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鳳
新課標要求,初中作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作文教學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讓學生樂于積累、勤于練筆、表達真實情感,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當前初中作文教學的總體情況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皆存在諸多不足,需要教師認真鉆研,通過創新作文教學策略,改進作文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克服作文中的困難,逐步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1.從“教”的層面加強作文教學
從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看,很多教師缺乏系統的教學計劃,教學指導落實不到位;以考試為綱,指導學生寫作,過于注重傳授作文技巧,導致學生作文內容空洞,缺乏真實感情;師生間和生生間的互動不足,作文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學生感覺枯燥,參與積極性不高。而且,評改方式單一,教師和學生都比較辛苦,無法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1.1立足實際,制定教學計劃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作文的實際情況,明確作文教學重難點,設定作文教學目標,并制定教學計劃,真正落實課標要求,合理編排教學內容,確保作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初中作文教學的實施應當注重讀與寫的有機結合,通過閱讀促進寫作,這對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至關重要。例如,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應先設定作文教學目標,重點引導學生深度賞析課文第二段,讓學生全面把握鮮活生動的狀物、繪聲繪色的寫景,同時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學生深度閱讀賞析后,教師再布置作文任務:“結合‘第二段描寫校園一角或家附近典型的景物,要求抓住事物的特點,條理清晰,層次井然,合理運用修辭手法突顯‘物的靈動、‘景的優美?!睂W生仿照剛剛閱讀的“第二段”,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性地進行景物描寫訓練。教師要對學生交上來的“微作文”開展小組評、同桌評、自評等評改活動,較好地培養學生的景物描寫能力。通過此種作文教學方式,能有效地發揮課文對作文教學的引領作用,立足課文制定作文教學計劃,促進讀與寫的深度結合,逐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1.2觀察生活,表達內心真實情感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將自己的真實情感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進而用文字表達出來。例如,讓學生觀察天氣變化、父母的呵護與陪伴、朋友的幫助、老師的諄諄教導等,以日記的形式每天記錄一個方面。同樣,學生每次參與校園活動后,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用文字記錄活動,將活動中精彩的情節或觸動心靈的對話記錄下來,這有助于培養學生成為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樂于表達。觀察生活讓學生的作文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能觸動讀者的心靈。例如,讓學生以“我最喜歡的一位老師”為題寫作時,不要急于讓學生完稿,而應引導學生用一周的時間觀察老師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比如音樂老師長發飄飄、語文老師豁達開朗、數學老師揮灑自如、英語老師詼諧幽默等。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在作文中體現課堂趣事、師生互動高效解決問題、課下師生交往等情節,讓學生抓住老師的形象,有側重地選擇有意義的素材寫作,進而寫出有真情實感的高質量作文,切實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1.3創新形式,開展多元批改策略
單一的作文批閱方式,間隔時間較長,學生只有拿到返回來的作文后才知道作文中的優缺點,甚至已經忘記了作文內容,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應轉變傳統作文批閱方式,開展多元化教學,側重師生共同批改、小組合作批改、學生自主批改、家長參與批改等作文批改方式。在多元化的作文批閱中,學生能主動參與其中,并且及時有效地記錄、改正作文中的不足,對精彩語句畫圈旁批,進行“體會”式批改。也可從作文實際情況出發,添加作文評語,或者小組評議等,讓學生客觀地批改作文,明確認識到作文中的不足,并學習同學的優點。通過開展多元的作文批改教學,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初中作文教學也得以順利高效地開展。
1.4激發寫作興趣,開展主題作文活動
豐富多彩的作文活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為了不斷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作文教學可以主題作文競賽、主題優秀作文展等形式展開,利用競爭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例如,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節日組織學生開展主題作文競賽,設立一、二、三等獎,多設獎項名額,以此激發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寫作。同樣,還可以開展優秀作文展,讓學生將自己最滿意的作文展示出來,張貼在班級或學校的顯眼位置,供大家交流學習。作文活動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優秀作文評選活動,篩選出優秀作文,然后編輯成《優秀作文選》,人手一本,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促進學生互相借鑒學習,切實提高作文水平。
2.從“學”的層面加強作文教學
雖然初中生已經學習寫作多年,仍普遍存在審題不準、立意不深、結構詳略不當等問題,寫作出現跑題的情況;作文過程中問題把握不到位,文體模糊;無病呻吟,套話連篇,缺少文采,套寫、抄襲。針對學生“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教師應有側重地引導和糾正。
2.1認真審題,明確作文要求
審題是作文的基礎階段,基礎出現偏差,寫出好作文無從談起。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審題意識,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認真審題的重要性,進而正確理解作文要求。在系統化的寫作訓練中,要確保學生掌握審題立意的方法,仔細揣摩題目中的關鍵詞,明確作文要求的范圍,找準寫作的重點。對文體特征形成正確認識,在寫作過程中明確提示語的引導作用,確定作文內容主題,從作文實際要求出發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為提升作文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2.2合理選材,突出作文中心
選材是初中生需要著重掌握的寫作技能,只有圍繞主題恰當選材,才能為寫出高質量的作文提供保障。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選材與中心之間的關系,透過現象看本質,確保文章立意不會跑偏。培養選材能力,需要教師指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從細節入手積累素材,對生活形成獨特的感悟。在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的精彩瞬間,并將之記錄下來。例如,肅穆的升國旗儀式、莊嚴的清明節掃墓活動、有趣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激烈的運動會比賽瞬間等。通過堅持不懈的積累,為豐富作文素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3積累語言,提升作文品位
語言準確、有序、優美,圍繞素材表達中心,是寫出高質量作文的保證。加強語言積累是提升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環節,而且是持續化的過程,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一點一滴做起。古詩詞、文言文、好詞好句等都是積累的內容。與此同時,要注重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齊頭并進,拓寬學生語言積累的渠道,豐富學生的語言儲備,讓學生的人生閱歷更加豐富多彩。要鼓勵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以周記、小練筆等形式,用精準的語言寫出生活感悟?;蛘咴谧x書、看電影后,寫讀后感、觀后感,鍛煉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與表達能力,將情感融入到寫作中。讓學生參與到作文評改中,是將積累的語言運用到作文實踐中的良好形式。教師要讓學生參與作文批改,教授學生作文批改的方法,寫出中肯的評語。在隨機批改和小組內部批改中,指導學生評論同學作文中生動的語言描寫,必要時可以組織雙方對話,達到深入交流學習的目的。
總之,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對于教師和學生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作文教學策略,促進教師創新作文教學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作文活動,調動學生參與寫作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豐富語言儲備,學會批改作文,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高作文能力,順利實現初中作文高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