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永新先生曾寫過《閱讀和家庭是教育的兩個最為重要的基石》的文章,提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他認為:“家庭和學校的合作,實際上是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最初的教育是在家庭里進行的,那時沒有學校。所以,家庭自古以來就是教育最重要的載體、最重要的力量?!笨梢娂彝ソ逃蛯W校教育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不可缺少的教育依托。
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成立至今已過了6個春秋,回顧這6年的時間,無論是學校行政班子,還是每一位一線教師,都在努力用自己的學科知識去引導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然而在教育過程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學生校內外的“兩面性”,雖然學校也成立了班級、年級 、校級家委會,但如何讓家長朋友真正地理解教育、正確地參與學生的教育中去,是我們一直在摸索和嘗試的工作。讓家長“走進校園”是浦口外校建校時對家長的承諾,讓他們見證孩子的成長,經歷孩子們一天的學習過程。
一、校門之外,“移步換景”
“移步換景”是游記最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是按照地點的轉移和一定的視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敘述和說明下來。而這里所說的“移步換景”卻并非游記,是從家長的角度來審視我們的校門:南京市浦口外校的校門口便是麗島路,是一條雙向一車道,同時包括慢車道的不寬的馬路,在每天上午7:10、下午3:30—6:00,都會出現時段性道路擁堵現象,原因是非機動車在馬路上隨意停車,機動車直接停在馬路中央且所有乘車而來的學生家長都要下車為孩子開車門、遞書包、送到校門口,這樣一系列動作完成后,無論是機動車或是非機動車,都被前后的車子固定在原地,無法移動;甚至有的機動車還會在校門口調頭,使原本不太寬的馬路變得更為擁堵。
南京市中小學護學崗工作被列為南京市2018年的一項民生工程,其實3年前浦口外校小學部就開始邀請家長志愿者參與學校的上學、放學護導工作。護學崗就是安全崗。護學崗是對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的守護、是對未來“花朵”生命的保護、是對校園周邊秩序的維護。因此,我們的家長愛心護學崗工作本著三個原則來進行:
1.班級輪值原則。以班級為單位,按周分南北門輪流執勤(即每班一周)。
2.分校門執勤原則。每天早晨執勤班級安排3名家長在北門,下午4名家長分別在南、北門進行護學任務,在進出學校的門口進行交通勸導及愛心護學工作。
3.家長自主參與原則。家長們自愿參加護學崗愛心服務活動,為所有在校學生保駕護航。
為了使家長愛心護學崗工作能真正落到實處,經由我校校級家委會成員研究,一致確立了以下5條家長志愿者的護學工作方式:(1)勸導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門口后即停即走;(2)引導孩子依次進入校園;(3)勸導家長不在校門口停放車輛,在路邊有序停放電動車、摩托車等;(4)勸導開車的家長不在校門口的路上掉頭;(5)維持校門口交通秩序。
從學生的安全角度考慮,很多家長都會利用各自的空余時間,參與到學校的愛心護學崗中來,不論嚴寒酷暑,甚至大雨中都能看到家長們忙碌的身影,當校門口因下雨而形成積水時,家長志愿者們會主動引導步行到校的孩子走過積水路面;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家長志愿者們會踩水把孩子抱到無積水的路面上……
家長愛心護學崗的實施,應該說為學生的學校生活筑起了一道最前沿的安全堡壘。很多新生家長都自覺加入,開學第一天校門口秩序井然,這里有所有家長的付出,以及對這類活動的支持。
二、校門之內,這里“風景”獨好
每學年學校的一些大型活動都會邀請一年級的家長或部分其他年級的家長來參加。例如,小學部的一年級入隊儀式、三年級的10歲成長儀式、六年級的畢業典禮,這類見證孩子成長的紀念性活動,學校會安排家長一起進入校園,見證孩子的成長歷程。每當活動開始時,家長們不由地感嘆“這樣真好”。
讓家長一起參與學?;顒?,一起為孩子的快樂成長出謀劃策,與我國的國情相符,與現代社會的教育需求相一致。魏書生說:“走入學生的心靈中去,你就會發現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我都會在那得到答案。”
活動“走心”,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一個目標。如何讓學校德育活動的目的真真正正地落到實處、不浮于表面、繞開形式主義?這就需要學校敞開校門,將家長請進校園,使學校與家庭兩者相互配合,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很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也從另一個側面詮釋我?!白龇e極的生活者”的校訓。
近幾年,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通過建立家長愛心護學崗和家長進校園參與學生活動積累了一些家長合作的典型工作模式,也收到了顯著的成效。但在成功的背后,我們也需要反思,回歸到家校合作的本源,站在家長合作教育目的的原點,反觀這一塊塊前行中的基石,其中仍有一些需要我們在家校合作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改正的。
1.家長合作的思想要統一,目標要一致
每個人都有回避困難的想法與念頭,孩子這樣,家長如斯。我們要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6位雕塑家:家庭;學校;兒童所在的集體;兒童本人;書籍;偶然出現的因素。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兒童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不僅要讓家長在活動中體會和感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需要利用更多的途徑讓家長們理解和明白家庭教育的功效遠比學校教育來得強。我們要做的是呼吁家長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2.家校合作,是學校立德樹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學校已逐步形成了三級家委會:班級家委會、年級家委會、校級家委會,每一級家委會的工作有相同處,也有不同處,但不論是哪一級家委會都需要加深對家委會的認識和對學校常規教育的理解與支持。對于在家長愛心護學崗中出現的“不一樣”的聲音、面對活動過程中家長的指指點點,作為學校首先需要的是反思與總結,同時讓家長們逐步理解學?;顒拥某绦蚝头绞?。我們只有高度重視、相互配合,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繼續前行。
3.家校溝通合作是一項永恒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沒有學校教育,都不利于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復雜的任務,最完美的教育應是兩者的有機結合?!倍倚S行贤ㄕ谴龠M家校合作的前提。因此,在遇到家校矛盾時,學校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做工作,讓家長理解學校的教育策略,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在重視與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時,創設和睦的家校合作氣氛,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倪文霞?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外國語學校小學部德育處主任。江蘇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南京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南京市浦口區德育優秀青年教師,江北新區首屆優秀德育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