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麗君 申希兵 朱帥 覃露漫



[摘 要] 北部灣經濟區是目前我國進一步深化西部開放開發的重點地區之一,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通過收集2003—2017年相關數據,并利用STATA軟件對數據構建DID模型,結果顯示: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對經濟區的發展具有正向顯著效應,對GDP的顯著效應達到0.094,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顯著效應達0.012。通過對DID模型的分析,向北部灣經濟區提出如下建議:將經濟區建設為廣西發展的重要龍頭和窗口;正確處理經濟區在發展中各層政府的關系;加強經濟區與國內外經濟合作的關系;推進全市交通運輸物流信息一體化服務網絡平臺建設。
[關鍵詞] 北部灣經濟區;國家戰略;DID模型;影響評估
[中圖分類號] F47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4-0025-03
2008年1月16日,國家計委批準正式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下具體簡稱“北部灣規劃”)[1,2]。國家計委提出把廣西北部灣國際經濟區整體建設發展成為重要建設國際重點區域大型經濟技術合作區,這里也是目前全國第一個建設國際重要區域大型經濟技術合作區,目標建成經濟社會增長第四極。北部灣經濟區是我國西南省份唯一位于沿海的經濟區[2-5],并且處于西南經濟圈、華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與東盟國家聯系的重要國際通道,區位優勢明顯,戰略地位突出[6]。近年來,國家提出海洋強國戰略,發展向海經濟,西南地區唯一擁有海洋的經濟區受到國家關注。北部灣經濟區以西部大開發和推進東盟區域合作為契機,提出發展新要求,推進經濟發展,賦予經濟區新歷史使命[7]。因此,對北部灣國家經濟區戰略上升或成為新的國家發展戰略后西部地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影響價值評估的深入研究,對北部灣國家經濟區戰略發展、廣西區域經濟戰略發展、國家制定實施新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總體規劃戰略和區域互利合作共贏的改革開放經濟戰略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11]。
一、研究設計
(一)模型設計
一般采用雙重查分模型(DID模型)來分析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模型最早由Ashenfelter & Card提出,并在經濟領域得到廣泛使用[8,9]。為保證結果的準確性,應加入其它影響結果的協變量,來應對干預組和對照組中的疑似影響因素,可有效彌補樣本不能完全隨機的缺陷,因而得到真實可靠的評估[10-13]。
本文運用STATA軟件,通過將研究對象“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兩個部分,以南北欽防四市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前后的相關經濟變量的影響效果。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制干預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響作用,通過在模型中不斷加入控制變量,在進一步能夠減少兩組實驗(控制組和實驗組)的某些干擾影響因素,從而能夠補充“自然實驗”在樣本分配上的完全隨機性,保證實驗組的真實評估效果[14,15]。故本文建立的模型方程為:
Yit=α+α1areait+α2dateit+βareait×dateit+X+εit (1)
其中,i表示第i個城市;t表示第t年;y表示結果。areait、dateit分別為地區和時間虛擬變量,若實驗對象位于經濟區內和在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均賦值1,否則賦值0。系數α1表示解釋變量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系數α2表示地區效應;areait×dateit表示雙重差分的估計量,其估計系數β表示政策對經濟的影響,β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其表示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對南北欽防的影響。
(二)數據來源
本文的研究數據來源于廣西2018年《統計年鑒》。由于進出口總額2017年采用人民幣計算,因此2017年匯率采用年平均匯率進行換算。
從不同的角度選取變量對GDP、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二個視角進行分析。投資總額變量和財政狀況變量是從社會和政府的角度出發,GDP變量是從經濟發展狀況的角度出發,時間因素是以上升為為國家戰略前后的時間作為參考,地區因素是以北部灣經濟區內的地區進行區分,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全面的考慮,能夠較為全面、客觀對北部灣經濟區經濟效應進行計量分析。
二、DID計量分析
(一)數據處理
利用STATA軟件對相關變量進行了初步分析,得到本文變量的描述性統計情況,如表1所示:
(二)適用性檢驗
利用ADF檢驗法檢驗數據的平穩性,后進行回歸分析。經檢驗后變量p<0.05,數據平穩。GDP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未控制變量的情況下,豪斯曼檢驗p<0.05,證明固定效應模型有效,應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加入控制變量后,結果顯示使用固定效應。
(三)實證過程
將數據代入運算得到了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對地區的經濟效應,如表3所示,通過求出控制組和實驗組之間的差異,以用來消除時序上的變動差異。從表中可以看出,在上升為國家戰略前后,GDP值相應的增加,增加為0.104,說明北部灣經濟區戰略對GDP水平提升0.09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為0.115,說明北部灣經濟區戰略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貢獻增加0.012。可以構建變量回歸模型進一步驗證。
(四)變量影響顯著性分析
根據表3,在未引入控制變量時的回歸方程:
y=5.53+1.089date+0.01area+0.094did+ε (2)
可以看出系數均為正數,其中時間最為顯著,其它兩個顯著較弱。引入控制變量后的回歸方程:
y=1.296-0.015date-0.036area-0.103did+0.254X1
+0.245X2+0.062X3+0.182X4-0.036X6+ε (3)
