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芳
摘要: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我國經濟逐漸從求“量”向求“質”轉變。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這一過程中,同時也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我國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以及我國的需求與供給出現結構性的不平衡等等。這些問題促使我國需要改變經濟發展模式。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有所放緩,這也就導致了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勵,企業之間為了爭奪社會的各項資源,紛紛向財務報告伸向了魔爪,企業粉飾財務報告的手段日益復雜,從而加大了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本文主要探究當前經濟形勢下注冊會計師面臨的審計風險出現的原因,并對注冊會計師如何預防與控制這些審計風險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成因與舉措
一、審計風險的內涵與構成
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主要包括鑒證業務與非鑒證業務,其中鑒證業務是各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核心業務,而鑒證業務中又包含審計業務、審閱業務等等。本文主要探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業務。一般而言,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業務是指企業的財務報表審計,審計風險是指企業財務報表本身存在錯誤,而注冊會計師由于審計方法運用不當或審計程序不合適等原因而對其發表不恰當的審計意見。根據審計風險模型可知,審計風險等于重大錯報風險與檢查風險之積。其中,重大錯報風險是指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在審計前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它等于固有風險與控制風險之積。在實務中,注冊會計師在對企業進行財務報表審計時,會首先確定審計風險,然后通過風險評估程序的實施,評估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從而確定可予以接受的檢查風險,并據此確定后續的審計程序。
二、控制審計風險的意義
審計對于保障我國經濟健康平穩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開展審計工作,能夠幫助企業發現經營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使企業能夠及時采取相關對策,防止造成重大損失。對于注冊會計師而言,執行審計工作具有一定的風險。審計風險雖然不能絕對消除但是可通過實施更加合理的審計程序等方式予以控制。控制審計風險對于注冊會計師而言意義重大。若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沒有做好審計風險的預防與控制工作,使其最終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發表了不適當的審計意見,可能會對其執業生涯造成無法估量的負面影響。綜上所述,從微觀方面而言,控制審計風險對于注冊會計師自身的職業發展以及被審計單位的長遠發展都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從宏觀方面而言,控制審計風險,做好審計工作能夠使我國經濟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審計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當前宏觀經濟造成的審計風險
近幾年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國際經濟形勢并不樂觀,國際市場對我國產品的需求大幅減少,這導致了我國一些沿海城市出現了大面積的工廠停產甚至倒閉的現象。同時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國國內經濟發展速度也有所下降。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為了向市場傳遞良好的發展信號,對自身的財務報表進行過度粉飾。此外,很多企業為了爭奪更多的市場,都將大部分的資源投入到產品研發或市場營銷,而忽視了企業內部各項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完善,尤其是內部控制制度的管理,增加了財務報表出現錯誤的風險。
(二)被審計單位造成的審計風險
雖然近年來,我國國民教育水平逐漸提升,各類企業中員工的學歷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我國的企業類型構成中,中小企業的占比依然較高,而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屬于家族式企業,使得這些企業在人員的聘任方面,可能存在舉親不舉賢的現象,導致企業財務人員的素質較低,增加了財務報表發生錯報的可能性,也就加大了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風險。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達標導致企業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的現象在我國企業中可謂是屢見不鮮。有些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可能并非科班出身,專業知識嚴重欠缺。上述現象存在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一是企業的管理者對財務工作存在偏見。當今還有很多企業的高管人員認為財務工作等于開發票、保管公司的現金和做賬,這種對財務工作的錯誤認識使得他們在挑選財務人員時并不十分看重專業能力,導致這些企業的財務人員專業素質較低;二是企業財務人員的工資較低。在我國很多中小企業中,財務人員的工資都普遍偏低,使得很多優秀的高校畢業生都紛紛涌向大企業,這也造成了我國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整體偏低。
(三)注冊會計師造成的審計風險
除了上述兩點原因以外,注冊會計師本身的職業素養也會導致審計風險。具體而言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素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注冊會計師的專業素養,二是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水平。在實務中,注冊會計師造成的審計風險可以歸類為以下情形:第一,注冊會計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不夠。專業素養不僅指注冊會計師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指注冊會計師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目前我國很多注冊會計師都在將理論運用于實踐方面比較薄弱,有些注冊會計師可能具有深厚且扎實的理論功底,但在遇到一些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時,卻仍然束手無策。注冊會計師專業素養的欠缺會引發巨大的審計風險,直接導致審計業務的失敗。
另一種情形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較低。這也是當今注冊會計師審計所面臨的普遍問題。我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水平較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注冊會計師抵抗誘惑的能力較弱,極容易接受被審計單位給予的各種物質或非物質利益,另一方面是注冊會計師缺乏責任心,沒有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對待所從事的審計工作,注冊會計師不端正的工作態度加大了審計風險,極大可能造成審計工作的失敗。
(四)會計師事務所造成的審計風險
會計師事務所的目標追求以及其與被審計單位業務關系的維持等都對審計風險產生較大的影響。會計師事務所是以業務質量為導向還是以利潤最大化為導向,直接關系到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對待審計風險的態度,若會計師事務所一味追求高經濟效益,則會導致注冊會計師缺乏相應的資源進行審計風險的預防與控制,導致審計風險增加。除此之外,會計師事務所與被審計單位維持關系的手段或方式也會對審計風險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業務開展之前,對被審計單位許下關于審計意見的承諾,從而能夠與被審計單位繼續保持業務關系,這種做法直接引起審計風險猛增,不利于注冊會計師實施控制審計風險的各項舉措或程序。
四、審計風險的預防與控制策略
(一)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素養
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素養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需要注冊會計師利用業務時間加大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要學會將理論與實際操作的差異進行總結,提高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二是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加大對注冊會計師的培訓與考核,不論是在專業素養方面還是在職業道德方面,都應該對注冊會計師實施定期考核。會計師事務所可以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其中考核標準的落實是考核制度能否執行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為了提高考核結果的效用,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將考核結果與工資或晉升制度掛鉤,引起注冊會計師對考核的重視,使其能夠自覺提高職業素養水平。會計師事務所在執行各項考核制度時,一定要秉承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否則就會使對注冊會計師的績效考核制度很難長久實施。
(二)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培育正確的企業文化,提高風險意識
會計師事務所應該確立正確的企業文化,摒棄過去一味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企業目標的做法,建立正確的企業價值導向。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基礎或前提下,追求經濟目標的實現,而絕非在審計質量沒有獲得較高程度保障的情形下,單純追求自身利潤的最大化。此外,會計師事務所應該提高自身的風險意識,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有關會計師事務所違法的案件屢見不鮮,很多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維持與客戶的關系,知法犯法,最后導致其承擔嚴重的法律后果。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應該確立正確的經營目標,培訓良好的企業文化,建立長久有效的業務承攬制度,保證會計師事務所能夠實現長遠發展。
五、總結
審計風險存在于審計業務的任何一個環節,也同時會涉及被審計單位、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等多個主體。因此,審計風險的預防與控制需要多個主體的共同參與,尤其是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他們是控制審計風險的主要主體,應該主動采取各項措施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低水平。
參考文獻:
[1]周海娟.基于CPA責任保險的審計風險管理探析[J].財會通訊,2018 (04):70-73.
[2]陳炳旭.論經濟新常態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研究[J].財會研究,2018 (3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