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英
【摘要】 結核病(TB)是一種感染結核分枝桿菌(MTB)所致的傳染性疾病, 我國疫情尤為嚴重, 尤其是在當前各地人口流動頻繁的情況下, 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愈發艱巨。為了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 我國應完善結核病防治完善法律法規, 大力建設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 健全結核病病例診斷、跟蹤記錄機制, 規范傳染性肺結核患者的治療與管理。
【關鍵詞】 流動人口;結核病;預防控制;存在問題;對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85
結核病是一種全球范圍內常見的傳染性疾病, 其致病菌為結核分枝桿菌。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統計, 當前全球范圍內感染結核菌者有20億, 活動性結核患者有1300萬, 在2015年, 結核病新發患者達960萬, 死亡例數達150萬, 死亡率高達15.63%, 而在我國結核病患者占比高居第二, 每年患病例數約為141萬[1]。這一疾病是我國醫療安全工作中的一大挑戰, 近些年來, 我國經濟高速發展, 各個區域的人口流動增加, 不同地區的人頻繁接觸, 使得結核病的傳播速度增加, 疾病在全國范圍內擴散的風險增加, 加強對于流動人口結核病的預防控制, 成為當前結核病防控中的重要內容。
1 結核病防控形勢分析
結核病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嚴重危害居民健康的重大傳染病之一, 我國疫情尤為嚴重, 位于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行列。2000年, 我國展開全國第四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 結果顯示:結核桿菌總耐藥率為27.8%, 其中初治涂陽患者菌株的耐藥率、獲得性耐藥率分別為18.6%、46.5%, 結核桿菌耐多藥率為10.7%, 其中初治涂陽患者菌株的耐多藥率、獲得性耐多藥率分別為7.6%、17.1%[2]。2010年, 我國展開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 結果顯示:我國≥15 歲群體活動性肺結核病發生率為459 /10 萬, 每年新增病例90萬, 死亡例數13萬, 結核分枝桿菌對一線抗結核藥物、二線抗結核藥物的耐藥率分別為36.8%、24.6%, 總耐多藥率為6.8%, 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總體估算我國有耐多藥肺結核病例33.9萬, 廣泛耐藥病例0.5萬[3]。
從2001年起, 我國政府對于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就比較重視, 當年衛生部(現衛健委)、國家計委、財政部聯合下發《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年)》,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在之后的10年里, 我國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投入了 83.6 億元, 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成功建立起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結核病監測系統, 實現了醫療機構與結核病防治機構對于結核病的協同防治, 有關于結核病的報告、轉診和追蹤制度更為完善, 結核病病例發現水平有效提高。而且,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 流行病學調查效率提升, 結核病病情監測與評估效能提升, 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信息化水平明顯提升。與此同時, 政府與結核病防治機構聯合展開健康宣教, 居民結核病防治知識掌握度顯著提升, 整體疫情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報告顯示這些年共發現并管理的結核病病例427萬, 治療成功率>85%, 結核病發病率、死亡率明顯下降。據調查, 在2001~2010年間, 涂陽肺結核患病率降低60.9%, 菌陽肺結核患病率降低44.9%, “十二五”規劃目標基本實現, 中國政府完成了向國際承諾的結核病階段性控制目標, 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等的認可與表揚[4]。
2 流動人口結核病預防控制對策分析
雖然說, 在醫療衛生行業人員的努力下, 我國結核病死亡率顯著降低, 但結核病防治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由于人數的增長, 再加上結核菌感染率、結核病發生率并不低, 我國結核病病例持續增加, 且致病菌耐藥性增加, 致死率仍然是比較高的, 而且, 由于各地人口流動頻繁, 疫情難以控制, 結核分枝桿菌/ 艾滋病病毒雙重感染病例持續增加。現階段, 是我國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攻堅時期, 結核病病例發現難、管理難、追蹤難、治療不規范等問題依然存在, 再加上耐多藥結核病、結核病與艾滋病雙重感染、流動人群等的挑戰, 任務依然十分艱巨。要想實現《“十三五”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中提出的目標, 到2020年全國肺結核發生率降低至58/10萬之下, 2035年結核病死亡例數降低95%, 發病率降低90%, 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5]。
2. 1 完善法律法規, 規范結核病防治工作 結核病是全人類的公敵, 為了保障人民權益, 各國紛紛立法, 以規范結核病防治工作, 比如說美國出臺的《艾滋病與結核病救助法案》、俄羅斯出臺的《俄羅斯防止結核病擴散法》、日本出臺的《結核預防法》、韓國出臺的《韓國結核病防治法》, 我國也應該完善結核病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 明確各級人民政府在結核病預防控制中的主導地位, 將這項工作納入民生建設范疇, 從而確保政府在相關工作的資金投入, 推動新型防治理念及技術的引入, 全面提升結核病防控水平。衛健委作為結核病防治的主管部門, 應該成立結核病控制科, 基于工作需求完善專業人員配置, 負責對各級醫療衛生結構結核病防治工作的管理、評價、監管工作, 提升結核病病例報告、轉診、追蹤、治療的規范化程度。
