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閣 張軍 謝雪怡

[摘 要] 人工智能帶來的新技術,引起了財會人員工作職能的迅速轉變。許多重復性、標準化、流程化的會計核算、會計記賬和其他會計工作將由更精確和快速的人工智能財務機器人來完成,企業對財會人員的職業勝任力提出更高要求。基于闡述文獻研究和調查問卷,了解企業財務智能化現狀及未來規劃,分析了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評價指標及影響因素。
[關鍵詞] 人工智能;財會人才;職業勝任力;情況調查
[中圖分類號] F27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4-0085-04
一、調查方法與框架
本文主要采用現場訪談與調查問卷的方法,先選取合生創展、海印集團、廣粵錦泰集團等多家企業作為小規模調查訪談的典型企業。依據小規模訪談的結果對問卷內容進行修正和設置,選擇廣東省內的330家企業作為問卷調查的對象。根據問卷的回收與整理,總結歸納人工智能時代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評價指標及其影響因素。
二、調查問卷數據分析
本調查報告調查對象是廣東省地區的企業,主要采用網絡調查、現場調查、親戚朋友的推廣調查等方法。為保證調查問卷填寫的準確性,調查團隊對受訪者進行了挑選和控制,問卷主要由企業中層以上財會人員、企業負責人或者業務部門負責人填寫。本次調查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369份問卷,回收335份,回收率為90.78%,其中,部分問卷大部分選項相同而被排除,實際有效問卷為330份,有效回收率為98.51%。
(一)樣本特征分析
樣本特征主要通過問卷問題1-8完成,涵蓋受訪者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位、行業等8大信息。
1.問題1中“您的性別是?”調查結果顯示,女性相比男性從事財務行業的占比高。
2.問題2中“您的年齡為?”調查結果顯示,說明受訪者以中青年為主,此群體為企業的中堅力量。
3.問題3中“您的受教育程度”的調查結果顯示,本科以上學歷合計占比74.54%,說明本調查對象大部分學歷教育程度比較高。
4.問題4“您在企業擔任哪種財會職位?”調查結果顯示,中層以上財會人員、業務部分負責人、公司高層負責人合計占比84.35%,這些人恰恰是對公司財會人員招聘、評價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等具有極大話語權的人,因此本調查問卷的數據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和說服力。
5.問題5“您在貴企業的月收入是?”在調查結果顯示,其中10000元以上合計占比32.73%,而收入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受訪者的工作能力、教育程度以及其在公司的地位,本題調查結果與問題3和問題4結果趨于一致。
6.問題6“您目前考取了哪些財會相關的技術資格證書?”調查結果顯示,擁有中級證書以上的合計占比60.60%,以上說明受訪者擁有豐富的會計工作經驗,有深厚的會計專業基礎,能為公司管理層提供各維度的參考信息。
7.問題7“貴企業所屬行業屬于?”調查結果顯示,可以看出問卷的行業分布非常均勻,每個行業都有涉及,根據國家行業分類標準,本次調查基本已涉及不同領域的行業。
8.問題8“貴企業處在以下哪個發展時期?”調查結果顯示,說明被調查的企業大部分處于成長期與成熟期。
綜上,在第一部分的基本情況調查中,分析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對象為女性、高學歷、高收入、涉及各行業、豐富的工作經驗、中級職稱以上、所屬企業發展穩定因素在調查樣本中占比高。說明被調查對象為企業財務的中堅力量,他們所填寫的信息極具代表性。
(二)企業財務智能化現狀分析
企業財務智能化現狀分析主要通過問題9-15來完成,主要涉及企業財會崗位設置情況、財會人員考核方式、企業財會軟件使用等問題來展開。
1.問題9“貴企業現設有哪些財會崗位?”調查結果顯示,各個崗位分布均勻,每個崗位都有涉及。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除傳統的會計崗位之外,決策分析崗(23.64%)、信息技術崗(24.24%)也占據較大比例,說明在企業中財會輔助管理的職能和專業的信息技術崗位已經開始得到重視。
2.問題10“貴企業財會人員有多少?”調查結果顯示,我們一般可用企業財會人員的多少來推算企業規模的大小,一般來講,企業財會人員越多,企業規模越大。調查結果顯示我們調查的企業樣本大、中、小型企業的數量在本次調查中占比相當。
3.問題11“貴企業用什么方式對財會人員進行考核?調查結果顯示,每個考核法都有涉及,其中德能勤績考核法和KPI合計占比62.42%,這兩類考核方法中都比較重視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崗位職責。
4.問題12“貴企業主要考核財會人員的哪些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我們可以看出,各種考核方法均有涉及,但明顯使用崗位職責考核的企業占比高達57.58%,這說明企業對財會人員的業務能力是十分重視的。
5.問題13“貴企業處理財務數據所使用的軟件或工具為?”調查結果顯示,問卷中的軟件都有涉及,其中使用財務軟件或工具合計占比69.7%,由此可以看出企業財務業務的處理信息化程度比較高。
