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瑤
摘 要:現如今,建筑規模愈來愈大,科學技術的發展也逐漸成熟,使得實現建筑行業的現代化發展已成為我國現代化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而BIM技術作為現代工程造價管理領域中出現的較為先進的一種技術手段,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能夠有效地提高工程造價管理的水平,并促進工程造價管理的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
引言
隨著建筑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工程造價預算的難度也逐漸提高,相應的造價管理難度也愈發提高。為此,相關人員可利用BIM技術來進行造價預算,以切實提高預算效果。通過這種方式的運用,工作人員可以實現對資源的科學配置,降低建筑的成本消耗,為企業的經濟效益提供保障。這對我國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1 BIM技術的應用特點
1.1 可視化
在過去,受限于技術條件的落后,設計人員僅能以手繪的方式完成圖紙的繪制,對圖中的建筑構件等常以線條等方式完成標明。但在圖紙的實際使用過程中,這種標明方式具有較強的抽象性,不利于施工人員確定部件的具體結構,對建筑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1]。而BIM技術的應用可以使設計人員從二維的角度構建立體圖形,使構件結構得以全面展示,有助于施工人員加強對構件鑄造方式的掌握。
1.2 模擬性
在對工程造價的全過程進行控制的過程中,BIM技術的應用使得工作人員可對具體的控制過程進行模擬,并根據不同的條件、環境等因素展開相應的造價模擬實驗,再根據實驗結果制定控制方案,以提高該方案與造價控制的契合度,促進控制效果的提高[2]。同時,BIM技術自帶了許多優化工具,造價人員通過對這些優化工具的應用,能夠對造價數據進行高效分析處理,從而對造價過程進行優化。例如,工作人員利用BIM技術對建筑物的物理性質及建筑參數等數據進行搜集,并據此制定完善的造價方案,以切實提高對建筑造價的優化效果。
1.3 可出圖性
隨著BIM技術在工程造價中的應用愈發廣泛,使得項目造價結果愈發精確,相應的建筑成本也得以有效降低,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以充分保障[3]。同時,有BIM技術具有可出圖性的特點,使得工作人員能夠利用該項技術自動生成施工圖紙,并切實提高圖紙內容的準確性,從而為施工活動的有序開展提供保障。
2 基于BIM的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
2.1 決策環節的造價控制
作為開展項目建設活動的基礎,決策環節對項目質量具有較為重要的決定作用。且在該環節中各項決策的制定還會對后續工程的施工效率與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由此,管理者需從這一環節開始注重對造價工作的控制。同時,為切實提高造價效果,造價人員可在這一環節進行投資估算,通過應用基于BIM模型建立的造價管理系統,對同類項目的造價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并將目標項目各部分的數據與分析結果進行對比,從而對目標項目的造價進行估算。隨后,造價人員再以估算結果為基礎,為決策人員制定項目決策與評估方案提供助力,這對后續設計工作的開展也有一定的貢獻,有助于提高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可行。此外,這一環節造價控制工作的開展也能為預算編制及成本管理等工作的開展作出重要的貢獻。
2.2 設計過程中的造價控制
在設計過程中,造價控制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設計概算與施工圖預算兩項,這不僅對工程質量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還能保障工程總造價的科學性,為項目建設的有序進行提供保障。且在當前的項目施工過程中,設計水平的高低對工程造價的結果有著直接的聯系,往往合理的設計方案能夠為工程檢核節約近一半的成本消耗。這使得設計環節的造價控制對項目整體的造價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當前大部分的項目建設中,許多施工單位會加強對設計環節的重視,并保證該環節的資金供應,以通過提高設計水平加強對造價控制的效果。而隨著BIM技術的應用,造價人員可通過限額設計的方式來進行造價控制。首先利用BIM 軟件中的設計模塊,對施工圖紙進行優化設計,并根據搜集的數據構建模型,使工程的造價信息得以清晰展示。隨后,造價人員在將其與限額設計的目標值進行比對,不但能使造價結果滿足限額要求,還能為后續的設計與預算編制過程提供數據支持。此外,在設計階段,造價人員還可以利用BIM技術進行虛擬碰撞檢查工作。如對圖紙進行審核,再將土建、給排水、采暖等模型融合指同一平臺中,利用BIM技術可視化的特性進行碰撞檢查,以發現設計方案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圖紙質量,避免設計變更事故的發生。這對強化造價控制效果、落實造價目標、實現對成本的有效節約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
2.3 招投標環節中的造價控制
現如今,招投標環節已成為建設企業選擇合作單位的主要方式,也保障了行業競爭的公平性,有助于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而在招投標環節中進行造價控制,不僅有利于提高對工程整體造價控制的效果,還能對后續的施工活動的開展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同時,由于合同價是決定造價結果的重要因素,而合同價的敲定還需要招標及投標兩個造價文件確定,這使得在編制文件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利用BIM技術來提高文件編制效果。首先,在編制招標文件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利用BIM軟件將原有的二維圖紙轉換為立體的建筑模型,再通過對系統數據的整合分析,以得出合理的報價結果;其次,在編制投標價文件的過程中,編制人員對BIM技術的應用差異主要在于投標者需根據相關數據完成BIM模型的構建,再根據模型對造價結果進行估算。隨后,將造價估算結果與招標單位給出的工程量清單進行認真比對,避免工程量的計算結果出現偏差,導致報價結果的合理性受到影響,進而使施工效益逐漸下滑。此外,在制定合同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也可以利用BIM 技術來進行,切實提高合同內容的嚴謹性,避免在后續的施工過程因合同問題引發糾紛,對工程施工造成影響。
結束語
在當前的工程造價過程中,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工作人員提高造價效果,并加強對施工全過程的造價控制,以保證造價結果的合理性。由此,本文對基于BIM的工程造價預算全過程控制進行分析,通過對BIM技術的應用特點進行研究,提出了該技術在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及招投標階段中的控制措施,以強化對造價過程的控制效果,為造價過程的有序推進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沈鵬,姜明映,張云虎.BIM技術在公路工程全過程造價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9,15(06):332-334.
[2]胡瑛,楊蕾穎.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中BIM技術的應用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8,45(24):3-4.
[3]明針.BIM技術在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的策略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32):31.
(江蘇建誠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