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老劉

B站UP主“虎子的后半生”自稱癌癥晚期患者,因一條《肺癌晚期的虎子,陪兒子體驗坐公交車,回程突發狀況,只為多留回憶》的視頻走紅,受到許多網友的打賞與支持。
據了解,“虎子的后半生”在B站擁有18.2萬名粉絲,在平臺的形象是一位36歲積極與病魔做斗爭的肺癌晚期患者,出生農村,家里有一位百病纏身的父親,母親又因為腦中風住院,家里還欠著幾十萬元的外債等,在這樣的凄慘人生境遇中,他積極樂觀面對生活,堅持送年幼的兒子上學,騎“小電驢”、教兒子體驗坐公交車等感動了許多網友。
據網友統計,從2019年12月至今,“虎子的后半生”在B站共發布了144條視頻,光在B站的收益已達到了幾十萬元,他還在多個平臺運營著賬號,僅5月,“虎子的后半生”靠拍視頻的收入已超十萬元,開號以來保守估計入賬近百萬元。
“虎子的后半生”的“翻車”是因為有網友發現其在另一美食平臺上也有賬號,呈現的卻是截然不同的面貌,ID為“讓我小橘子幸福”的“虎子的后半生”,高頻率到高檔餐廳打卡,吃著麻辣火鍋、海鮮大餐,另外還開著寶馬四處自駕,住2 000元一晚的酒店,甚至還被曝出在三亞有一套價值數百萬元的大房子,名下有兩個公司,還投資了一個網吧,網友質疑“虎子的后半生”是在欺騙網友“賣慘”賺錢。
6月1日“虎子的后半生”發布一條時長達9分多鐘的視頻回應網上質疑,根據此前“曬”出的病例,“虎子的后半生”也許真的得過癌癥,但現在究竟身體以及經濟狀況是否真的那么困難,我們不得而知,他在視頻里的話語幾次被事實推翻,今后恐怕都難逃爭議了,現在網友的關注點根本不是病沒病,而是騙沒騙。
B站表示,對此事保持高度關注,已于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報備,并給“虎子的后半生”相關內容以及個人空間添加了“內容爭議”標識,如后續查實該用戶內容為虛假編造,將配合司法機關對其進行嚴肅處理。
筆者認為,我們從這次事件的背后不難看出一個現實,賣悲賣慘在如今已然成為一門騙人的生意經,且屢試不爽,B站應該嚴格的審核機制,不能縱容利用內容蒙騙觀眾,博取同情心吸引眼球并牟利的行為,對于推薦的內容要盡量做到把關義務。

互聯網準入門檻的降低雖然讓許多人享受到網上沖浪的樂趣,但真假難辨的信息同時也充斥著人們的眼球。
在B站UP主的世界里,打開財富之門的途徑就是通過內容走紅,像李子柒、華農兄弟等知名UP主通過優質的內容吸引粉絲的同時,也通過點擊量、帶貨等方式獲得了財富,但是優質內容需要通過選題、制作素材、后期等各個步驟,并不是每個UP主都能完成。
于是一些UP主利用起了人性來獲得網友關注,制造情緒,或綁架同情心,或販賣焦慮,或引起不同人群對立的方式吸引粉絲,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這樣的視頻往往就充滿了夸大、謊言甚至是欺詐。
比如“我患上了抑郁癥”和“我被抄襲了”等看似正義的視頻獲得可觀的播放量和大量聲援,因此網友諷刺這種視頻為“財富密碼”。
要知道B站的平均用戶年齡是21歲,而B站平均新注冊用戶的年齡不到20歲,很容易受到誤導,同時還需要看到的是,像這樣謊稱病重,以虛假內容賣慘騙取打賞的行為已經相當普遍。

另外,平臺在類似事件中并非絕對利益中立,對這些可能受到巨大歡迎的內容,平臺往往會通過推薦機制分發給更多用戶,分享流量和廣告收益,在這樣的內容生產傳播制度下,平臺對于這些涉嫌造假的內容,應該承擔特定責任。
筆者認為,在流量就是金錢的時代,許多人為了賺眼球無所不用其極,那些掌握“財富密碼”的UP主在熟練運用人性之時,也在挑戰社會秩序,侵犯他人權利,消費大家的善意蒙騙觀眾,當真相浮出水面的時候,剩下的只有憤怒和失望以及對此類求助視頻的信任下降。
B站原本是二次元用戶聚集地,小眾文化的平臺,成為B站用戶必須先答題,而這些題往往二次元專業性極強,想成為用戶并不容易,所以也就對普通用戶形成了門檻。
因為這樣的條件,B站的氛圍一直都很好,而且早期陳睿(B站董事長兼CEO)頗為謹慎,并沒有讓B站走上“愛優騰”等視頻媒體貼片廣告和付費會員路子,因此獲得了許多用戶的認可。
然而,情懷是賺不了錢的,“用愛也發不了電”,只憑這些B站根本無法在現實中生存,于是B站開始尋求商業化道路,漸漸走入三次元的世界:越來越豐富的圈層、取消了進站答題制度、啟動UP主現金激勵計劃、許多視頻納入大會員制度需付費觀看、去納斯達克上市、引進一些人氣很高的主播等。
為了“破圈”,B站也用上了拼多多、“抖音”等拉新方法,推出了“邀萌新賺紅包”的活動,可以說B站正在用最不酷的方法為原本最酷的視頻網站拉來大眾群體,隨著大眾群體的涌入,B站“抖音化”的趨勢將愈加明顯,一些低質甚至是有詐騙嫌疑的視頻也大行其道,這無疑也是一種口碑的自我消耗。
據B站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收23.3億元,月平均活躍用戶數達到1.72億,付費用戶增至1 340萬,增速為134%,運營成本中的銷售和營銷支出增加,比去年同期多了234%,虧損額為5.3億元。

可以看出,相比營收表現,B站急于實現的是用戶的快速增長,但同時我們也能看到,B站一些UP主出現問題,也反映出B站一路疾馳所忽視的管控,以及財報中暴露出收入構成問題。
筆者認為B站選擇這樣一條路線也是無可厚非,畢竟想要繼續發展必須有足夠的資本,但B站商業化的腳步太快,很容易失去自己的特色,狂歡背后所隱藏的問題不容忽視,因此B站應該平衡流量增長和內容管理的矛盾,這可能比用戶增長和實現商業化更為關鍵。
總而言之,不論如何發展,B站都該保持獨屬于自己的文化氛圍和特色,不忘初心。未來的B站會變成什么樣,還是得看其自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