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 1145(2020)01- 023- 02
摘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黨中央對紀律檢查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國有企業紀律檢查工作不斷增強,黨風廉政建設成效明顯,但仍舊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本文以紀檢監察工作為研究對象,結合自身到基層項目調研情況與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日常工作思考和參閱相關資料,從國有企業三級子公司機關和項目兩個角度,深入探討紀檢監察工作所存在的問題,并堅持問題為導向,試圖尋找解決措施,為企業持續提高監督實效提供思路。
關鍵詞 國有企業 基層紀檢 主動監督
紀檢監督職能作用發揮得如何,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個單位反腐倡廉的工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企業依法合規的管理水平。近年來,國有企業高度重視紀檢監督工作,先后制訂出臺各項規章制度,并結合監督的重要領域、關鍵監控點編寫印發多種指導手冊,深入開展廉潔進職工、進隊伍、進家庭等系列廉潔宣教活動。但在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在不同層面、不同階段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監督實效。
一、紀檢監察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階段企業紀檢組織監督職能發揮的問題和障礙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動監督有待提升
當前,大部分紀檢監督屬于事后監督,即紀檢部門開展監督工作多數是由相關人員舉報或者突發重大生產經營問題之后,以及收到上級紀委和公司黨委的指示后,才開始履行相關監督程序。同時,紀委在開展同級監督中,盡管黨章等黨委內規制度已有明確要求,但仍缺乏相應的配套制度作保障,在監督什么、如何監督、何時監督等問題上未能做出明確規定,監督方式仍舊主要以上級紀委指導為主,且自身在設計一些新的載體和抓手上又有畏難情緒和本領恐慌,導致監督實效打折。同時,公司紀委委員的作用并未受到重視,職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揮,有些紀委委員只任職、不履責,這種現象不僅削弱了紀委委員的職能,而且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三轉”力度有待加強
自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之后,國有企業紀委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簡稱“三轉”),持續聚焦中心任務,突出主業主責,相關工作得到了一定改變。如前些年,由紀檢監察部門主導,涉及到生產經營各項業務,在全國范圍各行各業都廣泛開展的“效能監察”工作,其活動在2018年上半年已被被徹底取消。但不可否認,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紀檢監察工作大包大攬,覆蓋面大,甚至有的工作逾越了紀檢監察職能邊界,造成執紀監督的主業反而被弱化、淡化的現象,在當前部分企業機關層面的紀檢監察工作中仍舊存在。
(三)畏難思想有待破解
在監督監察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存擔心領導不支持,擔心查出問題得罪領導,不利于以后工作開展的心理。同時,監察人員也存在怕影響內部人際關系,監督同級怕妨礙團結、監督下級怕傷和氣,擔心管多了員工不理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影響原本融洽的人際關系。其次是怕影響工作任務的推進,監督監察力度大了、限制多了,會影響生產經營,干擾企業工作任務的推進,對可查可不查的事情不敢深究。再者,紀檢監察部門和項目紀檢員,也存在擔心其他部門覺得自己手伸的太長的情況。比如在公司、項目層面的隊伍、物資采購等各種招標監督中,紀檢監察過多關注細節,而對招標部門的監督則在一定程度上淡化,“監督再監督”職能沒有有效發揮。
(四)震懾力度有待加強
目前,紀檢工作實行的是上級紀委和公司黨委的雙重領導制度,這種制度雖然有它有利的一面,但還是存在著問題。如發生在外部企業案例,公司紀委要嚴肅處理違紀違規問題時,有些項目領導采取方法息事寧人,甚至還存在領導干預紀檢辦案等違規的現象。盡管這些現象只發生于少數單位,但不可否認類似的心理行為依舊普遍存在。或者在有些單位已經出現,但項目領導怕自爆“家丑”,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理態度,以避重就輕、打擦邊球的方式私下處理,而不上報公司紀委。正因為有類似行為和想法,導致了紀委工作的震懾力度不夠,缺乏必要的權威性。
(五)業務素質不夠全面
紀檢監察工作涉及到招標投標、選人用人、物資采購、生產組織、經營、財務等相關業務,需要具體較強的綜合業務素質。如果綜合素質較弱,在查找線索或證據時,很難單獨完成工作,需要聯合財務、經營、物資設備等相關部門共同開展工作,無可避免造成人力、財力資源的浪費。同時,相對政府機關的紀檢部門而言,當前紀檢部門的人員缺乏紀檢及其相關專業背景,開展內部腐敗案件的調查、處理能力也有待加強。此外,通過統計分析3個國有企業三級全資子公司2018年、2019兩個年度的項目紀檢聯絡員信息情況,發現人員變動率為36.7%,人員的變動也直接成為制約項目紀檢監察工作水平的原因之一。
二、發揮基層紀檢監督工作效能的幾點建議
加強紀檢監督工作力度,是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的根本要求,更是實現企業改革與發展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基于當前國有企業三級子公司紀檢監察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上述問題,作者認為對于紀檢的工作的創新與監督,主要可以從下述幾個方面進行:
(一)要堅持被動監督向主動監督轉變
傳統的監督方式多為旁站式被動監督,其他部門向紀檢部門提出監督申請或是監督希望,紀檢監察人員到場旁站監督,簽字確認過程管控情況,亦如前文所述的公司招標形式監督。因此,要主動依據相關規定,在職責范圍內,按照程序主動出擊開展監督,發現問題,找到不足,管控風險。該方式則需要得到公司黨委的高度放權、信任和支持,同時業務人員也需要有較為全面的業務知識。黨中央于2019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進一步為企業紀檢監督開始逐漸由被動監督向主動監督轉變提供了制度依據,也為同級監督提供了支撐。公司紀委委員要通過定期開展研討,提升認識,使紀委委員發揮作用常規化,尤其針對有必要開展監督的項目或事項進行研究。
(二)要堅持持續深化“三轉”推進力度。深化“三轉”,核心是轉職能
