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力電器復工生產
2020年年初,合肥高新區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高新力量”。
作為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最為集聚的區域,合肥高新區眾多高科技企業紛紛出手,用先進的科技產品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1月25日下午,位于合肥高新區的安科生物將4000支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緊急發往武漢三家醫院,用于新冠肺炎的防治,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安全防護。疫情期間,安科生物員工加班加點,盡最大努力挖掘重組人干擾素α-2b產能,滿足各地需求。就在不久前,安科生物研發的新冠病毒(2019-nCoV)IgG/IgM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通過歐盟CE認證,具備歐盟市場的準入條件,將為全球戰“疫”貢獻“高新力量”。
除了安科生物,合肥高新區生命健康產業版圖中的眾多企業,也紛紛加入到抗擊疫情的隊伍中來。其中,2月8日被納入安徽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機構的轄區企業合肥金域,組建了50余人的抗擊疫情專業團隊,主動承接全省各地市新冠病毒核酸精準篩查任務。據了解,疫情期間,合肥金域承接了合肥、安慶、亳州等十余個地區的新冠病毒核酸篩查。
安徽唯一研發新冠肺炎疫苗的企業——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也利用自身在疫苗研發領域十多年來的積累,在合肥高新區全力研發新冠肺炎疫苗。而且,高新區其他生物醫藥企業也在進行各自新藥的研發。
除了生命健康企業,合肥高新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領域的領軍企業也紛紛行動。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創新公司,位于合肥高新區的華米科技取消原定的公司年會,累計投入1150萬元助力疫情防控。其中,價值550余萬元的醫療物資先后送達安徽、湖北等地的95家醫院、政府防疫機構等單位。此外,華米還設立總額為600萬元的抗疫專項資助基金,并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上,推出為中國加油的公益廣告,聲援國內抗疫的人民戰爭。
同樣位于合肥高新區的科大訊飛也在1月26日宣布,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物資,支持一線疫情防控。作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領軍者之一,科大訊飛還利用“智醫助理”人工智能系統,輔助各級衛健委、基層醫生構建基層疫情防線。此外,位于“中國聲谷”的推想科技研發的人工智能肺部輔助系統——肺炎特別版本,陸續在武漢、山東、北京等地的重點醫院完成上線。
在醫護人員、基層社區工作者、科研人員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形勢逐漸趨好,合肥高新區復工復業的號角開始吹響。
從2月10日開始,合肥高新區部分工業企業就開始在嚴格開展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分批復工復產。作為安徽省企業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創業園區,合肥高新創業園1100多家科技服務業企業在2月24日全部復工,上崗員工超過2萬人。
更多的中小微科技企業位于商業樓宇中。為了讓這些企業有序復工,高新區提前謀劃,持續深入疫情防控一線開展調研,點對點督導商務樓宇內企業疫情防控與復工復業。與此同時,高新區各社區服務中心按照居民小區管理標準,共抽調社區工作者進駐全區21個寫字樓宇。對于中小微企業普遍存在防護物資采購渠道少、防疫措施難落實等問題,合肥高新區積極幫助企業協調各種資源,并加強對企業食堂、宿舍等重點區域防疫的管理指導。
為幫助中小企業減輕負擔,共渡難關,合肥高新區及時出臺了“惠企12條”,為企業減免房租,提供金融支持等。其中,合肥高新創業園從3月25日起,開始對企業申報的材料進行審核。據初步估算,將為園區上千家中小微企業共減免房租5400多萬元。
春回大地,萬物更新。隨著復工復產有序進行,合肥高新區不斷迎來發展“新勢力”。
3月30日,復星國藥(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高新區舉行網絡簽約儀式,計劃投資7.5億元,建設華東區域醫藥溫控樞紐及結算中心。該項目將進一步完善高新區生命健康產業鏈的短板,彌補合肥市區域醫藥冷鏈轉運中心配套產業的空白。3月26日,建有全國最大的公路網絡貨運平臺,并成為交通部首批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的維天運通,與合肥高新區簽署項目合作協議,決定在高新區投資建設“維天運通合肥總部基地”,努力形成一系列互聯網經濟和區塊鏈創新應用亮點。
3月30日,合肥高新區3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額238億元,主要集中在新經濟、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基建、先進制造業等產業,包括獨角獸企業華云數據投資10億元的華云數據中心項目等。這些2019年以來新簽約的項目集中開工,將為合肥高新區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合肥高新區在全國169家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一直穩居前列,2019年更是取得第六名的歷史最好成績,地區GDP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網絡安全、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蓬勃發展。下一步,合肥高新區將繼續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步伐,實現“財富高新、和諧高新、美麗高新”的美好愿景。(合肥市科技局供稿)

陽光電源的工人在進行集中式逆變器產品模組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