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釗
從2020年伊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席卷世界,給人類生命健康和全球經濟政治格局造成巨大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流行性疾病不分國界和種族,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國際社會只有共同應對,才能戰而勝之。
中國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堅強領導下,全民戰“疫”,率先取得階段性進展,有效控制了疫情,并將自己的經驗和物資毫不吝惜地分享和輸送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有力地支援了全球抗疫,譜寫了一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特別贊歌。中醫藥在本次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贏得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認可與尊敬!
龍華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曹敏是上海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2月下旬,他和自己的戰友們接管了武漢雷神山醫院C5病區的48張病床,疫情期間一共救治了114名病人。通過中醫特色治理療愈,他們病區沒有一例病人由輕癥轉重癥,而且還多次參與其他病區危重病人會診,均收到良好效果。
曹敏說,“我在一線參與了救治,應該比較有發言權。統計數據顯示,在此次全國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參與率創造了歷史新高:全國為91%,湖北為90%,上海為95%。”
雷神山C5病區中有20%的危重病人,經過中醫藥調理,全都恢復了健康。曹敏在治療中發現,得到中醫治療的患者,癥狀明顯好轉、炎癥反應減輕、輕轉重比例大幅下降。中醫治療也不是只有顆粒、湯劑這些手段,針灸、冥想、香薰、推拿、功法(如八段錦)多種方法同時上陣。針對重癥患者,還使用了中藥注射劑,基本做到了因人制宜、一人一策。總而言之,中醫藥的大面積使用極大降低了疫情中的病亡率和輕癥轉重癥比例,為武漢乃至全國抗疫取得階段性成功作出了巨大貢獻。

曹敏(左)在雷神山醫院工作
在輕癥患者的治療中,中醫的優勢更加凸顯。雷神山C5病區有一位70多歲的重癥患者,在武漢另一家三甲醫院已經診治多時,幾乎所有的西醫方法、抗病毒藥物都用上了,病情仍然反復,他女兒本身也是一位知名大夫,萬般無奈之下,老人被送到雷神山C5病區。在上海援鄂中醫醫療隊的精心護理和特色治療下,最終康復出院,在離開雷神山的時候,老人反復感謝,說是中醫救了自己的命。
曹敏指出,全國援鄂中醫力量來自四面八方,各家方法必定有所不同,但核心理念都是一致的:扶正祛邪,調理臟腑功能、氣血陰陽。天津的張伯禮院士團隊總結出的“三法三方”是中醫智慧的集中體現,而針灸、香薰、功法等其他特色手法在內的診療方式亦發揮了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醫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在救治患者的同時,也非常注重病人營養的補充。針對很多患者出現的腹瀉、食欲不振等癥狀,曹敏等醫生就從調節脾胃入手,藥方、食補雙管齊下,患者癥狀很快得到了好轉。
2020年1月22日,一封個人請戰書出現在網絡上,這是身處北京的湖北黃岡人余秋平博士向有關部門領導發出請求,希望能加入國家援鄂醫療隊,為家鄉人民渡過難關貢獻力量。

