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霖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人們已經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互聯網的發展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目前互聯網得到廣泛應用,并且其不斷創新變革。互聯網的融入,方便了財會工作的開展,使得整體過程變得更加透明高效,與此同時也給相關的從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在這種情況下,財會工作必須要不斷地進行變革創新,從業者也要快速地適應工作的變化需求,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掌握的技能水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這樣才能在企業進行戰略決策規范的過程中提出更多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會計信息化;變革;挑戰
利用云計算平臺,能夠進行數據的儲存訪問,在此基礎上大數據逐漸地進行升級過渡,實現了數據的挖掘應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的商業模式有更好的改革。目前進行管理經營方式的調整是實現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是迎合大數據時代需求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獲取更加全面、更加及時的消息,才能夠為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推動。這過程中我們必須要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推動會計信息化工作的開展。
一、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信息化的變革和挑戰
(一)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信息化的變革
1.會計信息質量得到提高
會計信息質量得到提高是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信息化的重要變革,這主要依靠的是大數據還帶信息傳播的可靠、快速。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方便了各行各業,會計信息也得到了大量的傳播,改變了做分析決策時以結構化為主的方式,而是綜合考慮企業內部以及行業領域,結構性和非結構性的會計信息,這樣使決策更加科學。另外,及時性是會計信息質量得到提高的因素之一,大數據背景下,傳播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并且快速的傳播速度也能夠讓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時獲取信息,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經營成本降低。最后,真實可靠性是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的根本,云端真實數據是大數據的基礎,在統計這些真實數據后,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工。在這過程中不會受到人為的影響,分析的結果也不會被篡改,使得整體的真實性比較高。
2.增強財務信息之間的相關聯系
大數據不是簡單的在傳統的財務處理系統中融入,而是把不同的管理體系全部都結合在一起。這過程中能夠實現采購、財務、生產等不同的子系統的連接。還能夠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傳統會計信息模式與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模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得出結構所分析數據的不同,前者關注結構性數據,后者關注的是非結構性數據,注重信息之間的聯系和因果。
在數據解讀的過程中發覺其中的內在聯系,這樣能夠讓企業快速地理清不同信息之間的關系,使其具有條理性,從而尋找最佳的盈利方式,獲得更多的利潤。在應用這種非結構化數據時,能夠解決傳統會計模式下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內部控制或是資源環境會計等等。這過程中傳統的財務會計將和大數據融合在一起,從而獲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3.降低會計信息化的成本
傳統模式下會計信息化的建設工作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財力和物力,這過程中需要機房辦公室等多種基礎設施。針對這些信息化的設備要及時更新換代,還要定時定期維修數據庫。此外也要組織相關的工作人員接受培訓,學習更多更新的知識,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在這過程中,企業的整體成本得到了增加,會消耗更多的財力,也會限制企業的發展。因此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在成本的限制下,可能會放棄會計信息化的計劃。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資源的獲取方式發生了轉變,整體的過程也更加的快捷。企業不需要專門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不需要投入較多的財力就能夠獲取公司所需的信息。這個過程中只需要繳納較低的月租費即可。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整體的投資成本得到了節省,在獲取計算會計數據的過程中也不像傳統模式下復雜,只需要通過大數據進行精確的計算就能夠選擇自己所需的數據。以采購部門為例,在選購原材料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多方對比,找到較為合適的原材料。這個過程中不僅節約了生產成本,還能夠讓企業集中更多的時間,留出更多的精力,從而在市場競爭做出更優的重大決策。
(二)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信息化的挑戰
1.信息價值密度較低加大了篩選難度
盡管通過大數據可以搜集到大量有關信息,但是信息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卻不盡如人意。但一個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產生的信息數據量是非常大的,其中有很多價值密度較低的信息。此外網上傳播的信息數量較大,來源以及準確性無法得到保證。在使用信息的過程中,使用者要花費更多的精力進行真假的驗證,并從眾多的信息中篩選出價值較高較為有用的信息。而如何進行快速的篩選也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2.信息多樣性加大了分析難度
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不僅能夠收集到自身相關的經營信息,還能夠收集其他企業的非結構化信息,例如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債務人的財務狀況,人力資源情況等等。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從表面來看是獨立的,但內在有一定的關聯。這種多元化的數據信息使得會計信息變得更加復雜。結構化信息以及非結構化信息在不斷的融合、聯合過程中也從原來的單線性轉變為了放射性。這會給整體的分析工作,帶來更大的難度。
3.大數據共享平臺安全性建設不到位
大數據信息化系統之中安全性是重要的環節。在日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很容易忽視這方面。如果大數據系統出現了安全性的問題,那么整體企業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可能會無法正常的運營。當前絕大多數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拒絕利用大數據平臺進行記錄分析信息,這是因為考慮到了平臺的安全性存在不足。共享平臺的安全性之所以無法達到要求,是因為網絡存在著一定的漏洞。如果別有用心之人借助公共網絡攻擊企業,就可能會損害企業的權益。在平臺使用的過程中安全性是有一定漏洞的。雖然很多平臺都采取了實名制,但絕大多數平臺在登錄的過程中利用的是用戶名以及密碼或是動態口令。設置的防盜系統并不完善。平臺內部的數據也沒有進行嚴格加密,埋下了被竊取的安全隱患,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整個平臺的運行,泄露用戶的信息,造成用戶的經濟損失。可以說大數據共享平臺安全性建設是會計信息化得以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共享平臺安全性建設不到位是發展會計信息化的嚴重阻礙。
二、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風險控制策略
(一)完善和制定會計信息化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尚不成熟,而法律法規是會計信息化得以發展的保障,為了促進會計信息化的發展,需要完善和制定會計信息化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只有健全法律法規,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會計信息化發展領域才能更加地規范化。對會計信息化法律法規進行完善,才能對不法分子以警示作用,對惡性競爭進行懲罰,才能凈化大數據時代下會計信息化市場環境。
(二)完善會計信息化平臺的建設
當前云計算技術以及平臺已經獲得了大多數企業的認可。為了充分地發揮大數據以及云計算技術的價值,幫助企業單位提升工作效率,相關的企業單位要不斷地完善內部的會計信息化平臺。既要滿足軟件需求,也要滿足硬件需求,此外還要組織會計工作者在第一時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這個過程中要確保數據的安全性,設置更加嚴密的數據加密程序。
(三)培養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人才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應當重視信息化人才建設工作,組織培養一批綜合素質較高,專業性較強的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人才。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也應當引進更多的專業人才,認識到相關技術人員培訓的重要性。只有不斷提升專業人員素養和道德素質,以及會計管理服務信息化水平,才能夠推動企業的發展。在培養優秀人才的同時企業應當招收更多更專業的創新技術人員,從制度、服務、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地發揮技術應用以及理念創新的作用。這也是每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關注的重點。企業應當緊隨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地加大培訓的力度。
三、總結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會計信息化系統依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漏洞,雖然有很多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但會計信息化系統的確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多的便利,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當前會計信息化在逐漸地普及,使用信息化系統也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企業應當認識到使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積極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應對這些風險漏洞。國家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盡可能地提升信息化應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