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美英
【摘 要】目的:探討對于社區慢性病患者積極開展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干預的臨床價值。方法:對我院收診的社區慢性病患者予以隨機抽取,均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時間段內收診,對總80例予以隨機分組。對照組所納入40例病患應用常規干預,觀察組所納入40例病患予以健康生活方式干預,對兩組自護能力、干預療效評分展開對比。結果:相較對照組,觀察組各項自護能力良好率經評測均呈更高顯示(P<0.05);相較對照組,觀察組ADL 評分更高,空腹血糖經評測更低,舒張壓、收縮壓均更低(P<0.05)。結論:針對社區慢性病患者積極開展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有效改善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關鍵詞】健康生活方式;社區慢性病;臨床療效
據臨床報道稱,社區人群逐漸向老齡化發展,疾病多以慢性病為主,即包括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由于慢性病的治療具有長期性與不定性,社區醫務人員應針對慢性病人群開展系統性的管理干預,通過一定的干預措施延緩疾病的發展,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1]。此實驗中對社區慢性病患者展開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干預的臨床價值探討,總結以示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收診的社區慢性病患者予以隨機抽取,均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時間段內收診,對總80例予以隨機分組。觀察組40例,年齡范圍介于52-75歲之間,年齡均值(64.46±5.69)歲;對照組40例,年齡范圍介于53-76歲之間,均值(65.26±6.81)歲。參與實驗所納入病例均自愿參與,且均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進行審核通過,組間病例自然信息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單用常規干預,基于此,觀察組應用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干預,內容以示:(1)健康宣教:社區定期進行健康教育,可通過發放教育手冊、舉辦等方式開展;向患者介紹慢性疾病知識、注意事項等內容,建立高血壓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組,指導慢病患者進行同伴教育,舉辦急救自救,防跌倒,家庭保健員等知識培訓,科學指導用藥,使患者建立健康的認知,改變不良生活方式。(2)心理疏導:慢性病患者病程長,需經常服用藥物,會給家庭帶來負擔,情緒變化大,社區醫務人員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積極耐心與其交流,引導家屬參與到日常干預工作中,提高家庭支持,消除患者的焦慮感,減輕心理負擔。(3)生活指導:為患者講解保持良好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對疾病預后的影響,進而促進其自覺采納健康行為,指導其進行科學合理飲食,要保證每日營養量的攝入,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比如戒煙限酒等,同時保證每日睡眠時間充足,確保膳食均衡;指導進行相關功能鍛煉,運動強度循序漸進,以自身耐受為宜,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比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走等;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可以適當增加力量練習,但避免劇烈運動、競技性運動,根據個人愛好,還可選擇參加轄區內各種興趣班,如木蘭扇,老年模特隊,舞蹈隊,合唱隊等,同時叮囑患者保持良好心境,保持積極樂觀心態。(4)用藥指導:告知患者按時用藥的重要性,囑咐切勿擅自停藥或增減藥物劑量,遵醫囑用藥,能夠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發生風險。
1.3 觀察指標
(1)經干預后隨訪觀察病患是否存在規律用藥、飲食、運動及功能鍛煉,以此評測患者的自護能力;(2)評測病患的ADL 評分,以此評估其日常生活能力;檢測患者的空腹血糖、舒張壓、收縮壓等臨床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此實驗研究數據均錄入SPSS22.0軟件統計測驗。干預效果評測值即計量資料應用()表示,積極開展t檢驗;自護能力評測情況2計數資料應用(%)表示,積極開展卡方檢驗,P<0.05以示統計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自護能力對比
相較對照組,觀察組各項自護能力良好率經評測均呈更高顯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干預效果對比
相較對照組,觀察組ADL 評分更高,空腹血糖經評測更低,舒張壓、收縮壓均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病發病群體以老年人居多,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可損傷患者的腦、心、腎等重要器官,威脅生命健康,影響日常生活質量[2]。慢性病的治療周期較長,應對患者進行有效指導干預,從患者的飲食、用藥、運動等方面進行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從而達到改善患者的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的效果[3]。社區對慢性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管理作用,具備長期性、延續性等優勢,對疾病的預防及管理均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慢性病患者往往缺乏主動性,對疾病認識不足,常規性的指導干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立足于治療效果及預后質量提高的目的,對于社區慢性病患者應開展持續發展的干預方案,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干預[4]。此研究中對慢性病患者開展健康宣教、心理疏導、飲食運動指導、用藥指導等綜合干預措施,取得顯著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以示,相較對照組,觀察組各項自護能力良好率經評測均呈更高顯示(P<0.05);相較對照組,觀察組ADL 評分更高,空腹血糖經評測更低,舒張壓、收縮壓均更低(P<0.05)。表明針對社區慢性病患者積極開展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有效改善不良生活習慣,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參考文獻
劉仲華,史玲,鄺海東, 等.社區常見慢性病患者用藥整合管理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8,21(36):4498-4501.
趙薇,王天星,王明慧.健康生活方式對社區慢性病患者干預效果研究[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9,35(1):22-26.
梁運銀,譚秋濃,甘小燕.社區綜合干預對預防老年慢性病患者跌倒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9):78-80.
孫建萍,牛桂芳,楊支蘭, 等.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超越干預及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24):6199-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