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 周敏


[摘要]目的:探討積極護理元素對年輕女性燒傷瘢痕整形患者焦慮及美容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筆者醫院2018年5月-8月收治的100例女性燒傷瘢痕整形患者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2018年9月-12月收治的100例女性燒傷瘢痕整形患者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積極護理元素。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水平、體象障礙水平、恢復時間以及美容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干預后的焦慮評分、體象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滲出時間、疼痛患者緩解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瘢痕整形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積極護理元素能夠緩解年輕女性瘢痕整形患者的焦慮情緒,降低體象障礙水平,促進創面愈合,提升就醫體驗。
[關鍵詞]積極護理元素;年輕女性;燒傷瘢痕整形;焦慮;美容效果;體象障礙
[中圖分類號]R473.6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0)05-016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ctive nursing elements on anxiety and cosmetic effect of young female patients with burn scar plastic surgery. Methods ?100 cases of young female patients with scar plastic surge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to August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y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100 cases of young female patients with scar plastic surge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y were given active nursing element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of anxiety level, body image disorder level, recovery time and cosmetic satisfaction.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anxiety score and the body image disorder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udation time, pain relief time and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scar plastic surger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tive nursing elements can alleviate the anxiety of young female patients with burn scar plastic surgery, reduce the level of body image disorder, promote wound healing, and enhance med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 active care of primitive; young female; burn scar plastic surgery; anxiety; cosmetic result; body image disorder
流行病學顯示[1],青壯年是燒傷的高發人群,其中女性占35%。燒傷大多由意外事故引起,可導致患者體貌受損,引起患者生理和心理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2]。年輕女性對體貌的關注度更高,在面對瘢痕整形這種持久而復雜的治療時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這種負性情緒增加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心理壓力,這對患者的身體機能、內分泌等因素會產生影響[3],不利于治療的結果和轉歸。對于女性燒傷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更應該關注其心理特點及變化。積極護理元素是為了達到護理目標將獲得臨床實證支持的積極護理元素加以有效整合的一種護理模式[4-5]。現選取筆者醫院2018年5月-12月收治的200例女性燒傷瘢痕整形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積極護理元素的實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筆者醫院2018年5月-8月收治的100例女性燒傷瘢痕整形患者為對照組,2018年9月-12月收治的100例女性燒傷瘢痕整形患者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符合《燒傷外科學臨床診療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5],燒傷深度Ⅱ~Ⅲ度;②年齡≥18歲;③瘢痕攣縮需要整形;④均自愿接受本研究且臨床資料完整;⑤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⑥患者意識清楚、認知能力正常,能完成問卷調查。排除標準:①酗酒、藥物濫用病史;②合并有腦部病變;③既往有心理、精神疾病者或溝通障礙;④合并有危及生命的其他疾病;⑤正在服用抗焦慮藥或抗抑郁藥物或接受其他心理治療;⑥因創傷導致的肢體殘疾者。對照組:年齡(32.56±6.62)歲;燒傷瘢痕面積(12.9±3.5)%;燒傷原因:火焰42例,化學38例,熱液20例;燒傷部位:面頸部42例,手部35例,肘部及其他23例。觀察組:年齡(31.74±7.13)歲;燒傷瘢痕面積(12.4±2.9)%;燒傷原因:火焰40例,化學37例,熱液23例;燒傷部位:面頸部41例,手部29例,肘部及其他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燒傷瘢痕切除后應用滾皮刀進行自體全厚皮片移植修復畸形,皮片取自大腿前內側,供皮區皮膚無潰瘍、無瘢痕、無痣及皮疹。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積極護理元素,內容如下:
