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真,劉瑞珍
(1.閩西職業技術學院醫學護理學院內科教研組,福建龍巖,364000;2.贛南醫學院解剖教研室,江西贛州,341000)
心血管內科是臨床重點專科,心血管患者病情一般較重,發病和進展往往急驟,醫療和護理的任務繁重。[1]心血管內科的護理實踐性強,涉及的機體系統繁多,因此,護理質量需要得到切實的保證。[2]護理教學過程是培養護理學生的重要途徑,是護理學生獲取護理知識的重要方式。[3]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不僅要傳授相關理論知識,還要落實各項護理技能的學習。傳統的護理教學單純灌輸護理教學大綱知識,其機械性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本研究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中,旨在探索其教學價值和護理質量。
本研究將閩西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讀的100例護理學生作為本次研究入組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其中,研究組男性護士2人,女性護士48人;護士年齡范圍為19—20歲,平均年齡為(19.3±0.2)歲;中專學歷11人,高中學歷39人。對照組男性護士1人,女性護士49人;護士年齡范圍為19—20歲,平均年齡為(19.1±0.2)歲,中專學歷13人,大專學歷37人。兩組間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納入對象為我校護理學生,未曾參加過類似的護理培訓課程,且積極配合試驗工作。排除標準為中途因個人情況如轉學、退學、生病或其他事項請假退出的護理學生。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教學,研究組采用案例教學法。對照組按常規方法教學,即根據教學大綱由授課教師講授相關專業知識,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播,教學上以教師講授為主,講解相關心血管典型病例癥狀、體征、護理要點等內容,課后由帶教老師統一組織教學考試。研究組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學:首先,選擇心血管科典型案例,例如具有典型癥狀的心肌梗死病例,課前發給護理學生,指導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并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病例討論,總結討論要點;其次,教學與臨床相結合,采取課堂角色扮演的形式詢問典型病例患者,采集患者病史、體格檢查等資料,與典型案例的教案記載進行對比,并深入理解,必要時查閱相應疾病的最新護理治療動態;最后,總結匯報,每個小組輪流派相關組內成員代表在課堂上發言并總結小組綜合的心血管案例學習情況,匯報采用PPT的形式詳細講解典型病例的臨床表現、診斷、護理治療措施、健康教育和臨床預后評估等方面,從而幫助學生通透掌握相關典型病例的特點,課后由帶教老師統一組織教學考試。
觀察對比兩組護理學生教學滿意度,對比兩組各項考核成績。教學滿意度采用自制的評分量表進行評價。各項考核成績主要包括理論考核、技能考核、學生互評、綜合素質五個方面,分值越高代表水平越高。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對比分析相關指標,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
研究組滿意度94.00%優于對照組82.00%,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學生教學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護理學生在學生互評、理論考核、技能考核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學生各項考核成績對比[(x±s)]
心血管內科教學涉及臨床的多個方面,教學內容繁雜,教學任務艱巨,在教學過程中護理學生難以綜合掌握知識,因此,進行實踐運用的問題較為突出,學生學習被動的問題不容忽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護理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越來越多。培養具有高素質的綜合性護理人才是時代提出的新護理培養目標。[4]護理教學是培養護理人才的重要途徑,通過改進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可以培養更加優秀的護理人才,提高護理人員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先進科學的護理思維。[5]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進行教學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為學生精心準備典型的臨床教學案例,從而幫助學生直觀、感性地獲得所需信息,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提前進行自主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習興趣。[6]學生通過課堂角色扮演的形式提前鍛煉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有利于改善并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7]本研究納入該院系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讀的100例護理學生作為本次研究入組對象,探討案例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中的價值和護理質量。結果表明,研究組滿意度94.00%優于對照組82.00%(P<0.05)。研究組護理學生在學生互評、理論考核、技能考核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P<0.05)。案例教學法下的護理學生可以深入了解心血管內科典型病例的背景知識,拓寬知識面,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采取課堂角色扮演的形式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常規護理問診、體格檢查等操作流程。[7-8]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在良好的情境氛圍中歸納總結護理操作經驗,并與臨床實際密切結合,切實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從而進一步確保教學質量,避免機械式教學枯燥乏味,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護理人員在課堂教學期間還需重視思政教育工作,幫助護理生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素養,使其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創建和諧的護患關系,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和職業操守,從而維護護理形象,并切實提高護理服務水平,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維護護患關系和諧。[9-10]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中的價值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教學滿意度,并切實提升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