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網

盡管玩家的普遍印象是“007”的版權方遇人不淑,總是把游戲改編權交給“不夠靈光”的開發商和發行商,但游戲從業者似乎對此有不同意見。
“電影IP的持有方對于制作互動游戲十分謹慎,總是想還原電影原作的精髓。”Velan Studios聯合創始人古哈·巴拉表示。
基利·布倫納現供職于M W M Interactive,此前曾是迪士尼互動工作室的一員。根據她的說法,IP授權方通常反對通過炮制素質低劣的游戲來賺快錢。
“你必須讓游戲忠于品牌,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到粉絲。每個IP都有龐大的粉絲群體,不能糊弄他們,而是要想方設法讓他們成為品牌的擁護者,主動把游戲推薦給其他人。你希望制作一款能夠讓粉絲為你感到驕傲,并且自己也引以為豪的游戲,質量太重要了。”基利·布倫納表示。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或許能解釋“007”版權擁有者之一EON Productions不愿再將“007”的IP授權給游戲公司使用。也就是說,至少在一部分人看來,“007”游戲出得越來越少,主要不是因為版權方選擇合作伙伴的眼光問題,而是糟糕的作品讓版權方對新的授權猶豫不決。
如果游戲開發商希望將大銀幕上的英雄帶到游戲里,還需要面對另一項挑戰,那就是時間限制。
據曾任動視故事開發總監的亞當·弗斯科透露,像“使命召喚”系列有3年穩定的開發周期,IP授權游戲卻要求開發團隊“站立起跑”。“就像拍攝一部電影,每次都要從頭開始架設鏡頭。”
“如果你和IP持有方達成協議,要根據某部電影制作一款游戲,那么項目的研發周期就定下來了,得盡快找到一家開發商。”亞當·弗斯科補充說,“當你獲得‘007或任何其他類型的IP授權時,需要迅速動起來,很多時候根本來不及打磨核心體驗。這就是為什么與那些和電影上映同期發售的游戲相比,獨立作品的質量通常會更好—開發團隊有更充裕的時間對游戲進行優化。”
“如果你正在制作一款‘007游戲,電影制作團隊卻突然改了劇本,你就不得不重新設計所有關卡,做出大量改動,針對完全不同的內容進行優化。”基利·布倫納充道:“記得有一回,某個角色被刪了,但他們直到3個月之后才告訴我們。”
還有個問題,玩家究竟希望從這些改編游戲里獲得怎樣的體驗?亞當·弗斯科認為,開發商和IP持有方應該共同努力拓寬IP的邊界,而不僅是模仿。“你需要思考有些東西是不會用電影來展現的,但我們有機會花數十個小時的游玩流程來擴展它,讓玩家體驗變得更有趣。這會讓IP持有方感到興奮,因為由于時間或資金的限制,某些事情是他們無法完成的。”
古哈·巴拉還認為,隨著數字分銷的流行,IP授權游戲對人們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在零售時代,許多顧客會在商店里挑選那些知名度較高的游戲,將它們作為送給朋友或孩子的禮物。但時至今日,IP為游戲帶來的名氣似乎不那么重要了。相比之下,玩家更注重游戲質量。
不管是因為什么,“007”都離開得太久了,而玩家并不是非要去玩一款“007”游戲。杰森·范德維勒供職于VR和復古游戲開發商Mega Cat Studios,他此前曾為尼克國際兒童頻道效勞13年,從事游戲授權方面的工作。杰森·范德維勒認為,由于“007”IP長期遠離游戲領域,如果版權方想要實現任何潛在回報,將會面臨更大壓力。“如果某個品牌連續10年沒有推出一款出色的游戲,卻做了一款完全顛覆某個品類,或極具創新性的游戲,那就會讓人感到非常奇怪。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研究和了解人們希望從游戲中獲得怎樣的體驗,并努力推出一部旗艦作品。”
杰森·范德維勒舉例說,《蝙蝠俠:阿卡姆VR》發售后獲得了來自媒體和玩家的廣泛好評,但這建立在“蝙蝠俠:阿卡姆”系列游戲已經擁有良好口碑的基礎之上。如果沒有前作的加持,許多玩家會將這款VR游戲的發布視為DC漫畫的跟風行為。
“某些公司的管理層可能對做一款‘007題材的VR游戲感到興奮,但那不是粉絲們想要的。”亞當·弗斯科總結說:“如果你感覺某個游戲創作提案無法提升品牌或者還原IP的精髓,并且很難在市場上脫穎而出,那么最好就別開那個頭。”
或許我們都聽說,在未來,“007”頭銜可能被授予一名黑人女性,但“007系列”電影主角詹姆斯·邦德也已經快10年沒有現身……他再出現在游戲中的機會是不是越來越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