要把工作重點、重心和發力點放在監督上,凝心聚力把監督這一基本職責履行好,切實把監督挺在前面,聚焦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這一主責主業,進一步深化職能轉變。要牢固樹立“加強監督是本職、疏于監督是失職、不善于監督是不稱職”的理念,積極探索日常監督的有效方法,切實強化日常監督,綜合運用“四種形態”尤其是第一、二種形態,不斷提升監督實效,實現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三轉”。要持續強化法治思維轉方式,牢固樹立法律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綜合運用黨章、黨規、黨紀和憲法法律法規開展工作,認真落實各項制度,做到每個環節、步驟都依法、依紀、依規進行。
(三)要持續加強企業紀檢監督隊伍建設
紀檢監督人員,作為執行者、操作者、監督者,其專業性和責任心會對工作力度、水平等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必須加強紀檢監督隊伍建設,強化紀委監察工作責任制度的建設,提高對紀檢監督隊伍建設的重視力度,安排紀檢監督員進行專業性培訓,對紀檢監督員進行系統性的培訓教育,尤其要加強財務、經營、物資、設備和法律等業務知識的培訓,全面提升企業內部紀檢監督隊伍的整體業務能力。要建立激勵機制,尤其是對項目紀檢委員和聯絡員,通過工作評比和獎勵等形式,激發工作積極性。同時,鼓勵正式職工黨員擔任項目經理部聯絡員,一方面可以減少人員的流失,提高監察人員隊伍的梯隊建設;另一方面正式職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相對較強,也有利于紀檢監察工作保密性。
(四)要持續加大廉政建設思想宣教工作
要采取分對象的方式,持續開展系列性特色性教育活動,持續構筑家庭、隊伍和職工的三者廉潔教育網絡,消除宣教死角。尤其針對黨員干部要采用分層次的方式,實現對黨員干部有效培訓,需要按照實際的工作性質,對其實施思想教育,使得其能夠以身作則,避免以權謀私的情況產生,積極構筑“不想腐”心理防線。積極鼓勵項目經理部在公司方案基礎上,創新宣教載體,持續提高活動吸引力和實效。同時,針對造假等敷衍開展相關工作的紀檢人員,除追究相關業務人員失職之外,要對項目黨支部及黨支部書記進行追責。
(五)要敢于克服畏難情緒勇于動真碰硬
作為紀檢監察人員,要始終把監督的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要克服畏難情緒和面子感情,堅決杜絕放水養魚的思想,切實用好“函+談+問”三種方式,積極打造監督執紀的新常態和新模式。要長期灌輸“嚴管就是厚愛”的理念,切實消減公司廣大干部職工的抵觸情緒,減少監督阻力。針對業務范圍內的工作,要在職責范圍內,敢于監督、善于監督、勇于監督,做到早監督、早發現,防患于未然,避免發生大的違紀甚至違法問題發生。針對破壞規矩的人員,決不能再放縱包容,就要及時“亮劍”,敢于下手、戳其痛點、打其要害。
(六)要持續完善公司內部體制機制建設
近幾年,各單位監督體系得到進一步健全,“不能腐”的籠子也越扎越牢固。然而,體系建設是個持續健全的過程,尤其是針對關鍵環節的監督,不僅僅要持續完善監督體系,也應從相關業務部門本身進行完善,避免別有用心人員抓住制度的漏洞,通過合法的途徑做違反企業利益的事情。要從公司層面,持續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監督,確保所有行為都有章可循,都有制度約束。
(七)要持續突出重點人員和關鍵環節
紀檢監察要把握好監督的重點,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提高監督實效。相對于基層公司而言,普遍認為重點人員為兩級領導班子,以及公司和項目財務、物資、經營等相關業務部門,關鍵環節則指兩級班子涉及到的“三重一大”事項和上述業務部門工作。要加強對決策過程的監督,檢查是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檢查是否做到了科學論證、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特別是要通過民主生活會等方式,促進領導班子成員加強批評與自我批評、互相提醒、相互監督。在關鍵環節監督上,要進一步明確各類風險點和監督要點,重點監督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同時,要發揮群眾監督的優勢,強化職工群眾監督,推行黨務、企務公開,強化輿論監督,形成良好的監督環境。
(八)要持續抓好紀檢監察部門的日常監督
抓好企業紀檢監察部門的日常監督工作,是加強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環,其意義毋庸贅述。尤其是抓好職工群眾身邊存在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如常發、易發的違規收受禮品禮金、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在選拔任用干部、定崗定員、績效考核關照特定關系人,侵占集體資金資產或公共財物,違規列支或設立“小金庫”等違法違紀行為。針對上述內容,作為企業紀檢監察部門來講,必須要從堅持政治原則、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高度,通過更加聚焦、更加精準、更加有力的監督,同時要強化通報力度,在職工群眾中形成震懾力,構建“不敢腐”氛圍。
三、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保證企業充分發揮紀檢監督工作職能,保證紀檢監督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需要企業多個層面、多個角度去加強,尤其要抓好“三基”工作,并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創新管理體制,確保紀檢監督工作充分有效的開展,以此來促紀檢監督工作質量的不斷提升,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李炤坤.“三抓兩重”構建國有企業“不能腐”體制機制[J].現代國企研究,2019(14):64-65.
[2]郭毅.黨建工作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J].今日財富,2018(15):193.
[3]惠春林.基層黨建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定位和作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1):173+175.
[4]張景華.論新時期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J].中外企業家,2015(05).
[5]黨齊民.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研究[J].理論學刊,2017(02):53-57.
[6]李濤.國企紀檢監察機構的績效管理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