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馬克思 “人的全面發展” 當代中國
基金項目:廣東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持續推動湛江東盟合作的南海絲路發展戰略”;廣東海洋大學科研啟動項目第201517號。
作者簡介:李林杰,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哲學博士、農學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海洋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等。
中圖分類號:A8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109
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和發展目標,多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著豐富的實踐并不斷被深入發展,我國任何一個社會發展階段都始終在堅持人的全面發展。尤其在當代中國,堅持生產實踐發展、堅持民主法制建設、堅持精神文明建設、堅持和諧社會建設等同步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也是全面進行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的重要途徑。
馬克思以唯物史觀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作出了指導性探索,基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馬克思從商品經濟中揭示出了剩余價值規律,闡明了人類社會的剝削與被剝削規律,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可以說馬克思是人類解放過程中偉大的先驅者。
(一)全面發展人的勞動
勞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和不竭動力,勞動是形成人類所有社會關系的基礎。人有區別于動物的特點就是可以通過勞動改造世界。縱觀人類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人類勞動生產過程就是產生過程,人類的解放和發展主要看勞動的解放和發展。因此,人的全面發展首先需要人的勞動的全面發展。
(二)全面發展人的社會關系
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之中,而且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脫離社會關系單獨存在。這就是馬克思說的:“人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既然處于社會關系網中,必然會受社會關系的影響。所以,可以看出,人的發展取決于社會關系的發展,那么人的全面發展必須要全面發展人的社會關系。
(三)全面發展人的能力
馬克思說:“任何人的職責、使命、任務就是全面的發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包括思維能力。”馬克思很早就發現了每個人的體力、智力、潛力等發展水平是不一致的潛在規律,因此他強調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而且馬克思強調任何能力都需要通過實踐然后得到更大的發展。
(四)全面發展每一個人
馬克思說:“要不是每一個人都得到解放,社會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新的社會主義社會就是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且盡量保障每一個人的利益。“人的全面發展”和”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也是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
(五)全面發展人的個性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馬克思說,即使在一定的社會關系里面,一個人都能成為出色的畫家,但是這絕不排斥每一個人也成為獨創的畫家的可能性。人是發展中的人,是有生命有思想的個體。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個性發展是相輔相成的,而且人的全面發展包含著人的個性發展,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能夠有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也會因此充滿活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我們的社會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問題。如人們的物質追求與精神需求的不對等,忽視了人的精神文明的建設;人們過分注重利益關系,破壞了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當代中國是一個尋求和諧發展的社會,更需要正確的理論價值觀做引導,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正符合這個時代的發展趨勢,基于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能夠為解決中國當代發展中的一些問題提供理論依據。
(一)“人的全面發展”思想能夠幫助我們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發展觀決定著發展道路,發展觀嚴重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強調“以人為本”,著重強調人的全面發展,研究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觀,就是把以人為本的觀念放在首位。黨中央領導結合我國實際國情,踐行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就是以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作為理論依據,形成科學正確的價值觀。
(二)“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曾說,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活。物質條件基礎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決定著物質基礎的薄厚,從而影響著國家的發展。目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發展初級階段,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落后地區溫飽的問題沒有解決,就無從談起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我國的經濟,為人們提供好的物質保障,逐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設,再進行人的全面發展。因此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是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道路的理論基礎。
(三)“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有利于我國加強教育建設
現階段,我國的教育體制不夠完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對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教育管理體制不完善、政府教育責任不明確等,這些不僅影響我國的教育水平,更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違背了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因此,當代中國必須加強教育建設,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近年來,我國已經越來越重視教育,也已經大力開展了教育建設,包括加大教育財政投入、提高教師待遇、積極吸引有才之士從事教育、不斷探索教育方法,從學生著手開始進行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這一系列的教育體制的改善都是基于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
(四)“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有利于保障人權
馬克思認為,每個人都無可爭辯的有權發展自己的才能。我們由此可以理解出,馬克思強調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發展自己的權利,也就是說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有利于發展和保障人權事業的建設。我國社會主義發展以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作為理論基礎,改革開放以后制定了一系列適應我國形勢發展的社會主義法律法規,確立了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等制度,有利于提高全國人民的人權意識,有助于我國人權事業建設的完善和發展。
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對當代中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有在適應我國國情的前提下充分踐行“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才能使我國朝著更光明的道路發展。在當代中國踐行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應從以下幾點進行:
(一)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資料的發展影響著社會生活和現實歷史的形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不變的真理,當代中國人要以大力發展經濟為基礎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不解決溫飽問題就沒有辦法考慮精神建設,更無從談起人的全面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提高我國經濟水平,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這樣就可以讓人們從吃、穿、住、行等生存層面需求,逐步上升到興趣、愛好等精神層面的追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二)加強民主法制建設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是保障人權的有效途徑,人的全面發展需要人權的保障。人首先應實現自我保護、自我發展,然后再進行全面發展。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途徑。民主法制建設能夠為人的全面發展構建形成一個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而民主法制建設應以人權人格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民族法制建設和人的全面發展是雙向構建的過程,是共同發展體。
(三)重視文化建設
文化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最高目標、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堅持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道路必須重視起文化建設,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視文化建設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使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均衡發展。另外,重視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為人的全面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可以看出,重視文化建設是當代中國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四)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一個國家的強國之路,興國之路。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始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當代中國要踐行人的全面發展,必須持續堅持發展教育事業。人的發展受天賦影響、受后天教育程度的影響,后天教育是彌補天賦不足的重要手段。無論對于個人、社會還是一個國家教育都是極其重要的事情,堅定不移的持續發展教育事業,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早日實現。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學習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思想都有極大的發展意義及實用價值。人的全面發展思想,一方面,有利于個人的全面發展,使其物質世界與精神境界相統一。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有利于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幫助國家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為一個國家的人權建設提供理論依據。當代中國,正需要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思想作為發展理論,有利于我國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國家。
參考文獻:
[1]劉景軍,楊永超,趙晶飛.基于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的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研究[J].理論觀察,2019(9):29-31.
[2]許昌盛,王洪飛.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對當代教育的啟示研究[J].世紀橋,2019(8):84-86.
[3]陳紅,孫雯.生態人:人的全面發展的當代闡釋[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6):110-115.
[4]朱進進.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3(2):125-131.
[5]龍曉燕.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5):194-196.
[6]張曉丹.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下高校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淺析[J].才智,201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