6.問題14“貴企業處理財務數據所使用的軟件或工具來源?”調查結果顯示,直接購買的約占60%了,說明企業自行購買財務軟件占比較高,結合自身業務設計開發的企業占比較少。
7.問題15“貴企業處理財務數據所使用的財務軟件或者工具處在哪一階段或者層次?”調查結果顯示,說明目前的企業大部分已經使用財務軟件處理一些基礎的會計核算業務。值得注意的是已有13.33%的企業已經進入財務智能化階段,實現了全流程會計處理,智能化風險控制和大數據下的財務預算及決策。
8.問題16“您聽說過哪些財會人工智能技術”調查結果顯示,對人工智能技術有了解的(財務機器人、納稅服務機器人、費用稽核機器人、應收應付機器人、其他)占了絕大部分,說明財會人員對各種財務智能手段與工具都有所關注與了解。
9.問題17“您認為與人工相比,財務機器人的短板在于?”調查結果顯示,問卷中各因素均有涉及,其中前期投資成本高占比60.61%,沒有人工應急能力占比52.73%,維護成本比較高占比47.88%,等因素分別占前三位,說明企業若考慮投入智能化的財務處理工具,需要投入較大的成本用于購置與維護。與此同時機器化式的財務處理,若遇有財務規則改變,應變能力較人工遲緩。
10.問題18“貴企業招聘財會人員是否要求需要會熟練操作相關的財務軟件?”調查結果顯示,選擇“是”的占比85.45%,絕大部分企業招聘財會人員都要求需要會熟練操作相關的財務軟件,說明熟練操作相關的財務軟件已經是當今財會人員的必備技能,企業財務軟件智能化已經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綜上,企業對財會人員的考核主要看重其業務素質和崗位職責;企業財務智能化水平大多處在財務電算化或者信息化階段,但已有13.33%的企業已經邁入財務智能化階段,實現了全流程會計處理、智能化的風險控制及數據分析、大數據下的財務預算及決策。大多企業對財務智能工具和手段有所了解,但對其“需要投入較大的成本用于購置與維護”、“應變能力弱”有所顧忌。
(三)企業財務智能化未來規劃分析
企業財務智能化規劃分析主要通過問題19-22題來完成,涉及企業未來會使用的財務工具、招聘員工看重的素質、未來財務機器人包含模塊等問題。
1.問題19“未來企業進行財務數據的處理,考慮使用哪些手段?”調查結果顯示,各個手段均有涉及,分布均勻,說明企業未來使用財務智能化工具的意愿很高。
2.問題20“你認為企業處理財務數據所用到的機器人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功能?”調查結果顯示,需要智能化程度高的機器人占比大,說明企業對財務數據處理與核算實現智能化有著較大的需求,因為最終實現業財融合是企業穩步發展的重要保障。
3.問題21“人工智能時代下貴企業招聘新員工更看重哪些素質?”此問題實際是人工智能時代企業對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的評價指標,選項來源于問卷設置前對多家不同規模、行業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訪談所得,在問卷結果中,90%的受訪者都選擇“很重要”或“非常重要”,說明選項的設置具有較高的信服力。綜合“非常重要”和“很重要”兩個維度可知,在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的四個指標中,“財會基礎技能”相對重要性最低,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技能”、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相對重要性較高。
4.問題22“您認為,未來人工智能化的發展趨勢,財會人員更需要做哪些改變?”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企業對于財會人員需求應該是復合型的,而且隨著人工智能化的發展,對財會人員的職業勝任力則提出更高要求,而不再是只掌握基礎財務核算技能的人員。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在職人員已經有意識、有目標地提升自己知識層面與業務能力。
綜上,大多企業具有使用高級財會智能工具的規劃,認為未來財務機器人不僅要具有基礎財會模塊,還應該包含行業或企業個性化的特殊模塊才能滿足其需求,對未來財會人員的“財會基礎技能”要求降低,而對“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技能、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的技能要求提升,認為其應主動學習除財會基礎技能之外的更多行業信息、智能工具等,才能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變化。
(四)多因素交叉分析
1.企業不同崗位人員與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的關系。將問題4“您在企業擔任哪種職位”(企業不同崗位)與問題21“人工智能時代下貴企業招聘新員工更看中哪些素質”(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進行交叉分析。
(1)X:企業不同崗位人員Y:財會基礎技能。分析顯示,財會人員崗位的受訪者普遍認為“財會基礎技能”非常重要或很重要,但隨著受訪人員崗位的提升,認為“財會基礎技能”的重要性降低很多。
