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寶
摘要: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是我國法律中的一項重要制度,其對于勞動者利益維護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不僅可以對一線職工的權益進行科學化維護,推動其工資增長與企業效益相適應,促進職工更科學地分享企業發展成果,而且還有助于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意義重大。不過就當前而言,企業工資集體協商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對于勞動者權益以及企業穩定發展帶來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對這些問題進行科學解決成了多數人員所關注的問題?;诖?,本文針對這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分析與探究,總結工資集體協商中的常見問題,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工資集體協商;諸多問題;穩定發展;解決方案
近年來,企業為了應對激烈的競爭,開始對自身的內部管理體系以及制度等進行完善,并加強了對勞動者的管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導致內部勞資矛盾日益突出,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出現,則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較大的動力,對于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帶來了有利作用。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在我國的實行還面臨諸多障礙,本文針對這些障礙進行了總結,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法。
一、工資集體協商的涵義
1.工資集體協商的含義
工資集體協商是指用人單位與單位內的職工采用集體協商的形式,根據我國法律規范的規定,就工作時間、勞動報酬、職業培訓、勞動安全衛生以及休息休假等事項而簽訂書面協議,并依據協議發放工資、安排工作的活動。根據我國國情,國有和國有控股經營者的工資收入,并不涵蓋在工資集體協商范疇中。具體來看,工資集體協商的內容:工資標準、工資分配形式、工資協議的期限、工資分配制度、職工獎金、津貼、補貼、年度平均工資水平和調整幅度、工資協議終止和解除條件、工資支付辦法以及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等。
2.工資集體協商的作用
第一,維護勞動者的利益,增強勞動者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工資集體協商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共同進行協商的,而不是由用人單位直接進行規定的,勞動者有權參與到工資制定中,并與企業領導相互就工資進行分析,最終在對雙方意見進行綜合的基礎上制定對應的工資發放標準。這樣能夠使勞動者參與到企業薪酬制定中,提升勞動者的認同感,增強其主人翁意識,并且還能夠對勞動者的利益進行科學維護,對于勞動者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有助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職工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任何企業離開職工都將不復存在,企業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凝聚力,就必須要做好職工管理,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而工資集體協商的運用,則能夠更全面地對職工的利益進行維護,使工資設定滿足職工的需求,這樣就能夠避免出現職工抱怨薪酬的現象,對于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是十分有利的,能夠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二、工資集體協商中常見的問題
1.協調主體的地位不平等
雖然我國法律規定工會與企業在協商的過程中是平等的關系,然而就現實而言這一點往往是難以保證的,主要原因在于,工會雖然能夠代表職工的意見,但是其對于企業而言也屬于員工,需要受制于企業的領導,因此很難發揮出公正的作用,無法對職工的利益進行科學維護,這樣會導致其在協商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法律規定的平等關系難以維護。并且很多企業在工資協商中會存在不配合的現象,為了自身的利益會采取各種措施來阻撓協商,比如提供虛假的企業數據信息,不為職工呈現真實的收益以及利潤等,也導致職工的利益受到了損害。
2.工會組織以及勞動法律不完善
工會代表的是企業所有員工的利益,在與企業協商過程中,其作用十分大,可以對職工利益產生重要影響。但是當前我國很多企業都并沒有成立工會,即便一些企業成立了工會,也沒有發揮更好的作用。另外,我國勞動法律規范還存在不完善的現象,僅僅是對工資集體協商進行了規定,缺乏強制性措施,這為企業逃避責任提供了契機,降低了企業的執行力度,對于職工利益的維護帶來了不利影響。且由于法律規范不健全,在職工與企業協商過程中發生了爭執,很難找到合適的法律來解決問題,導致雙方的矛盾難以化解,影響了協商的有效性。另外,我國政府對這方面的監管較為欠缺,整體監管力度較小,無法及時發現企業的違規現象,即便是發現了一些企業的違規現象也沒有做出嚴格的懲罰,導致企業存在僥幸心理,加劇了工資集體協商的矛盾。
3.勞動者的維權意識淡薄
當前我國勞動者存在嚴重的就業壓力,就業市場存在供過于求的現象,很多勞動者難以找到心儀的工作,因此在實際就業中,多數勞動者都處于弱勢地位,沒有足夠的權利和信心對企業講條件,更不能實現工資協商。加之一些勞動者的思想落后,認為工資就應該是由企業設定的,沒有認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缺乏維權意識,在合法權益遭到損害之后不知道運用法律武器來維權,造成了企業一邊獨大的現象。另外,很多企業雖然對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進行了制定,但是存在嚴重的形式化現象,原則性內容較多,且沒有經過集體協商、未經職工代表會議的通過,無法真正保證職工的利益。
三、工資集體協商問題的解決策略
1.提升工會的核心主導地位
由于在工資集體協商中存在嚴重的協調主體地位不平等問題,工會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所以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提升工會的核心主導地位,強化工會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對體制進行創新,對雙方的協調性進行完善。比如,對員工、企業、政府三者的關系進行協調,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勞動關系機制,提升工會的核心主導地位。同時,還要解決企業工會受制于企業領導的問題,比如政府可以為企業工會發放對應的補貼,或者與企業協商工會的獨立性維護方案,使工會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具有更高的權威性,更好地對職工的利益進行維護,降低工資集體協商中的問題。另外,工會還要加強信息的檢測和辨別,對企業領導所提供的企業數據信息進行識別,比如利潤數據、財務信息等,分析其是否準確,以便其更好地為工資集體協商提供作用。
2.提升工會成員的綜合素質,并做好法律規范的健全
工會成員的綜合素質高低直接影響了其作用的發揮,對此工會成員應當積極進行新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技能,以更好地維護職工利益。同時,我國政府還要做好法律規范的健全,對工資集體協商方面的內容進行更新,使其與時代的發展更加協調和適應,以便為企業更好地開展這方面工作提供指導和參考。還要提升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強制性特征,規定企業必須要依據規定來執行,并制定違規懲罰制度,一旦企業存在違規行為,要及時按照制度對其進行懲罰。另外,政府還要加強監督,定期對企業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重點考察其是否嚴格依據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來開展這方面的工作,有無存在違規行為,如果存在違規要嚴格依據法律規范對其進行懲罰,對其他的企業形成威懾,降低企業違規的可能性。
3.提升宣傳力度,對訴訟維權途徑進行完善
我國政府應當加強自身對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普及和宣傳,使更多的職工能夠明白這一制度,對其進行深入理解,并合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協商中能夠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敢于與企業領導進行協商,如此才能夠提升工資集體協商的有效性,為這一制度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企業領導也應當認識到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有利作用,其能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升職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推動企業長遠持續發展,所以企業領導也應當積極為員工普及這一制度,做好培訓與教育,使員工對該制度進行深入了解,積極對自身的權益進行維護,這樣才能夠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在落實國家制度的同時推動企業的長遠發展。
結語
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是一項關于勞動關系維護的制度,其不管是對于職工而言,還是對于企業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不過當前由于受到多種原因的影響,我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實施還不是十分科學,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這對于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做好這些問題的解決意義重大。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會的核心主導地位,對工會職工的綜合素質進行提升,另一方面要對我國這方面現有的制度進行完善和健全,提升制度的科學性和操作性,另外,做好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普及,使職工能夠對這一制度進行深入認識和了解,敢于對制度進行運用,提升自身與企業領導協商的積極性,如此才能為制度的有效落實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