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月
摘 要:對于工業與民用建筑而言,其在使用功能和建筑高度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在設置給排水系統時,要結合建筑物的實際功能來進行設計,提高系統設計的合理性。本文主要具體分析工業與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工作存在的差異,主要從給水系統、排水系統以及消防系統這三個方面來論述差異性,并闡述各自的獨特性,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工業;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差異
給排水設計要結合可能出現的問題,科學合理地提高給排水系統的整體性能。給排水系統設計中需要加大對給排水管道設計方式、材料選擇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保證給排水設計方案的最優性。給排水設計要考慮全面和深入,要具有前瞻性思維,將給排水系統使用中的問題盡可能考慮全面,在設計中加強防范措施,提高建筑給排水系統質量。
1 給水系統
1.1給水水源
一般而言,民用建筑的給水水源主要來源于市政自來水,只有特殊的民用建筑才需要自備給水水源;而對于工業項目建筑而言,其會受到城市規劃和城市環境保護方面的影響,通常會設置在離城市較遠的郊區,考慮到周圍市政管網的情況以及用水成本,部分工業建筑需要結合建筑物的區域狀況,合理設置水井等自備水源。
1.2給水水質
對于民用建筑給水水質而言,其主要分為自來水、直飲水、軟水、中水、自備水這五個類型的水質。絕大部分民用建筑用水都來源于市政自來水供給,而二次加壓供水的系統,需要在水箱內部安裝消毒設備,這樣才能供給居民日常使用。而對于工業給排水設計而言,其設置內容較為復雜,需要根據各個生產工藝的要求進行明確的區分。
1.3給水分區
多層和低層民用建筑無須對給水設計進行分區,而高層和超高層建筑要利用分區式的方法來進行分壓給水工業建筑多為單層或多層,大部分無須進行二次加壓就能直接利用市政提供的自來水。而生產工藝用水一般要結合不同生產工藝的需求來進行加壓。
1.4供水系統
民用建筑供水系統多為上行下給或是下行上給。部分小區設有中水回用系統,則各衛生器具需按照水質的不同分別設置供水管網。
工業建筑中用水主要分為生活用水、生產用水、冷卻水等幾類。生活用水需采用市政水源或是滿足飲用水標準的自備水源;生產用水和冷卻水水質要求不高,可儲存于消防水池內,由各系統增壓泵加壓供給。由于廠區消防水池體量一般較大,將冷卻水回流至消防水池,可有效地降低回水的溫度,減少冷卻塔的能耗;此外,將生產用水、冷卻水儲存于消防水池內,還可以增加消防水池儲水的日常流動,減緩水質的惡化。
2.消防系統
2.1民用建筑消防系統
在民用建筑中,最常見的是室內消火栓系統、室外消火栓系統及自動噴淋系統;發電房、書庫等不宜用水滅火的部位,可采用水噴霧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等;在部分建筑中,中庭高度大于18m的部位,可采用自動消防炮滅火系統。通常情況下,單、多層及小高層建筑可依賴室內消防系統以及室外消防系統同時進行滅火,但高層或是超高層建筑則更多依賴于自身的室內消防系統進行滅火。因此在設計中,不僅需要滿足規范中對于消防水量、水壓的要求,還需注意各個消防設施的布置位置是否在火災時能方便取用,高層、超高層建筑需著重于室內消火栓及其他自動滅火系統的可靠性,以在火災時發揮最大的作用。
2.2工業建筑消防系統
在工業建筑中,常用的也是室內消火栓系統、室外消火栓系統及自動噴淋系統,但不同于民用建筑,在設計工業建筑的消防給水系統設計中,應結合各系統的水量、水壓要求以及設施布置要求,對各系統進行優化設計。
2.3其他
在消防系統的設計中,還應注意管道支架的設置問題。民用建筑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管道支架安裝位置充裕;工業建筑多為輕鋼結構,僅有立柱及鋼梁、檁條可固定支架,而柱間距往往大于管道支架的最大設置距離,因此需要在設計中與結構專業配合,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在立柱間增設槽鋼用以固定管道等。
3.排水系統
3.1民用建筑排水系統
民用建筑污水、廢水水質較為單一、穩定,在設計過程中要遵照當地市政主管部門的具體要求,對污水進行收集并排至附近市政污水管網,然后匯總至市政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但醫療廢水含放射性物質及傳染性病菌,在進入污水管網前需進行消毒處理;餐廳、廚房、機修間等廢水含油較高,需進行預處理;鍋爐廢水溫度較高,需設置降溫池降溫后方可排放。
小區雨水排水系統的設計,應該結合當地市政主管部門對于海綿城市的要求進行。充分利用綠色屋頂、下沉綠地、透水鋪裝、雨水調蓄池等設施,對雨水的年徑流總量進行控制。
3.2工業建筑排水系統
對于工業建筑而言,其在日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廢水水質較為復雜,排水量變化較大。因此,在對工業建筑進行排水系統設計時,要先對不同的污水、廢水進行分類并選擇選擇不同的處理工藝。無法達到排放標準的污、廢水需經過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方能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工業排水管道管材的選擇需根據廢水性質選擇。若廢水腐蝕性較強,可選擇防腐金屬管道或者塑料排水管;若廢水連續排水溫度大于40°,需采用金屬排水管或耐熱塑料排水管。
工業建筑屋面雨水多為檐溝外排水系統,由于屋面面積較大,可優先考慮虹吸排水系統,但設計時需注意天溝的尺寸是否滿足虹吸雨水斗安裝要求,且需要核對天溝下方構件是否影響雨水立管的安裝等。場地雨水一般采用明溝排水或是雨水口暗管排水。由于工業建筑粉塵及地面雜物較多,雨水口暗管排水不利于疏通,易造成堵塞導致排水不暢,因此工業建筑工藝設備區及原料堆場一般采用明溝排水,以便定期疏通,生活區及生產車間部分場地雨水可采用雨水口暗管排水。
結語
對于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而言,其在給排水設計過程中同時存在相似性和差異性。因此,相關企業在對一個工程進行給排水設計之前,要對建筑物的類型和用處進行綜合分析,同時還要綜合掌握給排水相關方面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為工程給排水設計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導依據。
參考文獻:
[1]鄭光榮,李立偉.淺談工業與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差異[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3):471.
[2]周天養.淺談石化與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差異[J].石化技術,2017(8):282.
(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