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爽 沈怡 朱春龍 鮑刃亞
摘要 十九大以來,對于黨建提出來新的要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以及紀律建設已經成為重中之重的首要問題。黨務工作經歷信息化、普遍化、網絡體系化發展的四個階段,黨建信息化得到迅速發展。信息背景下,黨建將迎來新的發展前景,促進黨建工作模式的健全與創新、提高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戰斗力以及凝聚力,對于全面從嚴治黨、促進黨建創新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關鍵詞:信息化;從嚴治黨;黨建創新
(一)“互聯網+”
“互聯網+”實質是“互聯網+傳統專業”的衍生和發展,即利用互聯網的創新思維和互聯網現代技術實現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相結合的更加廣泛的新形態[1]。“互聯網+”時代的崛起,使得黨組織具有更廣闊的平臺方式來關心群眾、了解群眾以及黨建管理,同時也提高了辦事的效率,使得黨務公開透明。
“互聯網+”是具有公開性、公平性、參與性、互動性、等特點。一、公開性。互聯網時代,信息的開放性。二、公平性。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交流發表個人意見的權利,也不會局限于地區、民族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響。三、參與性。在互聯網發展的背景下,不同類型的互聯網交互方式使得人們更加便捷的參與政治生活,提高人們的參與性,更有利于提高人民與執政黨的密切聯系。四、互動性。傳統的紙媒只停留在人民群眾被動的接受信息,只能通過信訪或者書信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但如今互聯網時代,人民可以自由選取媒介方式獲取信息并進行實時互動,在交流過程中實現了平等、自由。
(二)黨建創新
創新是科技發展第一生產力,積極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是科研發展和國家振興的必然要求。實踐創新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黨務工作者,搭建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互聯網+”的黨建平臺,在“互聯網+”平臺背景下,建立全面、時效、安全的黨建大數據平臺,將黨規黨紀更加明確,黨務工作更加便捷安全,不僅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使得黨務工作更加公開透明。
(一)順應時代發展要求
隨著我國形勢的不斷變化發展,黨的執政環境也在發生相應改變,黨的先進性體現了黨政工作的價值追求,只有始終保證黨的先進性建設,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堅持與時俱進共同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斷努力奮進,為我國黨建各項工作的落實做到引導工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奠定基礎。
(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黨建創新,是黨建的重要課題之一。黨作為指引國家前進發展的根本指南,需要時刻保持創新先進性,這樣才可以順應時代的變遷發展。加強黨建創新,立足當前形勢展望未來發展趨勢,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時時刻刻以最嚴格的黨性紀律要求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不移的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為黨的執政能力打好堅實的政治基礎。
(三)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
在新的政治局勢下,黨在執政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改革開放下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導致黨內腐敗現象日益顯現,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是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黨中央需要高度重視的重要問題之一,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將“互聯網+”有效數據與監控平臺相結合,預防黨組織的內部腐敗現象,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共創“中國夢”的決心。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7.26”重要講話中也著重強調:“全黨要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嚴密和有效”[4]。
(一)有利于鞏固執政地位
信息化創新模式下黨建平臺的建立有利于積極推動黨內相互監督以及人民群眾互通交流提供了新的媒介載體。例如學習強國APP、論壇網站、微博、微信等平臺對于人民群眾提供更為方便快捷的監督交流渠道。黨建信息化順利了時代互聯網的發展,對于改進工作作風,踐行群眾路線,鞏固黨在社會的執政權威地位基友重要意義。
(二)有利于黨內監督
中國是民主社會,黨內民主是中國共產黨貫徹推行,黨建創新可以為發展黨內民主,嚴格要求黨內政治生活,保障黨員具有平等享有參與各項黨章制定的民主權利,為黨員參與、監督等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黨建信息化,可以更為直觀、便捷的實現自我監督的水平和能力。
(一)“互聯網+”時代黨建面臨的機遇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建工作在不斷創新中發展,十八大,黨中央提出全面從嚴治黨,黨建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全面從嚴治黨,著力推動從嚴治黨更深入的縱深發展[5],更加堅定黨的正確領導,堅定黨建的發展方向和基本要求。
黨建工作的高效便捷。互聯網的時代革新不僅帶來了技術改革創新,更多的是黨建思想方式的轉變與工作效率的提升[6]。我國執政黨建設必須結合“互聯網+”所帶來的新的技術力量,提高執政黨的黨媒質量,才能利用好“互聯網+”,才能為黨員信息管理系統提供更為廣泛的平臺設施[7]。
執政環境的公開透明。改變傳統的自上而下的傳遞黨建信息的的工作模式,而是利用“互聯網+”下創新的工作模式,提供更為方便、全面、高效的黨內溝通方式。合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方便執政黨內的學習和監督,提高了執政黨的民主性,使黨務更加公開透明,黨務監管機制更加完善[6]。
增強政治生活建設。互聯網背景下,維護好黨的政治形象是基本要求,也是維護好黨的權威、提高黨的威信力的重要保障。但經濟全球化與網絡信息化的趨勢,黨內信息安全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但是黨媒不能固步自封,依靠傳統的模式進行信息發布,需要有創新學習能力,加強黨內政治生活建設,確保黨媒系統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