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祥成
【摘要】 目的 評價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手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臨床療效。方法 68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 各34例。對照組實施傳統手術治療, 研究組予以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手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切口大小、單個腫塊切除時間、疼痛評分、出血量、手術時間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切口大小(0.33±0.07)cm小于對照組的(2.76±0.44)cm, 單個腫塊切除時間(15.52±4.32)min、手術時間(17.34±2.21)min均短于對照組的(24.44±7.55)、(32.55±2.13)min, 疼痛評分(2.56±1.11)分低于對照組的(3.79±1.23)分, 出血量(3.52±1.51)ml少于對照組的(11.79±3.23)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8.82%低于對照組的29.4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手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臨床療效顯著, 能夠縮短單個腫塊切除時間、減輕治療疼痛感, 還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且該種術式切口較小。
【關鍵詞】 超聲;麥默通微創手術;乳腺良性腫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4.025
乳腺良性腫瘤屬于發病率極高的一類乳腺病變, 據相關的數據調查顯示:乳腺良性腫瘤占乳腺腫塊的80%。傳統開放切除手術一般能夠較好清除病灶組織, 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點, 如無法準確切除病灶、會在乳腺的表面遺留下較大切口瘢痕等[1]。麥默通系統是一種應用于乳腺病灶活檢中的超聲引導下新型輔助性真空活檢裝置, 其存在特殊的空負壓吸引裝置與旋切系統, 在目前臨床治療中, 大多數醫學學者認為[2]:麥默通微創手術治療較小乳腺良性腫瘤的臨床價值顯著[3]。
本文選取68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評價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手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
68例乳腺良性腫瘤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 各3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5~43歲, 平均年齡(38.33±6.11)歲;病程6~24個月, 平均病程(15.55±
5.55)個月;腫塊大小6.0~24.6 mm, 平均腫塊大小(13.33±6.22)mm;單側病灶20例, 雙側病灶14例;其中纖維腺瘤14例、纖維組織增生11例、纖維腺瘤樣增生9例。研究組患者年齡34~44歲, 平均年齡(38.25±6.21)歲;病程6~25個月, 平均病程(15.56±5.32)個月;腫塊大小6.0~24.7 mm, 平均腫塊大小(13.26±6.12)mm;單側病灶20例, 雙側病灶14例;其中纖維腺瘤13例、纖維組織增生11例、纖維腺瘤樣增生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術前彩超確診為乳腺良性腫瘤;②具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排除標準:①心、肝、腎功能嚴重損害;②精神疾病史。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手術治療, 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 選擇病灶表面切小口, 并沿著皮膚、皮下組織、乳腺組織進行逐層切開, 觀察到病灶表面后進行鈍性分離, 直至將其完整切除, 之后縫合處理與常規抗感染治療[4]。研究組予以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手術治療, 患者取仰臥位, 常規消毒處理, 采用B超探頭(頻率5~12 MHz)對病灶具體部位、數量、大小等情況進行確定, 并將其作為進針點, 采用1%利多卡因進行浸潤麻醉, 將尖刀片將皮膚組織切開, 切口大小在3 mm, 借助超聲引導下以180°角度的旋切刀頭插入到病灶組織中, 并將腺體作為入路直至病灶深處[5]。依據B超監控情況在病灶內部呈現扇形旋切刀座, 并調整切口角度后予以全方面反復的切割, 借助負壓吸引裝置切割、取得腫塊[6];最后吸凈腔內積血, 進行局部壓迫10 min并加壓包扎24~48 h, 之后拔除引流皮片。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臨床指標 主要包括切口大小、單個腫塊切除時間、疼痛評分、出血量、手術時間。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測定, 分值0~10分, 分數越高則疼痛感越嚴重。
1. 3. 2 不良事件 主要包括皮膚青紫、皮膚感覺麻木與血腫。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研究組切口大小(0.33±