余秋平(左)問診
全民戰“疫”,中醫不能缺席。經方專家余秋平認為,中醫把新冠肺炎病毒看成是穢濁濕氣,其感染人體后,會因體質的強弱而有寒化和熱化之異。此次新冠肺炎的外因為穢濕挾寒,故處方中應加入蒼術、草果這兩味藥氣味雄烈,功擅祛濕辟穢,古代文獻多有其防疫治疫的相關記載。而新冠肺炎內因則為陽氣不足,臨證時須根據其人陽虛與氣虛的不同,適當加入益氣與溫陽藥(如人參)等。
當然,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即使是同一種疾病,也要因時、因地、因人給出不同的診療方案。臨癥之時,還須根據每個人體質的陰陽偏重、病癥的熱化與寒化之異、病癥的輕重之異,具體細化藥物配比與診療方案。
余秋平表示很高興看到,中醫在此次全民戰“疫”中大獲成功。在武漢,有的方艙醫院由中醫接管,還有火神山、雷神山等新冠肺炎專門醫院的某些病區由中醫援鄂醫療隊負責,由于采用了中醫特色診療手段,這些地方輕癥轉重癥的比例大幅下降,甚至有的患者采用純中醫方法治療,一例西藥都沒有吃就康復出院。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王春勇指出,中國歷史上的大型流行性疫病,都活躍著中醫的身影,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中醫藥在本次疫情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參與率超過90%。很多中醫從業者和愛好人士都感慨,中醫終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并在一線診療中真正發揮出了顯著作用。
好不好,看療效。中醫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全程參與,無論在輕癥患者還是危重病患的救治中都彰顯了力量,也贏得了全國人民的信任,繼“非典”防治之后,又打了一個漂亮仗。以張伯禮院士為代表的中醫援鄂力量全程參與武漢及全國的新冠疫情救治,創新式地采取了“中藥漫灌”“三法三方”等診療手段,挽救了無數的生命,也把中醫帶到了更多人的身旁。
王春勇強調,中醫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此次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很多特效良方都來自《傷寒雜病論》《溫病條辨》等古代醫書,是古圣先賢們千年智慧的傳承。一想到近兩千年前的藥方和療法在21世紀的今天還能扶危濟困、救死扶傷,王春勇心里就充滿了激動與自豪。“我們中醫的精神從幾千年前到今天一脈相承,扶正祛邪,治病救人,而且簡易經濟,成本相對較低。中醫的寶藏非常值得好好挖掘。”
曹敏說,雖然憑借著白衣天使們的拼搏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國疫情漸趨緩和,但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卻日趨嚴重,迫切需要中醫藥力量的火速馳援。我們看到,在多個中國援外醫療隊中,幾乎都有中醫的身影,相信中醫藥能在全球抗疫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曹敏接受過外媒的采訪,也和美國、法國的醫務工作者和海外普通民眾分享過中醫在此次抗疫中發揮的特殊作用。他特別指出,馬來西亞已經把中醫藥方法寫進了本國的抗疫指南,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中醫在標準化、規范化方面也取得了較大進展,但中藥在海外的推廣確實還存在一些規范、標準上的障礙。在日、韓等東亞文化圈,中醫藥的接受度要更好一些,也在各自國家的抗疫中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美、歐衛生界同仁雖然也逐漸重視、認可中醫的力量,但文化觀念、體制、法律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中醫藥在全球的發展尚需時日。
在和法國、美國患者的交流中,曹敏驚喜地發現,當地醫生為患者開具的處方里竟然也出現了中藥。文化交流確實是一個長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相信我們的中醫藥能在世界范圍內贏得更大的認同!
曹敏說,上海中醫界通過線上交流等方式,跟海外同行始終保持著密切交流,每一名醫務工作者都在竭盡所能,希望能為全球抗疫再作出一份貢獻!當然,每個國家的國情、風俗、文化不盡相同,中國方案走向世界也需要結合每個國家的具體情況來調整。
最近,大家都在熱傳國家中醫藥委員會成立的消息。曹敏也十分興奮。作為一名中醫人,他覺得在國家帶領下,中醫越干越有信心,越來越有前途。“我們充滿信心,中醫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愛護和推廣。世界上疾病還很多,中醫應當也能夠發揮更大更重要的作用。我們要讓更多的人了解中醫,受益于中醫!”
余秋平說,中醫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自信,首先要做到中醫文化自信。中醫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大顯身手,不僅在國內獲得一致好評,而且也引起了國際醫學衛生界的注意。
國內疫情得到穩定控制后,中國開始援助其他國家的抗疫戰爭,幾乎我們派往每個國家的醫療專家顧問團中,都有中醫的身影。連花清瘟等中藥也成為國家發給海外留學生健康包里的標配。在中國衛生界與國外同行的多場抗疫經驗交流分享中,中醫、中藥都得到大力推薦,鐘南山院士雖然是西醫出身,但他在多次國際咨詢中推廣中醫藥診療方案,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與好評。
余秋平說,中文“危機”兩個字大有深意,危中有機。新冠肺炎疫情確實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一場災難,但中醫中藥卻可以幫助世界渡過難關,早日恢復往昔的平靜與繁榮。這是中醫之機,也是中國對世界作出新的歷史性重大貢獻之機。
王春勇同樣認為,“中醫是打開中華文化寶庫的鑰匙,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中華文化天下為公,普濟四方。這次全球抗疫中,中醫也隨著中國援外醫療隊和千千萬萬個健康包遠渡重洋,把中國的大愛和中醫的實效帶到了世界面前。當然,中醫離徹底跨出國門、贏得國際信任、幫助世界戰勝疫情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既然已經上路,便只顧風雨兼程。”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安全健康保障,中醫不能缺席!

王春勇在書房閱讀中醫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