加入控制變量后我們發現控制變量均成負向顯著,因此在加入控制變量后地區和時間對經濟區的作用減弱。在控制時間因素和地區因素的外,分別依次加入了相關的控制變量進行分析,得到了控制變量對相關的顯著性水平。從控制變量來看,對GDP貢獻最顯著的是第三產業值,高達0.254,說明第三產業的發展極大的促進了北部灣經濟區的經濟發展;其次分別是固定資產投資(0.2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182)、進出口總額(0.062),說明在這三個方面都對經濟區的GDP增長有促進作用,根據百分比表明進出口總額對GDP的顯著效應較小,促進作用有限。但第三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的顯著效應明顯,對北部灣經濟區的GDP貢獻較大。同時顯著效應最小的為公共財政預算支出,顯著為負(-0.036),表明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增長一定程度會導致GDP的減少。
第三產業對GDP的具有正向的顯著作用。其原因有:隨著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其經濟地位增加,各級政府重視程度增加,均會對其有所政策性照顧。其次新經濟作為新興生產力,是加快發展的主力軍,政府開始工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創新財政支持力度,形成規模化、集群化、持續化的第三產業。
表3 控制變量對GDP的影響
注:(1)括號中的是回歸系數標準差
(2)***、**、*分別代表通過10%、5%、1%的顯著性檢驗
根據表4,在未引入控制變量時的回歸方程:
y=9.022+0.869date+0.103area+0.012did+ε (4)
可以看出系數均為正數,時間變量最為顯著,其它兩個顯著較弱,其中did為負。引入控制變量后的回歸方程:
y=7.588+0.294date+0.13area-0.138did+0.036X1
+0.481X2+0.012X3-0.175X4-0.090X6+ε (5)
加入控制變量后,呈現正向顯著的是固定資產投資、第三產業和進出口總額。根據顯著效果明顯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固定資產投資(0.481),其次是第三產業(0.036)和進出口總額(0.012),顯著效果在顯著的是固定資產投資,顯著效果最小的為進出口總。說明這三個方面可以以不同程度的方式促進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175)和公共財政預算支(-0.09)出呈現負向顯著。究其原因:隨著經濟發展,居民收入雖增加,但物價也隨之增長,依然導致用于生活必需品支出的比例較大,可用于其他支出的比例較小。
表4 控制變量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響
注:(1)括號中的是回歸系數標準差
(2)***、**、*分別代表通過10%、5%、1%的顯著性檢驗
三、實證結果分析
根據表2,GDP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在處理組和對照組存在正向的差距,GDP的did值為0.09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did值為0.012,說明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對其均有促進作用,但促進效果較差,與其它的國家戰略相比,政策的效果較弱。
(一)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對GDP的影響
在沒有加入控制變量前,時間和地區變量系數呈正顯著,說明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可以促進GDP的增長。但隨著控制變量的加入,時間和地區變量的系數逐漸變為負值不顯著,表明沒有促進GDP增長,反而有一定阻礙作用,但是根據事實基礎,這種結果顯然存在問題,因此可能是引入控制變量的不全面導致的。根據原始數據,部分城市的GDP處理組比對照組高,一部分反之。說明國家戰略對一定城市的GDP有促進作用,對部分城市的GDP存在負面影響,不符合實際情況。原因可能由引入的控制變量和廣西的強首府戰略有關,還需進一步驗證。
(二)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響
在沒有加入控制變量前,時間和地區變量的系數為正值,說明政策效果可以促進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引入控制變量后,地區和時間變量的系數為正值,但did值為負值,說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時間的推移有關或者和地區有關,但和政策無關,因此政策并沒有提高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根據原始數據,城鎮的居民生活水平在對照組和處理組都是逐年增加的,并未因為政策而發生變化。但在實際情況下,政策為當地帶來就業,就業人口增多,但也促進了生活成本的增加,因此政策無法促進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究其原因還應和控制變量的不全面和社會經濟因素有關。
四、對策建議
從總體發展趨勢來看,現階段在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效應帶動下,南北欽防的發展呈現一片較好的發展態勢。
(一)將經濟區建設為廣西發展的重要龍頭和窗口
中央政府提出“充分發揮廣西作為西南出海通道作用”戰略部署十幾年來,尤其近幾年,廣西緊抓歷史機遇,依靠西部大區域開發發展戰略、泛珠三角地區戰略合作、泛北部灣區域合作和西南六省的區域合作,發揮西部區位位置優勢,加快區域發展交通步伐,逐步發展變為多層次區域合作的交通樞紐。首先,廣西國家應深刻分析總結我國發展歷史經驗,認識廣西經濟發展的不足和國家發展能力水平低等的一系列突出問題。其次,順應發展趨勢,緊追我國海洋區域經濟發展時代的前進腳步,發揮沿海的重要區位位置優勢。再次,發揮廣西地區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前沿綠色地帶和自貿橋頭堡等的作用。最后,借鑒其它沿海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成功經驗,轉變思想發展觀念和轉變發展工作模式,進而不斷提升自身發展戰略地位,實現廣西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正確處理經濟區在發展中各層政府的關系
隨著北部灣經濟區的深入發展,一些問題不斷顯現出來,從戰略全局來看,要統籌協調、處理經濟區內各城市之間的聯動關系和北部灣經濟區和廣西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等問題。
由廣西的發展現狀看,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因此要保證經濟區的龍頭、窗口和橋梁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因此全區應兼顧大局支持經濟區的開放與發展。經濟區依靠海洋發揮樞紐作用,協調、推動全區經濟發展,對全區起到領路和龍頭等作用[16]。