1.2.1 常規護理:①術前護理:責任護士講解瘢痕整形的相關知識,介紹手術過程及注意事項。術前給予飲食指導、活動指導,術前7d禁止吸煙。做好皮膚清潔;②術后護理:觀察術區有無滲液、滲血、感染,觀察患肢末梢血運,觀察包扎敷料是否存在松脫、移位。術后供皮區敷料每日更換1次,告知患者禁止抓撓手術區,避免感染、破潰。遵醫囑指導患者擺放患肢,避免血液供應和皮片成活受到影響。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指導患者活動,實施康復鍛煉,避免關節攣縮。
1.2.2 積極護理元素:①尋找積極元素:以循證醫學理念為指導,組成積極護理元素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全體護士為組員。以減輕女性燒傷瘢痕整形患者的焦慮及提高整形效果為目標,查詢文獻、總結護理經驗,對各項措施進行證據評價,從中篩選出有益的護理因素;②積極元素干預:a.信息支持:治療前采用一對一方式,介紹病房環境、作息時間及生活制度,結合資料詳細講解整形治療方案、日常安排、注意事項等,采用動畫視頻播放的形式向患者演示治療流程(可讓患者自主關注微信公眾號,進行視頻學習),增加患者對治療的認知,減輕治療的不確定感,時間為10~20min。術前向患者介紹主治醫師的資質、治療優勢、手術的可靠性以及先進的治療設備,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時間為10~15min。于每日巡視時告知患者觀看微信公眾號中有關燒傷基礎知識、治療、預后轉歸、整形知識、自我照護技能等知識,增加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b.正性心理:術前及時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多引導、多關心、多安慰,幫助其樹立積極樂觀心態,正視現實。尤其是顏面部整形的患者精神壓力可能大大高于其他部位患者,這可能與患者顏面受損,不愿意與他人交往,難以從事正常的社會活動有關[6],應適當增加對該類患者心理干預的次數。增加其社會支持度:從醫護人員的角度,鼓勵家屬多關心患者,參與患者的護理,保持良好的家庭功能狀態。為患者介紹同類患者康復的經驗,多鼓勵同病種患者之間加強交流,發揮同伴效應,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的意愿指導患者學會1~2種自我情緒的調節方法,如放松訓練、注意力療法、信心療法、對癥配樂聯合意象療法等,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治療帶來的疲乏;c.紅外線照射:采用紅外線照射供皮區皮膚,功率40~60W。采取半暴露的方式,僅留供皮區的凡士林紗布,距離40~60cm,垂直于需照射的部位上方,溫度適宜,避免灼傷皮膚。照射期間加強巡視,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夜間用燈罩遮光,妥善固定以防影響患者睡眠;d.減痛護理:供皮區敷料采用美皮康覆蓋后繃帶簡單包扎固定,換藥過程中可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等,增加患者的愉悅感,減輕其對創面疼痛的注意力。
1.3 觀察指標
1.3.1 焦慮水平: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于患者治療前、出院前進行評價,SAS量表由Zung于1971年編制,包含20個條目,每個條目4級評分(1~4分),SAS評分≥50分為有焦慮。中國常模結果顯示,輕度焦慮的評分范圍50~59分,中度焦慮為60~69分,重度焦慮為70分及其及以上。該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為0.791。
1.3.2 體象障礙水平:采用體象障礙自評量表(Body image rating scale,BIRS)[8]于患者治療前、出院前進行評價,該量表由魯光龍等編制,包括體貌認知、情緒受損度、自感缺陷度等8個條目,每個條目4級評分(1~4分),總分24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對體象認知的偏離度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α系數為0.813。
1.3.3 恢復時間[9]:統計兩組患者滲出時間(最內層敷料完全干燥且無血漬浸透的天數)、疼痛患者緩解時間(采用疼痛數字評分法,評分0~10分,評分降至0~2分的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創面無疼痛、無滲出、與敷料無粘連、最內層敷料自然脫落)。
1.3.4 并發癥:統計患者感染、皮瓣或皮片壞死、關節攣縮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3.5 整形滿意度:于出院前調查患者的整形滿意度,包括整形效果、供皮區皮膚愈合情況、功能活動情況等內容功能20個條目,每個條目5級評分(0~5分),滿分100分,得分越高整形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 20.0,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的比較獨立樣本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焦慮水平及體象障礙情況比較:兩組干預前焦慮水平及體象障礙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焦慮評分及體象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恢復時間、并發癥、整形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滲出時間、疼痛患者緩解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瘢痕整形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燒傷是由熱力造成的組織傷害,可導致患者肢體功能障礙、形象受損,其中瘢痕形成是影響美容的主要因素。瘢痕整形手術是為了減輕或消除瘢痕攣縮引起的功能障礙,全部或部分恢復患者容貌外觀缺損而進行的治療措施[10]。目前,我國稍早期瘢痕整形治療已經較為成熟。但整形對于患者來說是一個應激源,尤其因燒傷、感染、創傷等進行整形的患者,會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燒傷瘢痕整形手術患者是負性情緒的高危人群,該類患者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損傷,心理上較為復雜。