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絮絮



摘? 要:文章對于“一帶一路”重點沿線國家馬來西亞在中國大陸的專利布局整體情況進行闡述,以及不同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分布、主要申請人及申請人類型進行概括分析,發現“一帶一路”倡議對于馬來西亞在華專利布局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馬來西亞在中國專利申請量一直較少,且馬來西亞申請人在華專利布局的重點也在更迭。
關鍵詞:馬來西亞;中國;專利布局;專利申請;技術領域
中圖分類號:T-18?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16-0013-04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patent layout of Malaysia, a key country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oute, in Chinese mainland, as well as a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atent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fields, the main applicants and the types of applica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layout of Malaysian patents in China. The number of Malaysian patent applications in China has been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focus of Malaysian applicants' patent layout in China is also changing.
Keywords: Malaysia; China; patent layout; patent application; technological field
中國推進“一帶一路”的倡議,全面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與馬來西亞的全面推行經濟轉型、打造更具活力新興經濟體的規劃互相吻合,互為發展機遇[1],馬來西亞是中國在東南亞地區重要的貿易伙伴,根據中國商務網站的顯示,2013 年,中國與馬來西亞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 億美元大關,創歷史新高。馬來西亞成為繼日本、韓國之后第三個與中國貿易額超過1000 億美元的亞洲國家,目前,馬來西亞繼續成為中國在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時,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伙伴。
據馬來西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2017年馬來西亞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677.5億美元,增長16.6%。其中,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294.2億美元,增長23.8%;從中國進口383.3億美元,增長11.6%。馬來西亞與中國的貿易逆差89.2億美元。
馬來西亞在中國的專利申請數據來自中國知識產權大數據與智慧服務系統(DI Inspiro)。研究根據WIPO的對照表,依據專利申請的國際專利主分類號,按5個一級技術領域及35個二級技術領域對2013-2017年馬來西亞申請人申請專利的數量和分布進行統計。
1 2013-2017年馬來西亞在華申請和技術創新活動整體情況
從2013-2017年馬來西亞在華專利申請量似乎沒有看出與中馬之間這種持續穩定的經貿關系之間的必然聯系。事實上,隨著中馬貿易規模的擴大,雙邊商品貿易結構也在不斷地優化,逐漸地從以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為主轉變為以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為主的商品結構,產業內貿易不斷擴大,因此,馬來西亞申請人在華專利布局的重點也在更迭。
由圖1所示,2013-2017年馬來西亞在華申請總量僅為309件,年均申請量僅61.8件,且2014、2016、2017三個年度的年變化率為負值,2017年的申請量低至15件。
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量最大的商品有機電產品、礦產品和塑料橡膠,2017年上述三大類商品的出口額依次為130.1億美元、59.0億美元、32.3億美元,占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總額的44.2%、20.1%和11.0%,分別增長17.5%、53.8%和41.7%[3]。
結合表1中顯示的專利領域分布情況來看,5個一級領域中,申請量最高的是機械工程和電氣工程、化學領域。
2 2013-2017年馬來西亞在華專利申請主要技術領域分布
由圖2所示,5個一級領域中,2013-2017年馬來西亞在華申請量最高的是機械工程,和電氣工程、化學領域的差別量不大,年均申請量的差距<5件。申請量最小的儀器領域,年均申請量僅4.6件,不足5件。
結合圖3的走勢和表2的數據,在2013年略顯優勢的機械工程、化學領域在近兩年申請量驟減,在2017年,已經看不出五個技術領域的區分性。
從圖4所示的前15個二級技術領域的申請量來看,只有其他專用機械領域的年均申請量為6.6件,大于5件,接下來14個二級技術領域的年均申請量差別不大,而且2013-2017年間在生物材料分析和微觀結構和納米技術這兩個二級技術領域的申請量為0,生物材料分析屬于儀器領域,微觀結構和納米技術屬于化學領域,進一步說明了對產品進行產業高級化發展以使產品呈現多元化、多層次、不同質量對于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都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
