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育華
【摘要】 目的 分析血瘀質慢性腎衰竭治療中采用活血益腎湯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88例血瘀質慢性腎衰竭患者, 采用抽簽分組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44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方案治療,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活血益腎湯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各項生化指標[D-二聚體(D-D)、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內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水平及血瘀質評分、中醫證候積分。結果 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90.91%高于對照組的7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D-D、TG、TC、Ccr、Scr水平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血瘀質評分(48.49±
6.68)分和中醫證候積分(9.95±3.96)分均低于對照組的(51.72±6.95)、(12.05±3.49)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瘀質慢性腎衰竭采用活血益腎湯治療臨床療效顯著, 可達到滿意的效果, 建議推廣。
【關鍵詞】 血瘀質慢性腎衰竭;活血益腎湯;常規西醫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4.068
慢性腎病在發展到末期會導致慢性腎衰竭發生, 慢性腎衰竭作為臨床綜合征的一種, 臨床癥狀主要為全身系統表現, 酸堿、電、水解質代謝發生失衡情況及潴留代謝產物等。據相關研究顯示, 慢性腎病在我國具有10.80%的發病率, 在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的作用下腎臟會發生纖維化, 另外, 尿毒癥發生蓄積毒素, 患有高脂血癥、高血糖等疾病均會導致慢性腎衰竭。在中醫學看來, 慢性腎衰竭為血瘀所致, 因此, 在中醫治療中以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本院在中醫治療實踐中發現實施活血益腎湯治療方案可獲得滿意效果, 本研究與常規西醫治療進行對比, 對此治療方案的實施效果進行進一步分析, 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4月~2019年10月本院接收的88例血瘀質慢性腎衰竭患者, 采用抽簽分組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44組。實驗組患者男女比例25︰19;年齡26~65歲, 平均年齡(55.78±10.16)歲;病程2~10年, 平均病程(6.35±3.15)年。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24︰20;年齡25~65歲, 平均年齡(55.80±10.30)歲;病程2~10年, 平均病程(6.37±3.1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與中醫血瘀證、西醫慢性腎衰竭(失代償期、代償期)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合患者;中醫辨識體質與血瘀質相符合患者;酸中毒、電解質發生紊亂、高血壓、感染等情況控制較好患者;一般情況良好患者;年齡20~65歲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 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凝血功能發生障礙患者;存在出血風險患者;對中藥過敏患者;心腦血管嚴重疾病患者;肝腎代謝性疾病患者;肝腎功能嚴重損害患者;月經期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對其他藥物研究參與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對本研究無法全程配合患者;臨床資料不全患者。
1. 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西醫方案治療, 避免過度勞累、受濕、受涼, 預防感染。叮囑患者飲食要優質蛋白、低脂、低鹽, 對維生素、鈣、氨基酸要適量補充;控制患者血壓水平在90~13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60~80 mm Hg, 空腹血糖控制在90~130 mg/dl范圍內, 糖化血紅蛋白(HbA1c)即控制在<7%, 對酸堿、電、水解質發生紊亂和貧血情況進行糾正, 控制感染等[1]。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活血益腎湯治療, 活血益腎湯組方為:丹參、黃精、桑寄生、杜仲各15 g, 紅花、雞血藤、川芎、五靈脂、炒蒲黃、澤蘭、蓮子各10 g, 炙黃芪20 g, 甘草5 g;其中五靈脂和炒蒲黃為包煎, 用水進行煎制, 200 ml/次, 口服, 連續治療8周。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4. 1 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標準:中西醫臨床體征和癥狀基本消失或者消失, 中醫證候積分減少>95%評價為臨床控制;中西醫臨床體征和癥狀改善明顯, 中醫證候積分減少71%~95%評價為顯效;中西醫臨床體征和癥狀有所改善, 中醫證候積分減少30%~70%評價為有效;中西醫體征和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無變化, 中醫證候積分減少<30%評價為無效[2]。總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2 各項生化指標 主要包括D-D、TG、TC、Ccr、Scr。
1. 4. 3 血瘀質評分和中醫證候積分 血瘀質評分和中醫證候積分均越低越好。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90.91%高于對照組的7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各項生化指標水平比較 實驗組患者D-D、TG、TC、Ccr、Scr水平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血瘀質評分和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血瘀質評分、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血瘀質慢性腎衰竭患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 疾病與體制具有相關性, 血瘀質發生原因為久病不愈、氣滯、損傷、先天體質等, 造成瘀血內阻、血瘀無法通暢運行, 體質主要狀態表現為皮膚刺痛、偏暗、面色晦暗等[3]。血瘀質極易發生各種疾病。在中醫看來, 血瘀質體質具有相對穩定性, 且可變, 因此, 對血瘀質患者需進行氣血陰陽調整, 糾正體質。血瘀質慢性腎衰竭由于體質的關系, 導致慢性腎衰竭病情加重, 對治療效果也會造成影響[4]。中醫發揮辨病論治、中醫辨證優勢, 重視體質改變。活血益腎湯應用于血瘀質患者中, 可對患者體質進行有效改善, 其中中藥成分可對系膜細胞和纖維細胞發生增殖進行抑制, 可對生長因子β1轉化進行抑制, 且可對腎缺血再灌注、腎纖維化進行防治, 可對自由基活性進行清除, 也可發揮抗氧化作用[5], 同時可對患者各項生化指標進行優化。另外, 活血益腎湯可對腎臟微循環進行改善, 促進腎血流量增加, 促進腎小球濾過提升。在中醫看來, 活血益腎湯可發揮化瘀通絡的效果, 通暢機體脈絡, 復生新血, 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脂水平[6]。本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90.91%高于對照組的7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D-D、TG、TC、Ccr、Scr水平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血瘀質評分(48.49±6.68)分、中醫證候積分(9.95±3.96)分均低于對照組的(51.72±6.95)、(12.05±3.49)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與褚成文等[7]研究中活血益腎湯所獲得的臨床效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 血瘀質慢性腎衰竭采用活血益腎湯治療臨床療效顯著, 可達到滿意的效果, 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歐陽偉君, 程淑碧, 廖國瓊, 等. 擇時艾灸聯合保腎湯治療慢性腎衰竭42例臨床觀察. 湖南中醫雜志, 2019, 35(12):56-58.
[2] 雷蕾, 駱言, 任靜, 等. 基于數據挖掘對中醫治療慢性腎衰竭組方規律的分析. 中成藥, 2019, 41(12):3079-3082.
[3] 包能, 于翔, 陳笑, 等. 活血化瘀類中藥注射劑治療慢性腎衰竭的網狀Meta分析. 中醫藥導報, 2019, 25(17):91-100, 124.
[4] 張玲, 陳曦霞, 李林, 等. 湯水福教授運用通絡法治療慢性腎衰竭經驗. 云南中醫學院學報, 2019, 42(2):43-46, 54.
[5] 高海軍, 胡林浩. 益腎活血降濁湯聯合百令膠囊治療慢性腎衰竭的效果研究.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9, 19(10):70-71.
[6] 段小軍, 談平, 侯海晶, 等. 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楊霓芝教授治療慢性腎衰竭經驗. 時珍國醫國藥, 2019, 30(10):2503-2505.
[7] 褚成文, 趙環茹, 張愉, 等. 加味益腎活血湯對慢性腎衰竭患者腎功能及脂質代謝的影響. 黑龍江醫學, 2019, 43(11):1376-1377, 1379.
[收稿日期: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