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瑩
摘 要: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黨務工作不能再拘泥于傳統的工作方式,必須結合互聯網的傳播方式,提高黨務工作效率和知識水平。本文就如何在新媒體背景下做好黨務工作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黨務工作;高校
相關調查顯示,高校學生對黨務工作相關內容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大部分學生都知道“中國夢”“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三嚴三實”“四個自信”等關鍵詞,但能做到全面了解的學生很少;又如:對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美麗中國”“精準扶貧”“經濟新常態”“新型大國關系”“四個全面”“五位一體”“凈化政治生態”“命運共同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關鍵詞,較少學生能夠全面了解。此外,不少學生都存在概念模糊分辨不清的情況[1]。
上述情況的出現,表明目前高校在黨務工作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思考與研究,而導致上述情況出現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宣傳的主渠道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存在諸如教材落后、宣傳人員自身學習不夠深入等問題;二是相關宣傳教育不夠系統,缺乏黨員師生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三是教學方式落后,對歷史文化遺跡、新媒體等手段利用不足,未能充分調動師生黨員學習黨務的濃厚興趣;四是社會宣傳不足,不少黨的創新理論的宣傳力度還有待加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務工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緊密結合新的時代和實踐要求,開展艱辛的實踐和理論探索所取得的重大理論成果。這些重大成果從產生到發展,從實踐升華為理論,再由理論上升為全黨全國人民的行動指南和黨的指導思想,經歷了一個逐漸為人們所認識、認可和認同,最后入腦入心的過程,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推動黨務工作入腦入心,完成這一復雜的傳播過程,離不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論傳播策略。研究理論傳播策略,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入心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2]。
因此,我們要創新傳播內容,提升黨務工作的吸引力。從信息傳播的角度來講,傳播內容是否真實可信,是否重要、新鮮,是否為受眾所關心、感興趣,是決定傳播效果好壞的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務工作日益深入人心,影響了世界,根本在于我們黨始終堅持“共同主題+時代課題”的范式不斷加強黨務工作入腦入心,豐富和發展傳播內容,以真實、重要而又引人的內容來提升理論吸引力。
一、圍繞“共同主題”增大黨務工作的傳播密度
德國記憶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知識重復的次數越多,人忘得越慢。增強記憶必須加強復習,促進信息的反復刺激。在一定時間內增大信息傳播的密度,是增強傳播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反復強化黨務工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共同主題,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得到廣泛傳播。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3]。
縱觀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實踐和理論創新活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直是其始終圍繞的共同主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這個共同主題。習近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比作一篇大文章,他指出,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4];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他又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又是我們開辟未來的根本保證;2017年7月26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首次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他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上再次強調了這一主題,并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詞,將其確定為我們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無論是“寫大文章”、推進偉大事業、開辟未來,還是開展理論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全部實踐和理論始終貫穿的共同主題。通過高密度地傳播強調這個共同主題,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全黨全國人民長期堅持的行動指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廣為人知,達到了較好的預期傳播效果。
二、回答“時代課題”刷新理論傳播內容
為提高黨務工作入腦入心的傳播效果,高校應不斷加強理論知識的補給,刷新理論傳播內容。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地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圍繞這個重大的時代課題,我們黨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這是習近平對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傳播內容的突出貢獻。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的確立,對原先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和如何實現發展等基本問題進行了整合,形成了包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在內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明確圍繞“時代課題”開展的理論創新,明確以這一系列基本的問題為切入點,就能找到黨務工作入腦入心的源頭活水,就可以打開更加寬廣的相關工作方法的創新空間,這就為黨務工作入腦入心的發展更新、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奠定了決定性基礎。
三、堅持“共同主題+時代課題”的傳播策略,增強理論傳播效果
在傳播過程中,加強內容的反復刺激和加強內容創新是不能被割裂的。片面強調同一內容的反復刺激,極易引起審美疲勞;片面強調內容的創新,甚至為求新而改變傳播內容的本質,極易引起思想的混亂。單一的傳播內容策略,很難滿足黨務工作入腦入心的傳播效果的需求。因此,要注重二者的結合,要按照“共同主題+時代課題”的范式增強黨務工作入腦入心的傳播效果,既注重內容的重復刺激,又注重內容的創新吸引。一方面,創新黨務工作要堅持共同主題,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性質,充分認識在新時代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另一方面,要圍繞時代課題開展內容創新,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這一性質,充分認識在新時代的中國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就要重點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在“共同主題+時代課題”的范式下開展理論創新,這樣才能提高黨務工作的吸引力,更好地傳播馬克思主義,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四、結語
在新的時代條件與大背景下,高校在黨務工作入腦入心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思考與研究,要做到切實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要使高校黨務工作入腦入心,就必須高度重視理論傳播策略的研究和應用,不斷創新理論傳播內容、創新傳播渠道和手段、創新理論傳播的話語體系、創新理論傳播符號,切實提高理論傳播的吸引力、感染力、傳播力、影響力,持續高度增強與重視黨務工作的實效性與可操作性,確實推動高校黨務工作入腦入心。
參考文獻:
[1]唐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入高職院校大學生頭腦的路徑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8):26-27+35.
[2]梁慶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若干傳播策略淺析[J].新聞愛好者,2017(12):7-10.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4]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