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team悄然上架了一款新作—《創世理想鄉》,在極短的時間里便引起了大量玩家的關注,乍一看這款游戲頗有幾分知名大作《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的味道,而在游戲短短2分鐘的演示視頻當中可謂是充滿了多款游戲無縫銜接的既視感。
《創世理想鄉》中呈現的內容囊括了數十款游戲的標志性元素,好似整款游戲除去美術素材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內容是完全的原創,一時間被玩家們稱之為“究極縫合怪”。按理來說,“縫合怪”是對一款借鑒內容過多的作品的貶義稱呼,一款游戲當中包含個一兩款游戲的標志性元素就會受到玩家們的口誅筆伐,而《創世理想鄉》這樣包含了數十款游戲的“究極縫合怪”卻并沒有因此受到爭議。若想了解個中緣由,請移步本期“游戲”欄目,翻閱《當游戲“縫合”內容足夠多,就不算是抄襲了?》一文。
可能有人會問,“縫合”游戲為何會出現在市面上?實際上,對游戲行業有所關注的玩家或許會注意這樣一個情況:多數主流3A游戲廠商的作品,不論是在畫面質量上還是在游玩體驗上基本都有著不算特別大的差距,尤其是某些廠商的系列作品,幾年前玩是什么樣的感覺,幾年后的新作也依然是什么感覺,有時甚至會出現新作不如舊作的感覺。
這是每個游戲時代臨近末期時都會出現的情況,有的廠商或許還想著在這最后關頭搏一搏,而多數廠商更加傾向于平平穩穩地開發商業作品。但同時為了能夠保證市場的活躍度,廠商們又不得不將手中已有的作品稍微做出點新東西好讓玩家們能夠愿意買賬,而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市面上開始流行將已有的幾個游戲類型相結合進而催生出新的游戲類型。
正是在這種思路下,有的廠商開始小規模地在自家的游戲當中加入別家游戲當中的特色元素,進而將自己的游戲加以改良,以推出不同于以往的新作品,這樣既能夠為游戲增添幾個創新的噱頭,同時也能夠穩定住游戲的固有品質,甚至還有可能擴大一款作品的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