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云 肖穎
【摘 要】隨著資本市場的繁榮和社會競爭的加劇,被ST的上市公司數量也隨之增加。上市公司被ST后,投資者對公司的預期會變得消極,不利于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發展。因此,被ST的公司會竭盡所能地擺脫困境,實現摘帽。此時,摘帽手段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將直接影響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文章以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研究ST公司摘帽手段的有效性。
【關鍵詞】ST公司;摘帽手段;交易
ST(Special Treatment,意思為“特別處理”)公司,是指出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而本文研究的ST藏旅之所以被ST,是因為公司的財務指標出現異常。
于ST公司而言,其最終的結果無外乎兩種:一種是摘帽,繼續正常進行交易;另一種是被證券交易所暫停交易。公司上市資格的獲得并非易事,因此對ST公司來說,如何實現摘帽,保住上市公司的身份,避免公司股票被暫停交易就顯得尤為緊迫。ST公司摘帽后實現快速發展的比比皆是,但摘帽后又被ST的也屢見不鮮。ST摘帽之后又被ST,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摘帽手段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以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研究ST公司摘帽手段的有效性。
1 區域行業環境及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1)區域行業環境:根據西藏旅游發展廳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16—2018年,西藏旅游業全年接待游客數分別為2 315萬人次、2 561.4萬人次和3 368萬人次,2017年和2018年的增速分別為10.64%和31.5%;旅游業總收入分別為330億元、379.4億元和490.1億元,2017年和2018年增速分別為14.97%和29.18%。旅游人數和旅游總收入指標都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說明西藏旅游業發展態勢良好。此外,2016—2018年旅游收入占西藏生產總值的比例分別為27%、28.95%和33%,占比保持在25%~35%,且逐年呈現出遞增趨勢。數據顯示,旅游業正成為支撐西藏經濟發展一股不可或缺的強勁動力。
(2)公司基本情況介紹: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西藏旅游),股票代碼600749,是西藏自治區唯一一家上市的旅游公司,1996年6月27日成立,10月1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注冊資本為2.27億元。現企業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為趙金峰先生,注冊地址及辦公地址位于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林廓東路6號。截至2019年11月4日,西藏旅游的曾用名依次為西藏圣地、ST藏圣地、*ST圣地、西藏圣地、G圣地、西藏圣地、西藏旅游、*ST藏旅。
2 西藏旅游為何被ST
公布的財務報告中顯示,西藏旅游2016年和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均為負。2018年5月2日,公司股票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西藏旅游更名為ST藏旅,公司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由10%變更為5%。
從財務報告來看,西藏旅游連續兩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都為負,其中總營業成本高于總營業收入是主要誘因。同時,從總營業成本的構成和比重來看,期間費用的金額和比例都遠超營業成本的金額和比例,說明公司對期間費用的管理并非是有效率的。雖然公司是從2016年的年報中才出現虧損,其實在公司2015年的年報中虧損就已經初見端倪了。2015年財報中顯示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 355 251.62元,但是其營業利潤卻為-42 997 560.39元,營業外收入卻高達52 141 332.87元,附注中解釋這主要是接受政府補貼所致。此時已經能夠說明公司的經營已出現危機,入不敷出,如果沒有政府大規模的補貼支撐,西藏旅游可能早就在財報中出現虧損。
3 西藏旅游如何實現摘帽
3.1 公司易主,利用關聯方進行交易
公司易主:基于對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前景的看好,“新奧控股”通過收購西藏旅游的股份對其實現控制。通過收購,“新奧控股”持有西藏旅游股份總數為48 698 501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21.46%。至此,“新奧控股”取代“國風集團”成為西藏旅游新的間接控股股東,同時王玉鎖先生取代歐陽旭先生成為西藏旅游的實際控制人。
