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立峰
“投資加碼”+ “減稅降費”,科技的基本面有望得到提振。
創業板改革是2020年資本市場改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此次寫在中央政府工作報告,表明其勢在必行,預計創業板實施注冊制的文件及具體實施、深交所接受創業板IPO申報等將在最近陸續落實。本次全方位推進市場化制度改革,大幅激發創新企業活力。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擴大有效投資,專項債與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將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其中新基建為主要投資方向。此外,“報告”中也提到要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也將有效改善科技企業資產負債表。線上線下齊發力,消費恢復彈性也值得期待。針對疫情對消費的沖擊,“報告”也指出要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著力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同時在重點支持的新業態中也加入了電商網購與在線服務,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
5月23日凌晨,富時羅素公布了富時GIES指數6月的季度變化情況。根據調整,浙商銀行和渝農銀行兩只A股被納入大盤股,未剔除A股股票。富時羅素還決定按計劃將A股納入因子從17.5%提升至25%。該變動將于6月22日開盤前正式生效,富時羅素“納A”第一階段即將完成。
2020年外資仍將持續凈流入,其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4000億元人民幣,理由有三。第一,中國疫情可控、復工有序,A股估值和證券化率都明顯低于美股。第二,從外資流向來看,中國歷年外資流入A股規模正在不斷上升,從2015年的約800億元人民幣飆升至2019年的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第三,考慮到境外資金在A股持股比例水平仍然中國不高(3%),尚處于加倉階段,參考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納入MSCI的進程,未來十年A股外資有望持續加速凈流入。再者,國家政策方面,近兩個月以來,國家接連出臺政策放開境外投資者的額度限制,金融市場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吸引更多外資入場。4月1日,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取消。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進一步落地并細化取消QFII和RQFII投資額度限制相關的政策,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金融市場。5月22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明,國家將大幅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允許更多領域實施外資獨資經營,加大吸引外資入駐力度。國家政策的扶持將引導更多外資入場,未來幾年,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將大幅加快。
從“兩會”內容來看,政府延續了近年來淡化經濟增長指標的思路,對經濟下滑的容忍度有所提升。調結構、促產業優化、貨幣邊際寬松與促進科技創新、推進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提升消費增長等是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看點。近期A股有所調整,更多的是正?;卣{。另外,近期國際關系等事件對A股、港股情緒上的沖擊尚存,但最終還是有很多好股票不斷創出新高。
地緣政治等事件短期內對投資者風險偏好產生了擾動,但當前所處的貨幣環境、財政政策仍處于蜜月期。流動性寬松,全球資產配置荒仍是當下主基調。此外,富時羅素納 A 權重的提升,也將給資本市場帶來增量的長期資金。由此,預計A股短暫調整后,會重回結構行情。
行業配置上,建議投資者重點圍繞消費、科技兩大領域。看好受益于“擴內需”的消費,尤其是具備一定必需消費品屬性的醫藥生物、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等行業;另一方面,建議投資者布局受益于技術進步以及國家戰略資源投入的科技創新板塊,如電子、電氣設備、計算機、通信等板塊。主題投資上,建議適當關注衛星互聯網、湖北等區域經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