和政策。
民政部五部門部署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
近日,民政部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工作的通知》,要求統籌做好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和有序恢復服務秩序工作,及時調整完善養老機構疫情防控策略,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恢復養老服務秩序,保證入住老年人生命安全和健康,支持養老機構正常運營。
《通知》對做好強制性國家標準實施準備和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作出部署,推動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各地要逐步提升養老機構安全管理和護理服務能力,確保養老院服務質量穩步提升。
養老機構等級劃分標準進一步推進
近日,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全國社會福利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聯合發布《<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實施指南》(試行),供地方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時參考使用。
此次發布的《<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實施指南》(試行)作為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工作的實操性評價工具,分為環境、設施設備、運營管理和服務四個部分,對照《養老服務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要求,進一步細化量化養老服務標準,提出了易操作、可評價的工作規范。等級評定總分為1000分,其中環境120分,設施設備130分,運營管理150分,服務600分。下一步,民政部將指導各地組織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先行先試工作,進一步完善評定規范,更好推動國家標準落地見效。
浙江省啟動困難老人家居適老化改造
近日,浙江省民政廳聯合省財政廳和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印發《浙江省2020年生活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將為全省6000戶生活困難老年人進行家庭適老化改造。此次家庭適老化改造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選擇適配性產品,組成不同場景居家環境的產品服務包,圍繞“如廁洗澡安全,室內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智能監測跟進,輔助器具適配”五個方面功能,包括地面、墻體、居室、廚房間、衛生間等施工改造服務。實施對象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基礎改造服務包和拓展服務包的部分項目,分戶建立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檔案。經過前期摸排,符合此次適老化改造的定期撫恤補助優撫對象,全省約有2496人,此次改造工作也將做到全面覆蓋、應改盡改。
北京市全市社會福利機構零感染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相關人員透露,北京全市682家備案養老服務機構、20處老年人集中租住場所、26家兒童福利機構、11家殘疾人機構全部封閉式管理,5萬多名入住老人、1500名兒童、1600多名殘疾人,以及近2萬工作人員落實防護措施,并在防疫戰斗中持續改進提升機構管理和服務水平,有效確保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高危易感群體的平安健康和社會福利機構的安全穩定。截至目前,北京全市社會福利機構所有服務對象和工作人員“零感染”。
上海發布首批智慧養老12個應用場景需求
上海市民政局聯合上海市經信委,于近日對外發布首批12個智慧養老應用場景需求。當天發布的12個應用場景需求中,主要有四類:一是安全防護類,共6個,包括老年人防跌倒場景、老年人緊急救援場景、認知障礙老人防走失場景等;二是照護服務類,共2個,包括老年人臥床護理場景、家庭照護床位遠程支持場景等;三是健康服務類,共2個,包括老年慢性病用藥場景、機構無接觸式智能消毒場景;四是情感關愛類,共2個,包括老年人智能語音交流互動場景、老年人智能相伴場景。
上海市民政局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智慧養老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比較突出地表現在“三重三輕”。一是“重技術、輕需求”,二是“重產品、輕服務”,三是“重概念、輕場景”,還需要從老年人的角度出發,讓技術運用和需求滿足之間更好銜接。伴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智慧養老逐漸推廣、日趨流行。比如,上海經信委以專項資金扶持為支點,撬動了企業聚集,相關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從2013年以來累計投入近2500萬元支持智慧養老項目,帶動社會投資超過1.7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