關聯方交易:與關聯方新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新奧控股旗下公司)達成協議轉讓旗下5家酒店資產,而酒店業務曾是西藏旅游的主營業務之一。向關聯方出售資產對西藏旅游利潤總額的影響:一方面產生資產處置收益,另一方面削減固定資產攤銷進而降低期間費用。通過關聯方交易出售固定資產,產生16 745 518.86元的資產處置收益,減少751 723.15元的折舊及攤銷,對利潤總額產生17 497 242.01元的正面影響,而2018年的利潤總額為21 813 089.37元,占利潤總額的80.21%。由此可見,2018年西藏旅游能夠實現扭虧為盈主要得益于與關聯方進行的固定資產處置交易。雖然出售的出售的固定資產占最近一個年度的總資產的比例為38.85%<50%,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但處置曾經作為主營業務的固定資產,意味著公司放棄了酒店服務這一主營業務。
3.2 改變募集資金用途
為應對景區所在地市場環境變化、公司業務發展戰略調整(已出售原投資運營的酒店資產,酒店運營業務短期內不再是公司的主要業務板塊)、避免新增同業競爭(2018年7月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后,其從事酒店運營管理業務),以及避免較大的酒店投資經營風險。公司擬終止景區擴建項目的募集資金投入,這意味著公司將存在大筆流動資金。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和前期對景區項目的投入后,還剩下56 815.89萬元。管理層利用流動資金進行銀行結構存款的投資,產生大額的投資收益,影響公司利潤總額。2018年公司的投資收益為12 483 393.64元,2018年利潤總額為21 813 089.37元,占利潤總額的比重為57.23%。但大筆的流動資金的存在于公司的長遠發展而言并非是好事,這意味著公司目前沒有可投資的項目,那么營業收入的增收就相對乏力。
3.3 大量沖回資產減值損失
相較于公司2016年16 676 291.45元的資產減值損失來說,2018年-373 424.19元的資產減值損失就尤為顯眼。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是根據財務人員所確定的會計估計來確定的,具有主觀性,被操縱的可能性就相對較高。
3.4 大肆削減期間費用
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從西藏旅游財報中三大期間費用的基數和構成來看,管理費用的基數最大,所占期間費用比重均保持在60%~70%的比例;銷售費用占比在20%~25%;財務費用所占比重最低。
管理費用基數大,占比高主要是薪酬與福利和折舊及攤銷基數大,而這兩個部分是公司的剛性開支,可操縱性和可壓縮性都是較低的,因此從2016—2018年,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的降幅均高于管理費用的降幅。
銷售費用中主要是由銷售返利和廣告推廣費構成。從公司2016—2018年的財報來看,銷售費用的降幅為31.70%。這主要是因為營銷返利的主動權是把握在西藏旅游手里而非經銷商手里,公司有權決定如何及何時發放銷售返利。此外,廣告推介費也是比較容易控制的,與公司而言,廣告對營業收入的增收貢獻不高,那對廣告的投資自然會降低。
財務費用雖然在期間費用的占比是最低的,但是其從2016—2018年47.74%的降幅是遠超于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的降幅的。
三大期間費用不同程度的縮減,為公司實現扭虧為盈添磚加瓦。
4 啟示
4.1 ST公司發生公司易主需警惕
上市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當管理層發現某一業務或資產不能再為企業帶來收益時,就會選擇處置該資產,退出相關行業,以避免大額損失的產生。西藏旅游的控股股東由“國風集團”轉為“新奧控股集團”,即使是在公司股票正常交易的情況下這也是值得關注和警惕的一件大事,更何況發生在公司股票被ST之后。
4.2 靠期間損益力挽狂瀾,實現扭虧為盈需謹慎
對于經營型公司而非投資型公司而言,利潤總額的創收應當主要來自營業收入的增加而非投資收益或資產處置收益等期間損益的貢獻。對于西藏旅游這樣一家經營型公司來說,投資收益和資產處置收益這兩項期間損益的總額已經超過了公司的利潤總額,顯然不合乎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管理層的治理理念,同時不具有可持續性。通過此種方式實現的摘帽并不具有有效性,雖然它使公司實現了利潤總額為負的突破,但未從源頭上遏制虧損的繼續發生,并不能使公司擁有持久和長遠的經濟效益。
4.3 ST公司的主營業務板塊變動需謹慎
于公司而言,在進行主營業務的選擇時肯定會慎之又慎,因為這不僅決定了公司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戰略,更攸關公司的生死存亡。公司的業務隨著市場環境和地區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公司決定放棄某一主營業務板塊或擬終止對主營業務的投入時,意味著公司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可能會改變其主營業務構成的布局,經營風險也隨之加大。西藏旅游擬終止對景區擴建項目的投資,同時出售構成主營業務之一的酒店資產,主營業務板塊的管理層運作意味著公司現有的主營業收入來源發生改變,需要積極探求新的業務增收板塊。
參 考 文 獻
[1]張曉彤,孫瀟凱,孫海濤.基于非經常性損益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探究——以*ST新都為例[J].商業會計,2018(16).
[2]周亞梅.上市公司采用非經常性損益進行盈余管理的問題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8(1).
[3]李艷.基于Z-score模型對我國社會服務業上市公司ST預測的實證分析[J].商,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