0.07)cm小于對照組的(2.76±0.44)cm, 單個腫塊切除時間(15.52±4.32)min、手術時間(17.34±2.21)min均短于對照組的(24.44±7.55)、(32.55±2.13)min, 疼痛評分(2.56±1.11)分低于對照組的(3.79±1.23)分, 出血量(3.52±1.51)ml少于對照組的(11.79±3.23)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8.82%低于對照組的29.4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乳腺良性腫瘤屬于發生率極高的乳腺疾病, 該種疾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乳腺疼痛、腫脹等。近年來, 乳腺良性腫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7]。就目前而言, 大多乳腺良性腫瘤患者采用手術切除的方式進行治療, 但是傳統開放切除術的創傷性相對較大, 術后瘢痕十分明顯, 會對乳房原有形態造成破壞, 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疾病困擾[8]。
真空輔助乳腺微創旋切系統最早應用于乳腺可疑的病灶定位活檢中, 而隨著近年來的不斷醫學經驗累積, 發現該種治療系統尤其適合應用于活檢與較小的病灶組織中, 且其創口微小, 屬于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療效十分肯定的臨床手術方式[9]。
麥默通在治療操作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問題:①切口應該盡量隱蔽, 一般選擇乳腺外緣做切口, 若處于乳腺內象限時則盡量選擇乳暈邊緣部位;②穿刺的通道盡量縮短距離;③術中與術后均需要B超觀察, 在手術中要注意對旋切刀方向的引導, 在手術后則需要觀察是否存在乳腺腫瘤殘留或是否留有血腫[10]。
對于乳腺良性腫瘤患者盡可能一次性切除全部病灶組織, 同時盡量減輕創傷程度, 維持乳房的美觀程度與觸摸感。據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對于直徑>3 cm的瘤體可在超聲引導下微創旋切術進行徹底切除, 并且能夠最大程度縮短切口瘢痕, 保持原有乳房外觀, 是多發性乳腺良性腫瘤的首選治療方式, 但是乳腺病灶微創旋切手術操作具有嚴格的術式適應證, 有研究學者認為:在粗/細針穿刺診斷不明確且存在乳腺多發良性腫瘤時建議采用手術治療, 也有學者認為:當存在超聲無法確定性質的低回聲病變時可采取手術治療, 而在術前最好選擇B超檢測確定具體是否存在適應證, 以此確保手術根除率。
麥默通微創手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患者有助于減輕術后疼痛程度, 對于不可捫及的乳腺腫瘤由于無法進行臨床觸及, 傳統的手術治療方式無法進行準確定位, 因此采用超聲引導下進行麥默通微旋切系統切除具有高效、安全與定位準確的治療優勢性。
綜上所述,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手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臨床療效顯著, 能夠縮短單個腫塊切除時間、減輕治療疼痛感, 還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且該種術式切口較小。
參考文獻
[1] 李海平.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旋切術在210例乳腺良性腫瘤切除中的價值體會.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8, 29(6):903-905.
[2] 牟廣華.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旋切系統治療乳腺良性腫瘤臨床觀察. 黑龍江醫學, 2018, 42(1):37-38.
[3] 張珊珊, 方順蘭, 羅敏靜. 縱切面和橫切面超聲引導在真空輔助乳腺良性腫瘤微創旋切術中的應用價值.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28(3):92-94.
[4] 劉勇, 胡良勇, 李曦, 等.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旋切術切除乳腺腫塊482例臨床分析.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7, 4(5):89-90.
[5] 吳淑寧, 張軍.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手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效果研究. 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9):111-112.
[6] 丁冬梅, 谷佃寶. 超聲引導下乳腺微創真空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對療效及應激指標的影響.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8, 31(18):2753-2754.
[7] 王霞. 對接受乳腺微創旋切術的乳腺良性腫瘤患者使用喉罩進行機械通氣的效果分析. 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23):72-73.
[8] 諸佳瑋, 嚴春陽.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乳腺微創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浙江創傷外科, 2017, 22(6):1181-1182.
[9] 孫濤.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乳腺微創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的臨床效果.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7, 17(51):61-62.
[10] 莫綺珊, 孔楚君, 黎瑞儀, 等. 遠程隨訪在乳腺良性腫瘤日間手術患者延續護理中的可行性調查分析. 中國醫學創新, 2018, 15(28):104-107.
[收稿日期: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