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要:新時代國有企業面臨改革發展難題,一方面貫徹落實黨政決策,肩負為社會發展提供經濟服務的責任,另一方面需結合實際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充分利用國家資源,提升經濟效益。其中,財務內部控制作為在財務管理理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管控舉措目標清晰、責權明確,確保經營決策能夠貫徹執行,增強國有企業凝聚力及競爭力,財務內部控制價值予以體現。本文通過對如何加強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思考探索,以期提高國有企業管理質量,助力國有企業改革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措施
財務內部控制主要是指以財務管理為依托,應用控制論原理,針對經濟主體財務活動予以約束、評價、管控、規范的系列管理行為,囊括技術、方法、流程、理念等要素,最終助力經濟主體得到經營活動組織策劃預期效果。基于此,為增強國有企業經營活動實施效果,落實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改革發展目標,探析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必要性、難點及加強管控的措施尤為重要。
一、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必要性
(一)有效落實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內部控制主要內容囊括現金流量、項目風險、資產、權益、利潤等要素,通過開展決策、控制、分析、評價等工作發揮其效用,提高資金投放、籌措、分配、營運有效性,解決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繼而助力國有企業有效落實財務管理目標,通過財務內控踐行配套管理方案,使國有企業財務管控質量得以提高。
(二)保障國有企業完成改革任務
2020年是“十三五”“十四五”交替期,國有企業改革邁入深化發展新階段,改組組建運營投資模式是重中之重,進一步兩權分離、強化監督、明確權責,旨在提高國有企業經濟質量。基于財務內部控制將財會工作與國企管理工作關聯在一起,充分運用財務數據信息助力國企制定經營戰略、決策部署,從組建方式、功能定位、授權機制、管理結構等角度出發關注國有企業過去、現在及將來的發展情況,賦予財務內控一貫性、實時性,有利于保障國有企業完成新時代改革任務,更加精確、高效的履行黨政決策,使國有企業得以與時俱進,為社會發展提供經濟服務。
(三)強化國有企業競爭力
財務內部控制針對部門運營情況予以敦促、指導、約束、監督、管控,旨在指引國有企業落實新時代改革目標,使各部門能夠明確改革任務,找到發展方向,清晰責權邊界,遵照管理程序,通過財務內控及時調整國有企業運營軌跡,助其規避財務風險,合理調配內部資源,提高部門協作有效性,用以迎接市場競爭挑戰,繼而強化國有企業競爭力,通過財務內控穩健發展。
二、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難點
(一)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有待優化
為明確責權邊界,深入貫徹落實黨政決策,針對國有企業各個運營環節加以管控,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需不斷改善,確保有關制度與國有企業財務內控需求相契合。然而,當前有些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經驗相對匱乏,財務管理工作仍以預算核算為主,未能針對財務內控工作性質、目的、要求改進管控制度,影響國企財務內部控制成效。
(二)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發展滯后
國有企業各部門僅遵照制度展開財務內控活動,則無法結合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積極應對并參與決策管理,容易出現財務內控信息無法共享,管理行為相對滯后,各部門(銷售、采購、物流、產品研發、生產)配合不夠默契,未能及時按照財務內控指標展開具體工作等問題。這就需要國有企業構設財務內控體系,賦予財務管理一貫性,使各個部門能夠在落實財務內控目標同時關注自身經營實況,履行管理職能,以財務內控體系為依托反饋運營現狀,避免財務內控制度的推行流于形式,為提高國有企業財務內控質量奠定基礎。
(三)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人才欠缺
財務內控工作有別于傳統財會工作,對財務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當前有些國有企業財務工作者仍存在工作思想陳舊、方式單一等問題,加之培訓、考核、激勵、招聘等機制發展滯后,配套制度、體系缺位,未能組建一支成熟且綜合素養過硬的財務內控隊伍,無法幫助國有企業解決財務內控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降低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有效性。
三、加強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措施
(一)優化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第一,組建財務管理部門,以該部門為依托開展財務內控工作,落實責任制,確保具體工作專人專管,為提高財務內控效率奠定基礎;第二,從規范財務行為,發揮內控約束效用,維護良好的國有企業管控秩序角度出發,頒布規章制度,明確崗位權責,理清責任邊界,避免責權交叉,增強部門協作,通過內部控制保障財務活動有序展開;第三,針對國有企業財務印鑒、發票、資料推行配套管理制度。以財務印鑒管理為例,要求法人代表章、財務專用章分別由財務部經理、出納予以保管,任何情況下不可一人專管;規設財務印鑒更換程序;印鑒如有丟失、破損需及時上報領導,在開戶銀行備案,明確印鑒停止使用日期;第四,做好現金、結算、報賬等管理工作,賦予財務內控針對性,使管理工作與財會工作可以制度為紐帶關聯在一起。以結算為例,國有企業需確保銀行賬目日清月結,結算賬務應當事當清,以月為單位取回銀行賬單并逐一進行核對,同時做好銀行余額調節表編制、裝訂、存檔等結算內控管理工作;第五,針對國有企業賬務處理、財務稽查推行配套財務內控制度,根據有關制度追究當事人責任,維護國企財務管理秩序,嚴明財務內控紀律。
(二)發展財務內部控制體系
國有企業需結合自身改革實況創設完整、全面、系統且具有現代化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為貫徹執行財務內控制度、目標及標準奠定基礎。首先,創設由上至下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在總結國有企業改革經驗前提下,以規避財務風險,踐行改革戰略,為新時代社會經濟建設提供服務,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為出發點,站在宏觀角度設定財務內控目標及方案,奠定財務內控基調,營建統一、和諧財務內部控制氛圍;其次,建立由下至上的財務內控體系,調動部門財務內控自覺性,根據部門運營現狀規設財務內控計劃,提出財務內控建議,為國有企業改進財務管理舉措提供依據,確保財務內部控制活動科學可行、契合實際;最后,從事前、事中、事后及過去、現在、未來兩大維度出發發展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旨在總結國有企業發展經驗,關注國有企業經營活動動態,統籌財務數據信息,有效預測國有企業改革前景,以此為由改進財務管理舉措,發揮內部控制功效,完成新時代國企深入改革任務。
(三)培養財務內控管理人才
首先,國企財務內控管理人才需具有創新能力,助力國有企業擺脫傳統財務工作模式及思想束縛,根據自身改革發展實際需求圍繞財會工作、管理工作予以創新實踐,加大財務內部控制模式創新力度,將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引入財務內控活動,繼而提升國有企業財務內控成效;其次,國有企業財務內控管理人才需具備學習能力,不斷開展財務內控研究活動,找到適合國有企業深入改革的財務內控新出路,積極學習先進的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知識及技能,增強自身應對國有企業管理挑戰的實力;最后,國有企業需做好人才培養、激勵、招聘、管理等工作,配合推行獎懲機制、晉升機制、監管等機制,旨在打造一支專業的財務內部控制管理隊伍,有效落實加強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開展財務內部控制活動具有高效落實財務管理目標,規避運營風險,完成自身改革任務,提高經濟效益,強化國有企業競爭力等積極意義。基于此,國有企業需重視財務內部控制,優化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發展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培育財務內控管理人才,繼而提高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質量,通過財務內部控制與時俱進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