許雅麗等研究報道[11],顏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的焦慮、抑郁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如何緩解年輕女性燒傷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治療的順利進行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常規護理相比,積極護理元素能夠顯著降低患者的SAS、BIRS評分(P<0.05)。女性較男性而言,情感細膩,而且對體象的關注度也較高。燒傷后可產生焦慮、恐懼、悲傷等心理反應。在找尋積極元素時,充分重視心理因素在女性燒傷瘢痕整形中的作用,首先對患者進行了信息支持,對疾病的不確定性是導致患者發生焦慮、影響康復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信息支持,增強了患者對整形手術治療的認知,矯正患者對燒傷的不良后果的想象及不良行為的產生[12],不僅讓患者逐漸接受現實,而且也能夠對整形結果有一個正確的心理預期。微信公眾號的應用更增加了健康教育的便捷性。另外,充分激發患者的正性心理,通過心理學干預手段、人文關懷,糾正患者對體貌認知的偏離度,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傳授心理調節方法,幫助患者克服焦慮情緒。同時應該將患者的配偶及家庭納入到干預中來,鼓勵其多關心、理解患者,增加患者的社會支持度,這也有利于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緩解焦慮情緒。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與常規護理相比,積極護理元素能夠縮短滲出時間、疼痛患者緩解時間、創面愈合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高瘢痕整形滿意度(P<0.05)。燒傷瘢痕整形的患者在換藥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這種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原麗的研究顯示[13],疼痛管理不僅能減少燒傷患者的換藥時的疼痛程度,而且能夠減輕患者的焦慮程度。本研究實施積極護理元素干預,在換藥過程中播放音樂,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安靜、鎮定的作用。同時將常規換藥的敷料采用美皮康替換,可以在傷口表面形成一種網狀凝膠,吸收創面的滲液,有利于血管上皮細胞再生及組織修復。同時美皮康粘貼后可與皮膚形成閉合的環境,加速傷口愈合,減輕傷口疼痛。魏霞的研究證實[14],美皮康在修復燒傷整形患者植皮供皮區的創面愈合中效果好于傳統凡士林敷料。此外,紅外線是一種常見的物理療法,能夠通過共振、共鳴吸收及分子間形成的熱反應,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性物質的吸收,而且還具有鎮痛作用,能夠顯著降低感覺神經的興奮性,感染痛閾。夏子晴的研究報道顯示[15],紅外線的應用能夠顯著促進瘢痕整形患者供皮區的皮膚愈合。以上兩項積極元素的應用顯著減輕了患者的疼痛、促進了創面滲液的吸收、加速了創面的愈合。而恢復時間的縮短,負性心理的緩解以及對體貌偏離度的降低都會增加患者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積極護理元素能夠緩解年輕女性瘢痕整形患者的焦慮情緒,降低體象障礙水平,促進創面愈合,提升就醫體驗。
[參考文獻]
[1]薛喜娟,吳春暉,馬惠珍,等.銀川市5 586例燒傷住院患者燒傷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22):3338-3341.
[2]楊麗,楊安芳.住院燒傷患者焦慮與抑郁癥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24(6):46-49.
[3]張靜.分段式積極護理元素整合干預法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2):22-24.
[4] 劉輝霞,卜平元.采用積極護理元素綜合干預法在燒傷后瘢痕瘙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2):133-135.
[5]中國醫師協會燒傷科醫師分會.燒傷外科學臨床診療指南·創面處理分冊[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6-28.
[6] 蒲曉華,邱和江,龔會嵐,等.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面部燒傷患者瘢痕控制效果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8,20(3):554-555.
[7]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
[8]魯龍光,陳圖農,陳建國,等.體象障礙自評量表的初步制定[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5):299-302.
[9]汪柳.燒傷后瘢痕整形患者的護理方法及效果研究[J].中國醫療美容,2016,6(6):72-73.
[10]王偉鵬.中重度燒傷早期整形修復對患者瘢痕增生預防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8,45(16):76-78.
[11]許雅麗,胡平成,崔虹艷,等.某醫院顏面部瘢痕整形患者焦慮抑郁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25(33):79-83.
[12]華英,吐遜阿依·哈斯木,張怡,等.認知行為干預對年輕女性燒傷瘢痕整形患者的影響[J].中國臨床護理,2018,10(2):126-129.
[13]原麗.燒傷患者疼痛管理的應用分析[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19,31(2):123-126.
[14]魏霞.美皮康在燒傷整形植皮供皮區的應用觀察及對供皮區的護理干預[J].中國美容醫學,2017,26(4):117-118.
[15]夏子晴.紅外線輔助治療在瘢痕整形患者中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21):75-76.
[收稿日期]2019-06-28
本文引用格式:趙娟,周敏,吳直惠,等.積極護理元素對年輕女性燒傷瘢痕整形患者焦慮及美容效果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5):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