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霞
【摘? ?要】 由于我國城市化的進程飛速發展,使得許多的農村土地被國家大量的征收,這使一個特殊群體快速地在社會中占據了一定的比例,就是失地農民。他們既不是農民卻又與城市中的居民不同。這種群體的產生是每一個國家在發展中都會遇到的問題,而對于該群體在社會中的生存也成為一項重要的問題。因此,文章以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問題以及原因入手,提出了解決城市化進程下失地農民問題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城市化;失地農民;生活保障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many rural land is expropriated by the state in large quantities, which makes a special group quickly occupy a certain proportion in the society, that is, landless farmers. They are neither farmers nor urban dwellers. The emergence of such groups is a problem that every country will encounter in development,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the survival of that group in society. Therefore, starting with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landless farmer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ndless farmer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urbanization; landless peasants; life security
1? 城市化進程下失地農民的問題分析
1.1? 失地農民失去生活保障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由于失地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使得他們未來的生活失去了保障,將面臨就業以及養老兩個最重要的問題。這讓失地農民們的生存與發展受到了威脅,雖然國家會適當地給予失地農民一些征地補償費,但是這些補償費的標準一般都比較低,而且失地農民的補償費是通過貨幣的形式一次性打到賬戶上,通常只會為失地農民們解決眼前現有的問題。有些農民在獲得補償費之后沒有良好的長遠打算,盲目地攀比消費,使得他們手中有限的補償費在短期內就消耗殆盡。倘若這些農民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那么在未來的生活中將會連基本的生活問題都會成為困難。
1.2? 失地農民就業難
由于現如今勞動力市場競爭激烈,失地農民在失去土地后哪怕去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他們仍舊是處在弱勢之中。這是因為失地農民失去了年齡優勢、沒有特殊的技能,所以很難在市場中找到滿意的工作,就業變得十分艱難,尤其是中老年的失地農民們。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那么就會使城市中出現許多生活失去保障的失地農民,對社會的安定和諧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從而使之成為阻礙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關鍵問題。
1.3? 失地農民未來生活沒有依靠
現如今,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健全,農民養老仍要依靠土地。當他們成為失地農民后,按照土地的年產值測算方法進行征地補償時,政府只考慮到這塊地在進行生產功能時所具有的價值,卻忽略了它對于農民的社會保障功能。
2? 城市化進程下造成失地農民諸多問題的原因
2.1? 不健全的征地制度
現如今,我國的征地制度中存在兩處問題,一個是沒有明確化的征地目的,另一個則是針對征地的補償范圍需適當放寬。在征地目的問題中,我國的《憲法》中提到國家會為公共利益的需要進行土地征用。但是這里的公共利益并沒有進行明確化、細致化,很多地方政府為了追求經濟利益,使農民們的利益受了侵害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2.2? 缺少針對失地農民相應的技能培訓
很多地方政府在征地時沒有為失地農民的未來考慮,也沒有有效措施幫助失地農民進行再就業培訓,而且很多失地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擁有專業技能的更是少之甚少,在勞動力市場中,失地農民難以找到適合的工作,所以很多失地農民都在面臨著失地即失業的危險。
2.3? 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
我國城鄉實行的體制是二元體制,社會保障的各項制度也不健全,失地農民無法同城市住戶一起享受社會保障。這就讓他們既不能夠擁有來自土地給予的保障,又不能夠讓他們擁有與城市居民相同的最低生活保障,這讓失地農民在上交土地后的生活水平不夠穩定,甚至越來越差。
3? 解決城市化進程下失地農民問題的策略
失地農民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存在的問題無非有兩種,一種就是眼下的生存問題,另一種則是未來的發展問題。為此,針對如何解決城市化進程下失地農民問題的策略,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建立健全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機制
失地農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意味著全家的生活也失去了基本的保障,為了讓失地農民生活有保障,首先需要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從而保證每一位農民的生活水平都不會在失去土地后而有較大的改變。其次,將單一形式的失地補償款進行多元化的改進,實施開發性的安置方式,從而幫助農民們解決未來的生存問題。使用一部分補償款進行安置農民,從而使其順利解決眼前問題。再用開發性的方式幫助農民們解決未來的生存問題。例如,將土地進行集中管理,統一發放安置費,將安置費進行集中使用,從而幫助農民們解決未來的生活生存問題。
3.2? 完善失地農民再就業的扶持機制
依照我國政府促進就業的原則,各地區應當重視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問題。首先,政府可以加強為失地農民們準備的培訓再就業力度,提高培訓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進行市場調查,明確培訓內容,努力幫助失地農民完成再就業。并且,還要為失地農民的再就業創建扶持機制,建立相關的信息網站,從而使失地農民的就業服務措施得到進一步的完善,也讓失地農民們的就業環境有所提升。另外,針對失地農民們自身來說,一定要從思想觀念上改變對再就業的看法,積極努力的融入國家城市化進程中來,在激烈的勞動力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
3.3? 建立失地農民保障體系
針對我國現如今的市場經濟發展,要想解決失地農民的問題,還需要為他們建立有效的保障體系,讓他們在失去土地后得到有效的安置。政府在構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中要發揮核心與關鍵的作用,要堅持“有所為”的原則。積極動員社會、企業、個人參加進來,穩健與有效的盡快構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
3.4? 調整征地補償制度
由于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征地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也漸漸的顯露出來,如針對征地制度中的某些規定可行性過低,給予地方政府的權利過大,征地范圍沒有明確化、清晰化,征地的補償費用范圍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之間的浮動過大,導致了許多人在征地時,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直接或間接的使失地農民的權益受到了影響。農民的土地在征用后價值會提高許多倍,這時候應當依據高標準對失地農民進行土地補償,由此可見,在征地補償環節中應引入市場機制,將農民手中的土地換成股權作為補償,這樣他們還會在日后享受到土地增值所帶來的收益。
4? 結語
總之,失地農民這一群體的產生是每個國家在進行城市化進程的過程中都會出現的現象。要想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解決失地農民們的問題,國家一定要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的實施方案,深入分析研究并付諸實施。
(編輯: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