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有豐富的民族文化,中國藝術歌曲是我國音樂文化中的精髓,中國藝術歌曲經歷了歲月的洗滌,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特色,也是中國音樂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中國藝術歌曲不僅是我國一筆寶貴額的財富,還是中華民族的的一種文化體現。因此,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占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中國藝術歌曲;聲樂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7-0151-01
【本文著錄格式】葉蔚.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北方音樂,2020,04(07):151,160.
前言
進入新世紀,中國藝術歌曲在時代的熏陶下,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逐漸出現一系列的演唱專輯,但是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的聲樂教學中逐漸展開,其中國藝術歌曲代表了我國的民族特點,具有深刻含義。中國藝術歌曲的特點創作手段復雜、表現力強。本文探析了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一、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一)對中國藝術歌曲沒有深刻的認知
中國藝術歌曲教學在高校聲樂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從根本上就沒有對藝術歌曲有深刻的認知。部分教師對于藝術歌曲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在進行聲樂教學時,只是將一部分的藝術歌曲融合進去,并沒有就藝術歌曲進行深層次的講解,使學生沒有理解藝術歌曲里所表達的情感,教師只是單純地把中國藝術歌曲作為一種演唱練習的曲目,沒有對藝術歌曲進行深層次挖掘,其次,受社會文化氛圍的影響,高校的學生更多的追求西方音樂,對于流行歌曲的喜愛程度偏高,由于中國藝術歌曲在歌詞和表現形式上比較傳統,使高校學生對藝術歌曲的喜愛不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開展。
(二)教學內容設置的不合理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在中國藝術歌曲的選材上過于隨意,導致高校聲樂教學中中國藝術歌曲的教學質量不斷下降。中國藝術歌曲是歷史悠久的的民族文化,想要學好中國藝術歌曲,就必須了解其歌曲背后的歷史文化知識,教師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就只是單純地教授學生聲樂理論知識,沒有和文學教育相結合。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普遍都是對聲樂知識點進行統一講解,并沒有意識到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所學的難易程度應該有所調整,沒有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制定出不同的教學方案。在高校的聲樂課堂中,學生對西方藝術歌曲的偏愛程度往往大于中國藝術歌曲,這就導致中國藝術歌曲從本質上就不占優勢。
(三)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現在的高校學生都喜歡比較有創新形式的歌曲,現在的中國藝術歌曲已經滿足不了當代大學生的音樂需求,雖然我國的藝術歌曲在內容上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但總體來說,中國藝術歌曲在內容上都是千篇一律的,呈現給大家的都是傳統的民族色,對學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教師由于自身專業水平的限制,使部分中國藝術歌曲沒能以一種嶄新的形式呈現到學生的面前,新時代的年輕人需要注入新鮮的血液,中國藝術歌曲在內容改編上沒有創新,導致學生在聲樂教學中對中國藝術歌曲認識不夠,使部分中國藝術歌曲的資料的浪費。
二、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要對中國藝術歌曲有一個全面的認知
1.加強教師對中國藝術歌曲的全面認知
要想對中國藝術歌曲有全面深刻的認識,只靠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校領導也要積極參與策劃,我國的藝術歌曲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音樂藝術方面的發展也都前途無量,因此要全面普及對中國藝術歌曲的深刻認知。在此期間,學校要給與支持,定期開展中國藝術歌曲知識講座,讓教師及時給自己充電學習,要對教師進行系統的理論知識培訓,只有對中國藝術歌曲有系統全面的了解之后,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才能夠把專業性的聲樂知識更好地展現給學生。教師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多普及中國藝術歌曲的重要性,讓學生對藝術歌曲要有全面而深刻的認知。
2.加強學生對中國藝術歌曲的全面認知
在高校聲樂教學的中,首先要激發學生對中國藝術歌曲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中國藝術歌曲進行更深層次地了解,提高學生的聲樂能力。在學生學習聲樂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單一,內容枯燥乏味,對同一首曲子進行反復練習,導致學生對聲樂學習提不起興趣。教師可以把中國藝術歌曲穿插到聲樂知識當中,選擇一首學生感興趣的歌曲,先進行歌詞內容的剖析,對聲樂知識進行講解,然后進行演唱。比如近現代著名音樂家李叔同的《送別》,歌詞內容是師生、同學之間送別的情景,比較貼合實際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歌詞優美,形式簡單,演唱起來比較朗朗上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豐富中國藝術歌曲的教學內容
1.加強對中國藝術文化的重視
高校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中國藝術文化的重視,要想提高中國藝術歌曲的教學質量,僅僅依靠提升演唱水平是完全不夠的,對歌曲文化沒有更深的認識,在演唱過程中,運用再多的演唱技巧也難以達到更高的水平,沒有流露出真情實感的歌曲不是演奏成功的歌曲。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要對中國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入研究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文學素養,學校應大力加強對聲樂教師的培養力度,全面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讓中國藝術歌曲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走的更遠。
2.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練習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對學生的基本功有著比較高的要求,想要完整地演奏一首歌曲,必須要有足夠的氣息量,掌握正確的發聲方式。對于中國藝術歌曲的演奏對這幾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把中國藝術歌曲應用到聲樂教學中,使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有效的鍛煉氣息的掌控能力。例如歌曲《水調歌頭》,歌詞圍繞中秋明月展開的一些列的詳細和思考,在演唱過程中,朗朗上口,對氣息的要求非常高,每個字的發音都要準確,讓學生在聲樂練習中演唱這首歌,在反復練習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基本功。
(三)完善中國藝術歌曲的教學資源
高校要逐步完善中國藝術歌曲的教學資源,要對教學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這就對教師的專業性有著更高的要求。想要把中國藝術歌曲發揚光大,不僅僅要依靠教師高水平的聲樂演唱技巧,還要教師掌握一定的中國文化知識。學校應該注重教師的能力培養以及專業的提升,通過定期的知識培訓,使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聲樂。學校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聲樂大賽以及中國藝術歌曲大賽,去親身體驗中國藝術歌曲所散發出來的美,學校部門應該采取一些與中國藝術歌曲相關的宣傳措施,比如在校園粘貼宣傳廣告,利用廣播站的優勢進行講解等,充分的利用用各種教學資源,更好地去幫助學生學習。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藝術歌曲是我國音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聲樂教學中應用中國藝術歌曲能有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聲樂知識,教師和學生應當對中國藝術歌曲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在進行聲樂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材,合理的編排中國藝術歌曲的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練習,經過不斷地探索、學習,使中國藝術歌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王一穎.多元化背景下高校聲樂教學的創新和發展[J].北方音樂,2019,39(22):131,138.
[2]張舒紅.試論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作用[J].藝術評鑒,2019(20):85-86.
[3]鄭月圓.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意義價值和教學運用[J].北方音樂,2019,39(19):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