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東
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在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向現代化集團化轉型的過程中,如何最大化利用企業的資源、信息和財務管控手段,是企業發展最大的問題。而解決這問題需要有合適的財務負責人建立適合企業需要的財務管理體系。
企業的財務負責人如何能從繁瑣的財務工作中高屋建瓴,協調統籌這些信息和資源呢?這要從財務工作說起了。財務工作體現著企業整體運營的狀態,是多種信息匯集地。根據這些信息追尋他們的來源,就可以解決眾多的企業實際經營問題。從事企業財務工作多年,今天筆者就整體論述一下企業財務工作,期望能夠和廣大財務工作者一起探討,以方便企業財務負責人更好地了解我們財務工作的實際意義,更時效的解決實際問題。
筆者認為企業財務基本工作主要概括下面七個工作內容:
一、企業的經營目標以及對應而產生的財務目標
企業戰略是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按照企業戰略的方向確定的企業的短期任務,就是企業的經營目標。企業的經營目標包括企業各個方向的目標,而財務目標正是其中之一。企業的財務目標可以在實際工作中理解為微觀上的利潤最大化。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所有財務工作都是為了企業的財務目標而進行的。
設定正確的企業財務目標,首先要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設定,因為財務活動是經營活動的輔助。財務目標要隨著經營目標的變化而變化。其次要將財務目標分解到財務工作的各個方面,設定在核算、投融資、資金、預算、稅收、財務分析及績效等各個方向的目標,這樣才能保證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最后財務目標的考核與修正是確保其實現的保障。年度終了,要對本年度財務工作完成的財務目標進行考評,同時結合經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環境對財務目標進行修正,以保證財務工作按照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財務部門基本架構設計、人員選拔及基礎核算工作
核算工作是企業最基本的工作,也是財務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及時而真實的數據才能保證財務分析的正確性。從而才能夠為決策者提供最準確的判斷和決策支撐。
要保證財務核算工作的完備,首先要求明確崗位職責。無規矩不成方圓,將基礎工作落實下去,穩定而有序的執行是財務工作最需要的。按照《會計準則》及公司發展需求,設定出納、費用會計、成本會計、主管會計、財務經理等相應崗位,明確相關職責權限,各司其職。其次要制定處理相關業務的制度。除了制定好企業一般運營需要的費用流程,同時要求相關財務人員,熟悉本行業成本計算方法,涵蓋相關稅費的計算。所以這里要求財務相關人員要努力學習相應的行業成本及計稅知識,才能夠勝任本工作。財務人員的選拔也應該從掌握財務基本工作的人員中選取。這樣才能保證財務本職工作的專業度。才能夠進一步提升財務工作價值。最后需要做好相關財務基礎核算工作的復核和總結工作。財務數據是零散的,是連續的。恰當而準確的復核和總結是為了進一步保證財務核算工作的準確性。復核與總結需要要求有相當能力財務人員擔當。只有把控整個公司的業務,熟悉財務基本工作的人,才能高屋建瓴,準確的分析和考核相應的財務數據,為后期財務分析工作提供最穩固的基石。
三、資金的管理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保證資金的正常循環,才能保證企業生龍活虎的向前發展。尤其對于集團公司,面對著各個項目各種明目的資金需求,作為財務負責人一定要甄別其中的緊急程度。合理安排調度相關資金,通過全面預算中經營計劃與資金計劃的結合,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合理發揮資金的使用價值。
要對企業資金進行合理的管控,首先要核定資金的合理需要量,這個需要通過企業通過資金預算來確定。要求財務人員對本行業有相當的認識,才能做出符合企業要求的資金預算。其次要建立活而不亂資金循環機制,抓好資金的流程管理。這個需要通過全面預算來實現。只有增大資金流入量,同時合理控制資金流出量,才能夠實現資金的最大空余,才能為資金在一定高度上的調控實現可能。最后要建立合理的資金積累及風險準備金機制。財務部門要監控企業的資金分流,防止資金過多分流到費用支出中。要合理的制定企業稅后利潤的分配政策,擴大企業的再生產能力促進企業的自我滾動發展。要適當存儲保險金,以應對不可預計的資金風險。
四、投資與融資工作
在企業整體經營目標的指導下,企業的經營會得到一步一步的落實,由此產生了投資。投資需要資本金,而現實中資金流往往是不充足的,由此就產生了融資。投資過程中既要考慮項目投資盈利能力,又要考慮融資的資金成本。融資過程中,往往又以項目投資的盈利能力作為融資的基礎。
