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青娟
摘 要 林業資源不僅可以滿足人類基本的生產、生活需要,對于氣候調節、生態保護都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為進一步提升青海林業經濟實力,促進青海地區林業產業發展,要立足實際認真分析和正視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之法。基于此,對當前青海林業資源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探求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期促進青海林業資源建設的持續、高效發展。
關鍵詞 林業資源;青海地區;問題及措施
青海地區有著獨特的地理條件,地形上多以高原為主,水源豐富,生態系統呈現多樣性、復雜性,地區降水分布不均,林木種類及林業資源總量不高。同時,基于地區林業管理方式和思想觀念上的問題,青海地區林業產業結構、林業經濟實力還需進一步提升。
1 青海地區林業資源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1 林業發展結構不盡合理
林業結構方面的問題主要包括林業產權結構和林業經濟結構2個方面。這兩個問題既是青海林業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也是我國林業建設事業上的普遍性矛盾。1)基于林業資源的公有制規定,我國林業資源的權屬在于國家和集體,而不在與個人及組織,長期以來我國的林業建設及林業管理工作受計劃經濟影響較大,建設及管理由國家及各級政府負責,造成管理成本增加而管理建設時效較低。2)青海地區基于其高原地形特點,林木類型中灌木林面積較大,如高山灌木、高寒灌木等在青海林木類型中占據較大比例。同時因當地在林木育培和林木資源整體管理工作上的不足,使得青海地區林木資源結構長期得不到完善,林木種類相對較少,可利用性林木資源不高。3)因青海地區未建設完善體系化和規范化的林業產業鏈,林業深度開發技術不高和資源高效管理水平不足使得林木市場供需關系萎靡,林木附屬經濟欠缺,這也導致了本地林業事業發展不起來,林業經濟水平較低[1]。
1.2 林業資源保護管理及監督力度不夠
隨著國家對林業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的重視,各級地方政府也相繼制定了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的相關要求,在林業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對于大規模的工商業違規用地、過墾過伐等行為進行了有效的監管。然而,地方政府因監管工作的落實性和監管方法科學性等因素在林業資源保護的管理上依然存在較大問題。例如,項目用地審批不嚴,林地使用標準不統一、林業資源管理體系不健全、林業開發和建設的監管不力、森林安全防護以及林木資源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不足,導致青海地區的林業保護工作存在一些漏洞,帶來一系列的資源損失現象。如土地管理部門不規范的用地審批造成固有林地面積縮小,林業資源損失生態問題突出;對于民眾及相關部門的林業安全觀念及保護知識的培訓教育工作不徹底,造成當地林木資源的安全觀念淡薄,生產生活中造成林木資源的浪費和結構性破壞,而森林火災以及生態破壞帶來的林木資源損失也有較大比例[2]。
1.3 林木資源病蟲害為害較大且防治能力有待提升
林業病蟲害是為害林業資源安全的重要因素,某些病蟲害還具有傳染性、復雜性、隱藏性,不僅對林木的破壞性巨大,而且加大了林木病蟲害防治的難度。青海地區不僅病蟲害數量較大,病害爆發的頻率也較高。當前青海地區林木的病蟲害防治基礎設施薄弱、防治手段老化、防治模式單一,為建立有效的病蟲害聯動防治機制,各分管單位之間缺乏有機協調,對防治工作的職責劃分不明確,同時對病蟲害的監管、監察、預警和處置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當前青海地區迫切需要加強林木資源的病蟲害監控和防治工作[3]。
2 有效提升青海地區林業資源建設水平的措施
青海地區林業資源建設上表現出來的突出問題與當地的政府政策、產業模式和林業管理方式存在較大關系。一方面政府過度施加宏觀調控,以計劃經濟模式干預市場發展規律,導致林業經濟發展畸形;另一方面,政府對于林業資源發展建設上發生的問題未有效進行及時處理,以至于誘發更多、更大的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
2.1 加強職責界定,轉變管理方式
林業管理機構要保持高效運行,就必須分清各職權部門的職責界限,嚴格執行行政程序,依法進行相關行政事務處理,避免部門職權重合,出現重復執法、浪費人力資源、增加管理成本的現象。同時,需要充分尊重市場發展規律,正確對待市場規律和政府調節。要求政府宏觀調控不得過分干預市場正常秩序,不得破壞基本的發展規律,也不能背離法律法規的各項要求,應將本屬于市場自控的內容和法律法規約束的范圍歸還給市場和法律[4]。
2.2 加強林業組織機構的優化,促進林業建設的有效管理
發展青海地區林業,必須進行林業組織機構的優化調整,遵從簡潔性、體制性、高效性、制度化和標準化的發展原則。加強各區各級現有林業管理機構的組織調整,對于組織的職能劃分、職責權限進行明確。加強相關部門的聯系,建立協調機制,優化職權部門,對一些設置不合理、人員冗雜的部門進行精簡。加強專業性人才引入,培育林業管理的優秀隊伍,促使林業管理工作從新、從質、從制開展,實現林業持續、良性、高效發展。
2.3 加強林業資源建設和資源保護的思想教育
思想觀念上的轉變是有效落實林業資源建設和保護工作的基礎,只有加強地區內民眾及職能部門的思想教育才有林業良性發展的可能,才有發展和建設的基礎。這就要求青海地區必須深入開展林業建設和保護的主題宣傳工作,如林業知識專題講座、林業資源保護宣傳會、生態問題及生態建設討論會、地區林業發展現狀及問題通告、林木培育技術及管理技術培訓和森林防火宣傳等活動。讓民眾認清當前林業發展的問題和林業發展的重要性,樹立自覺維護林業資源安全、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的觀念[5]。
2.4 建立健全林木資源建設和保護的監督體制
要求青海地區進一步落實《林業法》《環境保護法》《林業行政處罰規定》《林地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加強打擊和懲處肆意破壞林業資源及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林業資源巨大浪費行為,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建立林業資源的監督考核機制。將各級職能管理部門的執法行為和工作內容進行統一監管,落實工作內容,劃分工作任務,以實際工作成效作為衡量工作態度和職責的標準,促使各級林業管理單位深入開展林業建設和管理工作,落實國家及政府林業發展思路,保證青海地區林業建設的深入、切實,保證青海區域林業資源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結語
林業資源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自然饋贈的寶貴財富,對于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都有極其重大的意義。青海地區林業管理部門在林業資源建設上的各種困難面前不應放任自由,也不能盲目處置。既需要實事求是、著眼當下,堅持科學的管理方法進行及時處理,又需要統觀全局、制定完善的管理和發展政策,加強方向性引導并及時糾正發展中的偏差,還需加快自身體制革新和機構優化,為有效管理提供保障。此外,還必須加強林業資源建設和保護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從思想根源上充分認識到林業資源建設和保護的重要性。同時,還要不斷開拓創新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和建設的方式方法,充分借助于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高效的聯動防控機制,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確保青海區域林業資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方偉.林業資源與林業造林方法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探析[J].林業科學,2019(3):48-49.
[2] 高友英.林業資源管理與保護建設問題的應用[J].林業經濟與管理,2017(5):101-102.
[3] 馬青江,周衛芬.青海省林業生態建設途徑與對策[J].中國林業調查規劃,2015(2):6-8.
[4] 張鵬.青海生態林業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思考[J].農林園地,2014(3):59-60.
[5] 祁順連.淺談青海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J].吉林農業,2012(7):182.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