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


【摘要】 目的 探討全身麻醉對患者睡眠節律的影響。方法 84例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依據隨機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 每組42例。對照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 試驗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比較兩組患者睡眠總時間、淺睡眠時間、慢波睡眠(SWS)時間、快動眼睡眠(REMS)時間;淺睡眠、SWS、REMS時間占睡眠總時間比例;睡眠障礙發生情況。結果 試驗組患者睡眠總時間(155.29±16.64)min、淺睡眠時間(110.57±16.32)min、SWS時間(30.52±4.16)min、REMS時間(12.59±
3.14)min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217.52±80.43)、(137.72±48.63)、(86.74±10.52)、(33.05±10.07)min,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SWS、REMS時間占睡眠總時間比例分別為(19.75±
3.12)、(8.12±2.07)%, 均低于對照組的(40.28±10.74)、(10.39±3.45)%, 淺睡眠時間占睡眠總時間比例(71.64±5.19)%高于對照組的(49.52±3.38)%,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睡眠障礙發生率為69.05%(29/42),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6.19%(11/4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5.464, P=0.000<0.05)。結論 全身麻醉對患者睡眠節律將會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 不僅縮短睡眠時間, 并且較易導致患者出現睡眠障礙情況。
【關鍵詞】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睡眠節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4.043
目前臨床中隨著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 成為治療諸多疾病的首選方式[1]。然而手術多為介入性操作, 將會導致患者產生較為強烈的疼痛感, 因此良好的麻醉方式是緩解疼痛的關鍵[2]。目前臨床中多使用硬膜外麻醉與全身麻醉方式, 然而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后將會對患者的睡眠節律產生不同影響[3, 4]。本文旨在探討全身麻醉對患者睡眠節律影響, 以便能夠改善患者麻醉后的睡眠質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84例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依據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 每組42例。對照組中男29例, 女13例;年齡55~71歲, 平均年齡(63.1±4.9)歲。試驗組中男30例, 女12例;年齡56~71歲, 平均年齡(63.5±5.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 ①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麻醉分級均為Ⅰ~Ⅱ級;②均在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情況下進行本研究。
1. 3 排除標準 ①存在嚴重的麻醉禁忌證;②存在溝通與交流障礙情況。
1. 4 方法 術前30 min為患者肌內注射0.5 mg的阿托品(廣西南寧百會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5020100, 規格:2 ml∶1 mg), 并建立靜脈通路, 為其注射乳酸林格氏液, 注射速率設定為10 ml/min。
對照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 輔助患者保持側臥體位, 于L1~2間進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通過導管注射
3 ml 2%的利多卡因(成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51021660, 規格:5 ml∶50 mg)與12 ml的0.375%的羅哌卡因(揚子江藥業集團南京海陵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13446, 規格:10 ml∶23.8 mg), 直至麻醉平面。若患者的血壓<11.97/7.98 kPa, 則增加麻黃堿的注射量, 6 mg/次;若患者的心率<50次/min, 則需要增加阿托品的注射量, 0.5 mg/次。
試驗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 為患者靜脈注射0.04 mg/kg的咪達唑侖(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067041, 規格:2 ml∶10 mg)、5 μg/kg
