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雯 羅福梅 古冬平
【摘要】 目的 分析抗苗勒管激素(AMH)在婦科腹腔鏡手術前后卵巢功能評估中的應用價值, 評析AMH與卵巢功能的關聯。方法 30例婦科疾病(卵巢囊腫14例、子宮肌瘤16例)患者, 均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對比30例患者術前、術后6周、術后6個月卵巢功能、血清AHM水平變化情況。結果 患者術后6周、6個月血清AHM水平分別為(1.41±0.55)、(1.16±0.28)ng/ml, 均低于術前的(2.48±1.16)ng/m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術后6個月血清AHM水平低于術后6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術后6周、6個月卵泡數目分別為(7.6±0.6)、(7.3±0.5)個, 均少于術前的(8.2±0.7)個, 卵巢動脈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別為(11.42±0.11)、(10.35±0.08)cm/s, 均低于術前的(13.57±0.14)cm/s,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術后6個月卵泡數目少于術后6周、卵巢動脈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低于術后6周,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婦科腹腔鏡手術前后卵巢功能存在變化, 表現為卵巢儲備功能下降, 同時患者AMH水平也出現下降。
【關鍵詞】 抗苗勒管激素;婦科腹腔鏡手術;卵巢功能;卵巢囊腫剝除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4.057
婦科腹腔鏡手術是指借助腹腔鏡, 在微創模式下進行疾病治療的一種手術方法。該方式可減少對患者機體的擾動, 并發癥少, 易于患者接受。分析指出婦科腹腔鏡手術前后, 患者卵巢功能可出現變化, 甚至影響患者妊娠行為, 借助血清AMH指標, 可準確實現患者卵巢功能變化的評析[1, 2]。本院選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婦科疾病患者進行研究,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婦科疾病患者, 其中卵巢囊腫患者14例,
子宮肌瘤患者16例;年齡22~43歲, 平均年齡(35.2±
4.4)歲。納入標準:年齡20~45歲;術前月經規則(周期28~35 d);無與內分泌相關的疾病;患者和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剔除標準: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宮頸DNA及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無異常。
1. 2 手術方法 30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行全身麻醉。留置尿管, 于臍孔處做切口, 長度1.0 cm, 建立人工氣腹, 于患者左右下腹做穿刺口, 長度0.5~1.5 cm, 置入套管及器械, 必要時術前放置簡易舉宮器或舉宮杯以備術中調節子宮方向。在此基礎上:①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做疾病鑒別, 了解病灶區域態勢, 常規沖洗囊內壁, 切除囊腫破口周圍纖維組織環, 借助無損傷抓鉗, 剝離囊腫或囊壁自卵巢正常組織。以剪刀檢出病灶, 常規止血縫合。②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剝除術。利用單極電凝鉤, 切開子宮漿肌層至肌瘤包膜, 通過牽引及反牽引將瘤核完整剔除, 借助2-0微喬線, 做子宮漿肌層縫合、止血。術中均保留雙側卵巢。
1. 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患者術前、術后6周、術后6個月進行卵巢功能、血清AHM水平的測定。①卵巢功能測定。借助超聲測定法測定卵泡數目、卵巢動脈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 三次測定方式相同。②血清AHM水平測定。于患者月經前2~3 d獲取肘靜脈血5.0 ml,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進行檢測。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30例患者術前、術后6周、術后6個月卵巢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患者術后6周、6個月卵泡數目少于術前、卵巢動脈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低于術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術后6個月卵泡數目少于術后6周、卵巢動脈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低于術后6周,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30例患者術前、術后6周、術后6個月血清AHM水平變化情況比較 患者術后6周、6個月血清AHM水平均低于術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t=4.243、5.923, P<0.05);患者術后6個月血清AHM水平低于術后6周,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219, P<0.05)。見表2。
3 討論
婦科腹腔鏡技術的應用提升了各類手術的治療效果, 可降低對患者機體的擾動, 避免并發癥困擾。腹腔鏡是一種帶有內置光源的手術設備, 可通過較小切口置入患者手術區域, 以內置光源進行病患區域的觀察, 分析病情特點, 也可完成病灶組織取樣, 為尚未完全確診的疾病提供診療依據。腹腔鏡手術對患者機體的影響較小, 但并未完全消除, 主要體現在內分泌等方面, 女性患者在接受腹腔鏡手術后, 主要的內分泌腺體可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出現內分泌水平下降、雌激素水平降低等問題, 臨床體征表現相對不明顯, 但可通過血清檢驗、超聲檢驗等方式予以檢出, 包括卵巢功能異常等[3-5]。有學者分析認為, 腹腔鏡手術對患者卵巢功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導致患者卵泡數目和卵巢動脈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下降。本文研究結果與此相似, 患者術后6周、術后6個月的卵巢功能均有下降。也有學者指出, 血清AHM水平變化與患者卵巢功能變化有關聯, 隨卵巢功能下降出現血清AHM水平降低問題。在本文研究中, 患者AHM水平變化也帶有此規律, 這表明, AHM水平變化可作為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卵巢功能評估的參考。
