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竹清,馬海燕,龔 靜,鄭順林,2*,陳文紅,王曉琴
(1.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 農業農村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四川成都611130;2.農業農村部薯類作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成都久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500;3.寶興縣農業農村局,四川寶興625700)
馬鈴薯屬茄科一年生植物,以地下塊莖為食,是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我國是世界上馬鈴薯種植面積最大及總產最高的國家。隨著我國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實施,馬鈴薯已成為繼水稻、小麥和玉米后的又一主糧。馬鈴薯具有產量高、營養豐富、生產管理方便等特點,馬鈴薯作為主食可以改善人們的膳食結構,對提高飲食的營養和健康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馬鈴薯的生態適應性強,在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有種植,但生產中雜草危害是一個難題,在馬鈴薯生長期內雜草會與馬鈴薯激烈爭奪養分,嚴重影響馬鈴薯生長發育和后期產量形成。不同地區生態差異和種植制度的不同,田間雜草的發生規律也不同,在馬鈴薯生產上如何有效防控田間雜草滋生是提高馬鈴薯產量和品質的關鍵。馬鈴薯田間雜草分為禾本科類和闊葉類。禾本科類雜草以馬唐、狗尾巴草、看麥娘、馬齒莧、蓼等常見,闊葉類雜草以蒼耳、鐵莧菜、小薊等為常見。根據處理方式不同,可選用不同除草劑類型[1]。本文總結歸納了馬鈴薯主要除草劑的使用。
俗稱施田補,有效成分含量33%,劑型為乳油,屬于選擇性除草劑,對人畜低毒,防治旱地作物田間雜草效果顯著。在馬鈴薯生產上,于播種前或播后芽前進行土壤噴施,用33%的施田補3 000~4 500 ml/hm2兌水 600~900 kg 均勻噴施于土表,對田間禾本科雜草和部分闊葉雜草能有效防除[2]。經田間試驗,發現噴后結合使用黑膜覆蓋對雜草防治效果更為顯著(見表1)。

表1 播后芽前施用施田補田間雜草生長情況
別名:福特力,有效成分含量有24%和48%兩種類型,劑型為乳油,屬于選擇性除草劑,對人畜低毒。馬鈴薯播后苗前施用,可選用48%氟樂靈乳油1 500~2 250 ml/hm2兌水 525~675 kg 均勻噴施土表,隨后覆膜。對豬殃殃、馬齒莧、繁縷等闊葉雜草和一年生禾本科雜草防治效果較好,但對宿根雜草和大粒種子的闊葉雜草效果差,甚至無效。此外,氟樂靈容易光解失效,所以施藥時田間土壤整地盡量要細,播前施藥后應立即拌土。
有效成分含量有25%和50%兩種類型,劑型為可濕性粉劑,屬于取代脲類芽前除草劑,選擇性較差,但觸殺作用強。在馬鈴薯生產上,播后苗前可選擇50%利谷隆可濕性粉劑300 ml 兌水60 kg 均勻噴施于土壤表層,對禾本科雜草和大部分雙子葉雜草防治效率達97%[2]。但對有機質含量過高或過低的土壤要慎用。
俗稱果爾,有效成分含量24%,劑型為乳油,屬于選擇性除草劑,觸殺作用強,對人畜低毒。生產上一般在馬鈴薯芽前(或出芽早期)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 600~750 ml/hm2兌水 750~900 kg 稀釋,均勻噴施于土壤表層,能有效防治田間多種一年生雜草,但對多年生雜草效果較差。施藥時選擇晴天,有利于藥效發揮。
有效成分含量有25%、50%和80%三種類型,劑型為可濕性粉劑,屬于選擇性除草劑,具有觸殺作用,對人畜低毒。馬鈴薯播后苗前施用,選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4 500 g/hm2兌水750 kg均勻噴施于土壤表面,隨后覆膜。對多種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防治效果較好,但對豬殃殃、田旋花等效果差。施藥時,田間土壤濕潤有利于發揮藥效,故雨后天晴用藥更好。
別名農思它、惡草酮,有效成分含量25%,劑型為乳油,屬于選擇性除草劑,對人畜低毒。馬鈴薯播后苗前或芽后前期施用,25%惡草靈乳油用量1 500~2 250 ml/hm2兌水900 kg 均勻噴施于土表,隨后覆膜。對大多數一年生雜草防治效果較好,對多年生雜草和塊根類雜草防效較差。用藥時保持土壤整細、濕潤,能使藥效發揮更好。用藥前要注意除掉已出土雜草。
俗稱穩殺得,有效成分含量有15%和35%兩種類型,劑型為乳油,屬于選擇性除草劑,對闊葉作物安全,對禾本科植物殺傷力強。針對馬鈴薯田間禾本科雜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于5 葉期前,選用15%吡氟禾草靈乳油450~900 ml/hm2兌水600~900 kg對雜草莖葉進行均勻噴霧處理。對于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可選用15%吡氟禾草靈乳油1 200~1 800 ml/hm2兌水600~900 kg 對雜草莖葉進行均勻噴霧處理,都能達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對闊葉雜草和莎草無效。
別名伊洛克桑,有效成分含量有28%和36%兩種類型,劑型為乳油,屬于選擇性除草劑,對人畜低毒。針對馬鈴薯田間雜草,可選用28%禾草靈乳油3 000 ml/hm2或36%禾草靈乳油 2 505 ml/hm2兌水 225 kg 在雜草 5 葉期前對莖葉均勻噴施,對一年生雜草防治效果顯著,對闊葉雜草無效。施藥時應選擇晴天,施藥后6~8 h 內不能有雨水。
俗稱拿撲凈,有效成分含量20%,劑型為乳油,屬于選擇性除草劑。針對馬鈴薯田間禾本科雜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可施20%拿撲凈乳油1 500~1 875 ml/hm2兌水 750~900 kg;多年生禾本科雜草可施3 000~4 500 ml/hm2兌水750~900 kg均于雜草2~5 葉期內對莖葉均勻噴施處理,能有效防治禾本科雜草。
馬鈴薯田間雜草化學藥劑防治方法多樣,在選擇除草劑時,應根據當地田間雜草防治歷年的用藥情況,交替使用同功效的除草藥劑,以此減輕田間雜草的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此外,據相關田間試驗報道[3]和表1 試驗記錄發現,在馬鈴薯播后苗前除草時,施用除草劑后立即黑膜覆蓋可以杜絕田間雜草滋生,起到完全除草的作用。故在生產上進行芽前除草時,建議結合使用覆蓋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