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
摘? ? 要: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景觀設計已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造型植物的選擇是設計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現代園林時,園林植物的設計必須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結合。通過各種藝術學科的融合,可以實現現代園林設計的和諧與創新。植物園林綠化的設計和建造在園林設計中非常重要,因為園林綠化不僅為城市建設賦予了生命力,而且有效地擴展了建筑物的內容和功能,分析了植物美化的效果和有關技術。
關鍵詞:造型植物;園林景觀;配置;應用
1?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衍生出一些環境污染的問題,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而園林植物對于減少污染,改善生態環境,創造宜居城市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園林植物是城市園林建設的主體,具有降低噪音、凈化空氣和美化環境等作用。隨著城市園林建設要求越來越高,園林植物配置顯得越來越重要,園林植物配置是通過園林設計賦予園林綠地以靈魂,使其成為一個具有靈性的的藝術空間。合理、科學地進行園林植物配置,不僅可以提高生態功能,而且能與文化、環境和藝術等功能有效地結合,發揮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 園林植物的藝術特征
園林植物的藝術特征為三個方面:藝術多樣性、自然和工作的完整性以及個人和群體的完整性。一方面,關于藝術效果的可變性,植物景觀比建筑景觀更加明顯,其中最明顯的動態變化效果是最顯著的外形特征。比如植物在形狀、顏色等方面表現出顯著差異。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植物會根據季節和氣候的不同而產生一定的變化。植物的這種規律性具有動態變化的特征,使其作為景觀更加豐富多彩。因此,在植物景觀設計中,有必要學習植物變化規律。另一方面,需要將自然與人類創造相結合,使植物景觀將生命力與景觀設計融為一體。但人工設計無法完全模擬植物的顏色和形狀。第三點,植物景觀是人工加工的藝術品。通過人為因素的干預,植物可以按照自然和人為因素相結合的規定進行生長,從而使植物能夠保持其自然生長狀態并消除景觀的人為痕跡。第四點,在個體和群體的包容性中,景觀植物的類型可以與群體和個體結合,并且通過結合景觀植物,可以表現出更好的視覺效果。
3? 我國園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外來植物的盲目引進,鄉土植物的少量使用。在城市景觀建設中,將植物分為三六九等,為了追求所謂的綠化檔次,盲目引進與推廣外來植物,不重視使用鄉土植物,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植物的使用原則。鄉土植物是經過長期的自然淘汰和競爭而生存下來,比較適應本地區的環境,具有成活率高、抗逆性強、管理粗放、可觀賞性強、養護成本低等特點,還能體現地方特色。而外來植物的盲目引進,它對人、財、物的大量消耗,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馴化和適應過程,在短期內很難取得預期的景觀效果,同時,外來物種還有可能引起外來物種侵入,破壞生態平衡。其次是對植物生態學特性和生物學特性重視不足。城市綠化配置時常常忽略了對植物生態學特性和生物學特性的了解,忽視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等重要因素,導致樹種選擇不當,植物成活率降低和長勢減弱,直接影響綠化效果。
4? 造型植物在園林景觀配置中的應用
4.1? 園林設計中植物的選擇
造型植物在園林景觀配置中的應用之一是園林設計中植物的選擇。基于園林綠化的基本概念,需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園林綠化植物,還要滿足生態環境的需求和審美需求。因此,園林設計中植物的選擇十分重要。在設計美化環境時,必須嚴格控制植物品種的選擇,以避免由于植物品種選擇不當而導致的不適當情況。引入北部和南部相結合的方法減少了植物的生存并浪費了人力資源。另外,必須選擇一些易于生長且高度抗污染的植物,以使植物景觀的價值和生態環境的環境價值達到最大化。在污染嚴重的地區,需要著重于引進具有強大防污性能的植物,同時結合當地條件以在景觀設計過程中保護原始的生態環境。植物的選擇需要在貼近生態結構的前提下,這樣的條件會使設計貼近大自然。
4.2? 植物的科學組成
造型植物在園林景觀配置中的應用之二是植物的科學組成。植物美化過程結合了美學的基本原理,充分融合了各種類型的植物。我們需要特別關注園林綠化的實際需求,并有效地以顏色體現不同植物的功能。我們需要通過園林設計創造出完美的景觀。由于不同的植物會因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相同的景觀之間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選擇植物時(例如開花植物的開花期),有必要將它們與植物季節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美化是基于時間序列的,可以使您獲得適合不同季節特征的景觀。在植物的景觀設計過程中,必須將植物與植物本身的藝術概念相關聯,并根據不同植物景觀的性能來確定它們放置的位置。通過園林設計可以大大增強景觀的藝術魅力,還可以使人們體驗自然之美。
4.3? 植物光影藝術空間應用
造型植物在園林景觀配置中的應用之三是植物光影藝術空間應用。運用植物光影美學可以創造空間的節奏和韻律、界定空間、豐富空間層次、創造情景意境等。利用植物光影的多變性,使植物光影進行強烈的明暗對比,創造先抑后揚的視覺感受與心理暗示,以此來設計空間節奏。在空間邊緣使用植物的疏影或在1棵孤植樹下設置樹池等,陽光照射之下,樹影有界定空間的作用。使用植物光影的虛實、色彩豐富空間層次,將植物置于水邊,倒影水中的色彩增加空間縱深的感受。某個特定的時段在空間中使用植物的光影,可以創造不同的意境,如清晨、黃昏,清晨朝氣蓬勃以及黃昏落日溫暖的氛圍。運用植物光影造景,把對光影美學的運用價值達到最高,創造豐富多彩的空間體驗。
4.4? 植物光影與水體搭配造景
造型植物在園林景觀配置中的應用之四是植物光影與水體搭配造景。白天陽光灑下,呈現的是植物自然的色彩。夜間植物搭配可控的現代冷暖燈光設計,呈現植物的質感和燈光的色彩融合,更好地體現空間的層次和意境。與植物生長至關重要的水體,也可以給園林空間帶來靈動、清爽涼快。自古就有詩句對植物疏影與水體形成的意境進行吟誦,體會詩畫的情趣。如宋代林逋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夕陽余暉與月同在時,梅影稀疏與水中倒影相輝映的構景之美。宋代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寫六月時荷花美景盛開于西湖,有光照射的水中荷花碧影顯得格外嬌艷。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描述春日漁人在桃花林中游船一路往下,其間落英繽紛。花影中的詩意寫著繁花飄落于水面,淡粉色的倒影與之映襯。植物倒影波光粼粼的水中,使得水體色彩發生變化,有增加景深、意境蘊含的作用,令人遐想無限。植物在水中的倒影形成“虛”景,可以豐富光影藝術形式和空間的層次。在植物的選擇上,多選擇色彩季相變化豐富或枝干形狀親水的植物。游人可觀賞水中倒影的景象,產生意境聯想寧靜美好的氛圍。
5? 結語
總之,隨著園林設計和園林技術的不斷應用,人們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活品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想促進園林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則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科學的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園林景觀的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吳國芳.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J].甘肅農業,2019(9):74~75.
[2] 馬燕,李玉石.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探究[J].農業與技術,2019(2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