AHM即苗勒氏管抑制物, 該物質的水平主要與性腺發育、激素分泌態勢存在關聯, 影響女性的生殖活動。腹腔鏡對患者機體的擾動、對卵巢功能的影響、對血清AHM水平的影響均帶有一致性[6]。這種一致性體現在兩個方面, 即手術影響、康復期生命活動。腹腔鏡手術的特點在于減少了對患者健康組織的影響, 能夠借助小切口置入內鏡, 進行疾病病情觀察、診斷, 在手術過程中, 麻醉技術使患者機體組織的代謝、分泌、神經傳導活躍程度下降, 這種影響帶有可逆性, 但往往無法在手術過程中、手術后早期恢復。患者卵巢組織、生殖系統等無法得到雌激素的持續刺激, 因此其卵泡出現異常, 整體呈現為下降趨勢[7-9]。在患者的恢復期內, 機體健康組織、病患區域持續得到修復, 修復過程消耗了機體儲備的蛋白質以及其他營養物質, 導致機體的生命活動受到一定影響, 表現為部分組織、細胞活躍程度的下降, 部分患者可見疲乏、倦怠等體征, 從生理變化的角度上看, 機體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 包括卵巢在內的組織功能均受到影響, 難以達到術前水平[10]。此時可見患者血清AHM水平下降情況, 因苗勒氏管自身活躍程度下降, 交感神經對機體組織進行調整、控制時, 會降低苗勒氏管抑制物的分泌、釋放水平, 導致血清AHM水平下降。
此前學者分析發現, 竇卵泡數量越多, 患者體內的AHM水平越高。非絕經的成年女性, 在正常生命活動中, 可通過血液進行AHM水平檢測, 該物質可對始基卵泡的募集進行抑制, 避免始基卵泡進入生長卵泡池;也能降低生長卵泡對FSH的敏感性, 使次級卵泡、竇前卵泡數目增加, 但初級卵泡的表達減弱, 這是其與卵巢功能的基本關聯, 與本次研究所獲結果帶有相似性[11]。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情況下, 機體組織的常規生命活動以及分泌活動受到影響, 且該影響超過機體正常代償能力, 直接表現為雌激素水平的明顯下降, 這種下降通常因人而異, 但總體趨勢基本相同。在此影響下, 患者苗勒氏管抑制物水平和卵巢儲備功能下降, 在患者手術后表現的較為明顯, 如果手術擾動較大, 患者苗勒氏管抑制物水平在短時間也難以快速恢復, 提升卵巢功能存在異常[12]。
此前學者在研究中發現, 接受手術的女性患者, 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可能性在70%左右。如果將約束條件更改為“接受腹腔鏡手術”, 則患者卵巢功能異常率高達85%, 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率為80%~84%[13]。對相關患者的血清樣本進行檢查, 可見不同程度的苗勒氏管抑制物水平下降, 這表明, 患者機體在手術擾動下出現異常, 部分組織無法常規進行生命活動, 苗勒氏管所受抑制態勢下降, 作為其核心抑制物之一, 苗勒氏管抑制物水平也出現顯著波動。患者手術類型與此關聯性并不大。苗勒氏管抑制物水平下降的影響因素較為多樣, 此前學者在研究中發現, 如論患者機體內激素的分泌, 在卵巢功能異常的情況下, 人員苗勒氏管抑制物水平往往表現為持續下降, 因不同因素導致內分泌失調、交感神經控制能力下降的人員, 其苗勒氏管抑制物水平也出現波動、紊亂, 可能為上升, 也可能為下降。對苗勒氏管抑制物水平波動的基本原因進行分析, 可發現一定的線性規律, 即機體所受的擾動水平與激素分泌相關, 并與苗勒氏管抑制物水平相關, 三者均為正相關。
綜上所述, 婦科腹腔鏡手術前后卵巢功能存在變化, 表現為卵巢儲備功能下降, 同時患者AMH水平也出現下降。后續工作中應針對患者疾病治療需求, 選取合適的治療方案, 避免嚴重影響患者卵巢功能。同時通過卵巢功能測定, 科學評估患者卵巢功能變化。
參考文獻
[1] 曹曉君. 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卵巢腫瘤效果及對卵巢功能和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影響觀察.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19, 10(20):48-49.
[2] 豆曉蕾. 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及對患者卵巢、性功能及盆底功能的影響.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9(19):52-53.
[3] 周齊, 董友玲, 劉宏偉, 等. 腹腔鏡下卵巢移位術對宮頸癌放療患者卵巢功能、性生活質量的影響. 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 2019, 37(9):129-130, 135.
[4] 王香. 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對卵巢功能的影響. 中國農村衛生, 2019(18):28, 30.
[5] 田青衛, 郭立杰, 衛信. 桂枝茯苓膠囊聯合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對卵巢囊腫患者卵巢儲備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解放軍醫藥雜志, 2019, 31(9):95-99.
[6] 趙麥娟, 王利娟. 腹腔鏡下子宮全切除手術對患者卵巢內分泌功能的影響. 貴州醫藥, 2019, 43(9):1419-1420.
[7] 李曉麗, 邢秀月, 周葉, 等. 絕經前期腹腔鏡全子宮切除同雙側輸卵管與全子宮切除患者AMH水平變化比較. 西部醫學, 2019, 31(9):1415-1419.
[8] 王鈁. 腹腔鏡手術聯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對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9, 12(26):133-134.
[9] 邱佳玲, 陳彩霞, 馮雪青. 不同術式治療對卵巢囊腫患者卵巢功能、陰道菌群及性功能的影響. 中國性科學, 2019, 28(9):99-102.
[10] 朱容, 龍燕, 董述全. 單孔與傳統多孔法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效果對比分析.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9(9):1193-1196.
[11] 賀桂芝. 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患兒的效果及其對卵巢功能的影響.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9, 16(17):132-134.
[12] 鐘倩, 張偉健, 練曉勤, 等. 婦科腹腔鏡與開腹手術對血象影響的比較. 中國醫藥導報 2010, 7(18):45-46.
[13] 黃秀蘭, 夏恩蘭. 腹腔鏡下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135例臨床分析. 中國內鏡雜志 2006, 12(3):295-297.
[收稿日期: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