2. 2 完善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建設 我國結核病疫情嚴重, 為了提升防控力度, 應該設立專職的結核病防治機構, 讓這一專業結構專門負責結核病疫情監測工作, 基于各地疫情作出合理決策, 與結核病病例直接接觸, 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負責病例治療期間的管理及轉診追蹤工作, 展開健康宣教工作。可以說, 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責任大, 工作任務重, 為了保障工作質量, 應完善人資、物資配置, 明確各級結構的人員編制、數量、崗位劃分、能力要求、薪資待遇等, 提高素質團隊, 來確保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有效執行。1992年, 美國紐約出現結核病患者3755例, 紐約市衛生署為控制疫情, 招聘大量防治人員, 高峰期防治人員與患者之比例達到1∶5, 2015年, 紐約市新發病病例達到歷史最低, 僅有577例, 如今仍然雇傭了200多位防治人員, 防治人員與患者比例為1∶3, 由此可見, 專業人員對于結核病疫情的控制是有著顯著效果的[6]。
2. 3 健全結核病病例診斷、跟蹤記錄機制 在各個地區, 尤其是北京、廣州、深圳等人口流動大的城市, 應該指定醫療結構來負責肺結核患者的診斷、治療與管理工作, 詳細記錄患者就診信息, 將患者病例信息與個人身份綁定, 實現對于結核病病例的動態追蹤。定點醫療機構應該有足夠高的醫療水平, 具備進行結核病痰涂片檢測、痰培養檢測、結核病分子生物學診斷的能力, 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應具備藥敏試驗、菌種鑒定能力。這項舉措十分關鍵, 因為很多結核病患者在綜合醫院, 都因為診斷、轉診、歸口管理不及時, 無法得到正規、及時的治療, 2000年第四次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綜合醫院中有87%肺結核患者未能轉診, 80%病例信息未得到記錄, 2010 年第五次全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 確診后的結核病患者僅有72.3%進行了網絡報告, 結防機構報告了高達 91.7%, 專科醫院達81.8%, 而其他醫療機構則低于60%, 鄉鎮醫院僅有28.6%[7]。因此, 各界醫療衛生結構應提升結核病防控意識, 如若發現咳嗽、咳痰>2周, 合并有痰中帶血等肺結核疑似病例, 需轉診至當地定點醫療機構, 接受規范診治, 并及時報告。
2. 4 規范傳染性肺結核患者的治療與管理 規范肺結核患者, 尤其是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合并艾滋病雙重感染患者的治療與管理, 經濟條件好的區域, 可以試行傳染性肺結核患者住院治療制度, 將傳染期內的結核病例與社區、家庭隔離開來, 并加強院內交叉感染防控。患者出院后, 需在門診進行登記, 并且將患者的個案信息錄入結核病電子登記報告系統中, 重點標記患者是否有傳染性, 各級醫療結構、結核病防治機構能夠獲取患者的病歷信息, 同時根據患者的出行記錄明確患者所在地區, 加強監控。與此同時, 應該做好隨訪服務, 深入社區展開結核病防治健康宣教, 讓結核病病例、家屬知悉結核病的基本知識、病程進展、治療方式及預期療效, 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與社會責任心, 做好隔離措施, 盡量減少疾病的傳播。
3 討論
現階段, 結核病這種全球性傳染性疾病已成為人類十大死因之一, 因其而死的患者例數已經遠遠超過艾滋病、瘧疾等。我國是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 根據《中國結核病年鑒(2016)》顯示, 我國結核病疫情顯現出感染人數多、患者人數多、新發患者多、死亡人數多、農村患者多、耐藥患者多的特征, 形勢嚴峻[8]。而且, 當今社會交通方便, 各地的人員、物資流通頻率增大, 在流動人口中, 結核病傳播風險增大, 這一疾病的預防控制難度增加。在這種情況下, 政府部門應該與結核病防控機構通力合作, 加強對于流動人口結核病的監控, 從整體上控制的疾病的傳播和擴散, 同時, 加快對于結核病預防和控制手段的研究, 切實提升防控效率, 為人們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張勝男, 徐潔, 葉海明, 等. 深圳市福田區“四位一體、三師共管”學校結核病管理模式構建與實踐研究. 實用預防醫學, 2019, 26(12):1534-1537.
[2] 賴靜文. 上海市和深圳市不同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模式下的工作成效分析. 結核病與肺部健康雜志, 2019, 8(1):24-28.
[3] 龐艷, 吳成果, 劉英, 等. 重慶市2017年學校結核病聚集性疫情處置分析. 中國熱帶醫學, 2019, 19(1):97-99.
[4] 劉盛元, 譚衛國, 楊亞蕊, 等. 重視信息化技術應用促進結核病防治工作. 結核病與肺部健康雜志, 2018, 7(1):3-8.
[5] 何燕, 薛秒, 王珊珊, 等. 精細化護理干預及多學科協作對住院結核患者外出檢查口罩佩戴依從性的影響.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8, 17(8):717-719.
[6] 邱瑾, 水晶, 陳磊, 等. 2014—2016年上海地區出入境人員肺結核檢出情況分析. 中國國境衛生檢疫雜志, 2018, 41(2):117-120.
[7] 蒯文和, 肖慧霞, 陸敬儒, 等.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在鹽池、海原縣結核病控制中應用模式的探索評價. 寧夏醫學雜志, 2017, 39(10):953-955.
[8] 陳俊虎, 曾今誠, 王濤, 等. DOTS策略下廣東省結核病患者發現及登記管理的定性分析. 結核病與肺部健康雜志, 2017, 6(4):332-335.
[收稿日期: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