的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054171, 規格:1 ml∶50 μg)、0.3 mg/kg的依托咪酯(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20511, 規格:10 ml∶20 mg)、6 mg的維庫溴銨(山西振東泰盛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5437, 規格:4 mg), 約3 min后對其予以氣管插管, 之后連接好麻醉機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1. 5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睡眠總時間、淺睡眠時間、SWS時間、REMS時間;淺睡眠、SWS、REMS時間占睡眠總時間比例;睡眠障礙發生情況。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睡眠總時間、淺睡眠時間、SWS時間、REMS時間比較 試驗組患者睡眠總時間、淺睡眠時間、SWS時間、REMS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淺睡眠、SWS、REMS時間占睡眠總時間比例比較 試驗組患者SWS、REMS時間占睡眠總時間比例均低于對照組, 淺睡眠時間占睡眠總時間比例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睡眠障礙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睡眠障礙發生率為69.05%(29/42),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6.19%(11/4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5.464, P=0.000<0.05)。
3 討論
手術對于治療諸多疾病具有良好效果, 但手術操作將會對患者產生較大的疼痛感, 從而無法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 因此需要對患者予以良好的麻醉方式[5]。硬膜外麻醉與全身麻醉方式是兩種常用的麻醉方式, 但通過相關的臨床研究顯示[6], 不同的麻醉方式將會對睡眠節律產生不同的影響。相比于全身麻醉方式而言, 硬膜外麻醉能夠有效的降低圍術期的應激反應, 同時能夠對外周傷害性刺激進行徹底阻斷, 減少尿量, 并且減少經尿液排除的褪黑素量, 因而將會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血漿中的褪黑素濃度, 最終不僅能夠降低患者術后躁動的發生率[7], 同時還能夠確保血漿中的褪黑素濃度的平穩, 避免使睡眠節律產生紊亂現象, 出現睡眠障礙情況[8]。
通過相關的臨床研究顯示[9], 正性調控因子、負性調控因子、褪黑素水平、食欲素水平與光照的變化均將導致睡眠節律產生變化。對于全身麻醉方式而言, 不僅能夠對正常睡眠周期產生直接影響[10], 同時也將對正性調控因子、負性調控因子、褪黑素水平、食欲素水平與光照等因素產生不良影響, 進而將會使得睡眠節律產生變化, 最終使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的不良情況[11]。依據結果顯示, 對于采取全身麻醉的患者而言, 其睡眠總時間、淺睡眠時間、SWS時間、REMS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淺睡眠時間占睡眠總時間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 SWS、REMS時間占睡眠總時間比例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試驗組睡眠障礙發生率高達69.05%, 原因在于全身麻醉方式將會對患者產生較大的應激刺激反應, 并且會在較大程度上降低機體血漿中的褪黑素濃度, 使其產生較大的波動變化, 并且也將導致正性調控因子、負性調控因子、食欲素水平產生不良變化, 最終導致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睡眠障礙情況。
綜上所述, 全身麻醉對患者睡眠節律將會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 不僅縮短睡眠時間, 并且較易導致患者出現睡眠障礙情況, 因此在進行手術操作、緩解患者疼痛感時應盡量選擇硬膜外麻醉方式。但仍然需要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方式, 從而降低對睡眠節律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 宋比佳, 常媛媛, 朱俊超. 全身麻醉對患者睡眠節律影響的研究進展. 醫學研究生學報, 2018, 31(11):1207-1210.
[2] 鐘世雄, 鐘橋生, 王勝春. 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術后短期精神狀態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9, 12(6):106-107.
[3] 陳春茹, 鄭晉偉, 孟波, 等. 兩種麻醉方式對中老年患者下肢靜脈曲張手術后首夜睡眠質量影響的研究. 中華醫學雜志, 2018, 98(46):3773-3777.
[4] 李士翔. 右美托咪定對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臨床麻醉療效以及短期睡眠狀況的影響研究.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 2019, 6(2):143-145.
[5] 馮海麗, 廖春燕, 秦潤秀, 等. 校正改良早期預警評分對全身麻醉術后病人轉運工作影響的臨床研究. 護理研究, 2015, 29(34):4291-4293.
[6] 史華勇. 不同麻醉方式對于老年骨科手術后患者短期認知功能與睡眠狀況的影響研究. 世界睡眠醫學雜志, 2018, 5(12):1431-1433.
[7] 付麗. 保溫護理對全身麻醉患者術中應激及術后蘇醒影響的臨床分析.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8, 10(16):160-161.
[8] 張睿. 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術后短期精神狀態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青島醫藥衛生, 2018, 50(5):324-326.
[9] 李琳, 解麗君, 王爽. 保溫護理對全身麻醉患者術中應激及術后蘇醒影響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外醫學研究, 2018, 16(2):94-95.
[10] 蘇惠麗. 語言喚醒護理對全身麻醉患者蘇醒質量的影響研究. 現代醫用影像學, 2019, 28(3):661-663.
[11] 范成龍. 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臨床觀察. 疾病監測與控制, 2018, 12(6):432-434.
[收稿日期:202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