(三)加強經濟區與國內外經濟合作的關系
北部灣經濟區作為中國-東盟的前沿地帶,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合作。隨著大灣區的建設,經濟區應緊抓機遇,加強與珠三角的合作,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推動自身優勢發展,提高自身競爭力,構建多元化的區域合作[17,18]。
(四)推進全市交通運輸物流信息一體化服務網絡平臺建設
統籌規劃,完善國際物流區域交通網絡。北部灣地區我國應繼續加大行政區域內高速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和其他城市道路等交通設施基礎建設支持力度。建立一套綜合性的物流管理體系。依托一條沿海港口和一條連接西南、華南、東盟國家的國際交通網絡[19-21],加快培育發展地區現代商貿物流業。積極發展培育,壯大第三方網絡物流服務企業。
五、結語
北部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不僅是廣西自身發展的要求更是國家發展的整體要求。加快推進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有利于推動廣西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從整體上帶發展水平,振興民族經濟,鞏固民族團結,保障邊疆穩定;有利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增強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進西南地區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形成帶動和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有利于完善我國沿海沿邊經濟布局,使東中西部發展更加協調,聯系更加緊密,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注入新的強大動力;有利于加快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深化中國與東盟面向繁榮與和平的戰略伙伴關系。
[參考文獻]
[1]黃錫遠.北部灣經濟區企業會計信息化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財會通訊,2010(3):30-32.
[2]易暉.北部灣經濟區實現通信同城化[N].人民郵電,2013-07-02(007).
[3]盧會蘭.試論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08(3):65-66.
[4]蔡曉樺,李月連.基于I-TOPSIS法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土地利用結構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2,35(4):42-45.
[5]趙歧陽,陳仕平,廖慶凌.劉奇葆陸兵:堅持把發展放在第一位奮力建設新廣西[J].當代廣西,2007(7):13-14.
[6]譚善梅.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實現廣西北部灣經濟跨越式發展[C].廣西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廣西市場經濟研究會、崇左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中共崇左市委黨校、憑祥市人民政府.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與沿邊經濟發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廣西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廣西市場經濟研究會、崇左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中共崇左市委黨校、憑祥市人民政府:廣西市場經濟研究會,2008:436-448.
[7]袁觀清.充分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N].人民代表報,2014-10-23(003).
[8]李新光,黃安民,張永起.高鐵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評估——基于DID模型對福建省的實證分析[J].現代城市研究,2017(4):125-132.
[9]莫亞琳,黃馨,劉向.高速鐵路對粵桂地區經濟影響的研究——基于雙重差分計量經濟模型的實證分析[J].改革與戰略,2018,34(7):76-81.
[10]鐘尋,徐淑祥,敬曉玲.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問題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7,47(15):106-116.
[11]王春楊,吳小文.高鐵建設對區域創新空間結構的影響——基于長江經濟帶的實證分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1):69-74.
[12]王曉宇.京滬高速鐵路對曲阜經濟的影響[D].曲阜師范大學,2017.
[13]王波.軌道開通運營與住宅價格波動的實證研究——基于雙重差分模型估計[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29(3):18-21+53+174.
[14]李楨.基于DID模型的貴州高鐵經濟效應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
[15]郭靖.ST戴帽對公司價值和經營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7.
[16]李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戰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
[17]莫紹深.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戰略問題再思考[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9):57-60.
[18]劉奇葆,特載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廣西——在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廣西:廣西年鑒社,2007:30-36.
[19]周毅,楊鵬.北部灣經濟區協調發展對策[J].開放導報,2009(5):89-92.
[20]徐遠征.廣西發展臨港經濟的對策[J].廣西社會科學,2009(8):13-17.
[21]羅雁翎.后發優勢與區域物流產業發展研究[D].天津大學,2006.
[責任編輯: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