要做好投資,首先要編制合理的可行性分析,既要考慮整體社會環境的條件,又要保證投資是符合企業的戰略和經營目標,這樣才能有序而持續的發展。其次要做好投資管理工作。項目預算是項目管理的最直接的手段。做到經營預算與財務預算的完美結合,就能夠保證項目進程的合理推進。最后要對項目財務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以解決項目中隨時出現的問題和存在的隱患。
要做好融資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快資本運營,盤活企業存量資產,不能讓資產睡大覺,要充分發揮資產融資作用。根據宏觀調控,利用保理融資、承兌匯票等多種融資渠道。其次要控制好融資總量,合理劃分債務融資和財務融資比率,充分利用財務杠桿作用。最后要做好融資的監控工作。及時準確分析融資款實際使用情況,根據全面預算反映的實際情況,及時歸還融資款。
五、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全面預算工作
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經營方針的正確執行,控制企業風險,保證經營活動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的一些方法和措施的總稱。而財務活動中,全面預算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全面預算包括經營預算、資本預算和財務預算。三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支撐。只要達到三者均衡,企業的整體運行將呈現出最完美的狀態。要做好全面預算,首先要通過公司由上自下的全體努力,建立全面預算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全面規范企業的所有經濟行為,才能實現預算的可能。其次需要通過預算的編制、預算的執行與控制、預算的監督與考核整體流程下來,既是對整體運營情況的演練,更是將企業內部控制落到實處。最后要將預算執行結果與企業績效考核結合起來。通過績效考核解決企業在預算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解決問題,使全面預算發揮真正價值。
六、稅務籌劃工作
稅務工作是財務人員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營改增”后,我國的稅收政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金稅三期”全面上線及稅收征管系統大數據的應用,特別是國地稅的合并,社保由稅務局征收,征管部門掌握企業的數據更加集中、全面,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也逐日增加。所以作為合格的財務負責人必須全面掌握稅收政策。除了針對各個稅種不同行業征收辦法需要掌握,我們還需要深刻理解目前政府深化稅務改革同時減稅降負的決心,了解地方政府為發展經濟,國家為了振興特殊行業而發布的財政金融政策。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做出合理的稅收籌劃,實現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七、財務分析及企業整體的績效考評
財務分析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通過上述企業的基本核算工作、資金的管理、投資融資工作、全面預算、稅收籌劃的完成情況,我們能夠對所有相關數據選用合適的方法進行分析對比,反映的正是企業整體的運營情況。而這也正是對企業經營目標整體的績效考核。
針對目前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要求我們財務工作是專業的,但是財務分析結果一定通俗易懂,能夠真正描述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選擇出適合本行業和企業的財務分析指標并執行分析,才能夠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正確的決策信息。從而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保證企業的資產安全,促進企業發展壯大。
這七個方面工作相互滲透、相互支撐、相互協調,能夠從整體上確定財務工作的內容,從而指導實際的財務工作。在現代商業環境和現代企業治理體系下,全方位探討財務負責人職責和定位,從而構建適應企業商業模式的財務管理體系是實現企業戰略規劃重要手段。財務的基本工作正是這一切的基礎。有了這個夯實的財務基礎,財務工作就能由簡單的報數行為演變成經營分析行為和未來的預報行為。從而實現現代企業中財務工作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