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6日,據媒體報道,有兩位知情人士表示,騰訊計劃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以降低成本,在受到疫情影響的行業中對抗競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騰訊已與百度接洽,后者擁有愛奇藝56.2%的股權。知情人士還表示,該計劃仍處于早期階段,隨時可能更改。
針對上述消息,有媒體向愛奇藝方求證,結果愛奇藝表示不予置評。
騰訊收購愛奇藝并非平地驚雷,此前有媒體報道稱,2019年就有多家影視公司高管提及此事。
知情人士表示,合作將提高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在制作和購買內容時的議價能力,并降低營銷成本,否則這些成本將用于從對方手中搶奪用戶。此話不假,自從長視頻進入版權爭奪時代,“燒錢”一直是主旋律,哪怕三大視頻平臺(愛奇藝、優酷視頻、騰訊視頻)紛紛走上自制道路,“燒錢”的步伐也沒有停止。愛奇藝2019年財報顯示,全年內容成本為222億元,全年運營虧損仍然高達93億元。騰訊2019年財報首次披露了騰訊視頻的運營情況,財報稱視頻業務虧損遠低于同業水平,但虧損也只是控制到30億元以下,并沒有擺脫虧損。
近年來,三大視頻平臺“同題競爭”的情況越來越多。遠的不說,2020年,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兩檔女團選拔綜藝就先后播出。長視頻網站們內耗,后院又被短視頻平臺們點了火。一方面,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帶走了一部分原本屬于長視頻平臺的廣告收入。另一方面,西瓜視頻和B站,都想要進軍長視頻內容,前者更是趁著春節檔電影因為疫情紛紛撤檔,斥資6.3億元買下了《囧媽》的版權,還在自家平臺免費播放。
影視行業是發展多年的傳統行業,互聯網公司們都是新手,制作頭部內容,離不開跟數量有限的老玩家們的合作。入場的互聯網公司越多,零和博弈之下,行業老玩家們的話語權就越強。
互聯網公司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且不說,騰訊和百度原本就在抵抗字節跳動的進攻上有共同的利益,把常年虧損的愛奇藝賣給騰訊,百度也可以身姿更輕盈地布局其他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