結合圖5的走勢和表3的數據來看前10個二級技術領域,2017年在電機/電氣裝置/電能、裝卸、半導體、藥品、家具游戲等技術領域的申請量為0,只在其他專用機械、計算機技術、音像技術、土木工程等零星的幾個二級技術領域還鮮有專利申請。
3 2013-2017年馬來西亞在華專利申請主要申請人
2013-2017年馬來西亞在華專利申請的申請人中,有超過20件專利申請的僅有一個,即原相科技(檳城)有限公司。申請量超過10件的有三個。由圖6所示。
成立于1998年的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于中國臺灣新竹,在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多個國家地區都有據點,致力于CMOS影像感測及導航,提供感測器和技術,開發人機互動界面的創新設計,目前已是全球CMOS影像感測器應用IC的領導供應商之一[4]。這家公司的34個在華申請中,涉及電氣工程 (31件)、儀器 (3件)兩個一級領域,涉及計算機技術(19件)、音像技術(8件)、電機/電氣裝置/電能 (2件)、半導體 (2件)、測量 (2件)等二級技術領域。該公司在華的34個申請集中在2014-2016年間。
申請量并列第二的有三家單位,申請量均為12件。
創建于1921年的株式會社島野公司來源于日本,是全球知名的自行車零部件制造商,該公司堅持新產品的技術研發以對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長期以來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自行車零配件市場通過專利布局的方式保護企業的權益[5]。該公司在華的12個申請全分布在機械工程領域。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和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是來源于馬來西亞本土的三家單位。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成立于1974年,是一家由馬來西亞政府全面擁有的國有企業。獲有國會通過石油開發法令,授予擁有和控制馬來西亞石油資源的所有權利。通過三十年的發展建設,馬石油已經成長為一家綜合性的跨國石油天然氣公司,屬下擁有三家子公司(馬石油貿易有限公司、馬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和馬來西亞國際船務有限公司),并在海外三十幾個國家設有100多家子公司,被稱為世界500強[6]。在華申請涉及有機精細化學 (7件)、環境技術 (2件)、基礎材料化學 (2件)等二級技術領域,但是該公司2015-2017年3年間在華并沒有專利申請。未來中國和馬來西亞能否突破傳統的能源合作范圍,拓展兩國的能源合作空間成為合作的關鍵。
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的12件在華申請均屬于化學領域,涉及藥品 (4件)、食品化學 (4件)、基礎材料化學 (3件)等二級技術領域,馬來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中國是馬來西亞大宗農產品如天然橡膠、棕櫚油的主要買家。但是馬來西亞的棕櫚油也面臨來自印度棕櫚油等等的競爭[7]。
另一個來源于馬來西亞本土的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始建于1931年,是馬來西亞五所研究性大學之一,也是馬來西亞規模最大、在校人數最多的大學。
恩那社工程有限公司雖然申請量僅為6個,但是它卻是1981年在馬來西亞成立的,集團子公司已經遍布全球,包括中國在內,成為亞太地區領先的專業水處理和投資集團公司。恩那社曾投資55億投資中國零排放海水淡化項目[8]。
4 結束語
以貨幣政策及財政能力而言,馬來西亞應對危機能力最低,目前是亞洲最弱的經濟體之一。馬來西亞長久以來都被資金短缺所困擾,一直秉承一方面開放國內市場,鼓勵外資投資本國產業,另一方面集中政府有限資金優先發展核心產業部門。早前的馬來西亞一直以農業與原產品作為出口(棕油,天然氣,橡膠,原油等),弱化了技術層面和知識產權層面的設計,再加上中國和馬來西亞的產業結構和出口結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導致兩國的產品存在競爭性,而一直以來的南海爭端等問題也對于中馬兩邊加強技術合作有負面影響,這些可以用來解釋馬來西亞在中國專利申請量一直較少的原因。以申請人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為例,該公司在華的專利申請都集中在化學領域,而且五年中只在2013-2014年有申請量。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馬來西亞已成功地把國家對農業和原產品的依賴改變成為對高科技、以知識為本及資金密集型工業帶動的出口經濟。
參考文獻:
[1]馬來西亞與“一帶一路”的關系[EB/OL].商務歷史網站.http://history.mofcom.gov.cn/?bandr=mlxyyydyldgx.
[2]2017年中國與馬來西亞雙邊貿易概況:進出口額677.5億美元 增長16.6%(附圖表)[EB/OL].中商產業研究院.http://www.askci.com/news/finance/20180320/141356120117.shtml#.2018-03-20.
[3]2017年中國與馬來西亞雙邊貿易概況:進出口額677.5億美元增長16.6%(附圖表)[EB/OL].中商產業研究院.http://www.askci.com/news/finance/20180320/141356120117.shtml#.2018-03-20.
[4]原相科技[EB/OL].http://www.pixart.com.tw/ch/about.asp/.
[5]秦天.打擊知識產權侵權,矢志不渝——株式會社島野再贏兩起專利侵權訴訟案[J].中國自行車,2011,8:38-39.
[6]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官方網站[EB/OL].https://www.petronas.com/.
[7]馬來西亞總理:中國計劃從馬來西亞再進口50萬噸棕櫚油[EB/OL].中國食用油網.http://www.oilcn.com/.2018-10-17.
[8]馬來西亞恩那社55億投資中國零排放海水淡化項目簽約[EB/OL].中國日報網.http://www.chinadaily.com.cn/.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