(2)X:企業不同崗位人員Y: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等。分析顯示,基礎財會人員(8.21%)大多并不認為“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等”對其很重要,而公司高層負責人(48.57%)與業務部門負責人(52.86%)則認為“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等”對于財會人員“十分重要”或“很重要”。
(3)X:企業不同崗位人員,Y: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
分析顯示,在“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這個評價指標上,不同崗位的人員看法趨于一致,認為其“很重要”或“十分重要”。
(4)X:企業財會智能化水平,Y: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分析顯示,受訪人員大多認為“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十分重要或很重要,不同崗位的人員在此因素上無較大差異。
2.企業規模與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的關系。將問題10“貴企業財會人員有多少”(企業規模)與問題21“人工智能時代下貴企業招聘新員工更看中哪些素質”(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進行交叉分析。
(1)X:企業規模Y:財會基礎技能。分析顯示,無論企業規模大小與否均為認為與“財會基礎技能”比較重要。
(2)X:企業規模Y: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等。分析顯示,企業規模越大,越趨向認為“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等”能力比較重要。
(3)X:企業規模Y: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分析顯示,企業規模越大,越趨向認為“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比較重要。
(4)X:企業規模Y: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分析顯示,企業規模越大,越趨向認為“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對于企業未來招聘財會人員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參考因素。
3.企業財會智能化水平與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的關系。將問題15“貴企業處理財務數據所使用的財務軟件或者工具處在那一階段或者層次”(企業財會智能化水平)與問題21“人工智能時代下貴企業招聘新員工更看中哪些素質”(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進行交叉分析。
(1)X:企業財會智能化水平,Y:財會基礎技能。分析顯示,隨著企業財務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對于財會人員“財會基礎技能”的重視程度呈現下降趨勢。
(2)X:企業財會智能化水平,Y: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等。分析顯示:隨著企業財務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對于財會人員“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等”能力的需求更加重視。
(3)X:企業財會智能化水平,Y: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分析顯示,無論企業財務智能化水平高低,對于財會人員“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的能力都認為很重要。
(4)X:企業財會智能化水平,Y: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分析顯示,無論企業財務智能化水平高低都很重視財會人員“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的能力。
綜上所述,不同企業對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的評價要求不同。具體來講,企業財務智能化水平越高,對財會人員的“基礎財務技能”要求降低,而對“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的能力要求提升較多,“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和“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這兩種能力無論企業財務智能化水平高低都比較重視。
四、調查結論與討論
(一)企業財務智能化現狀及未來規劃
結論1:已有13.33%的企業已經邁入財務智能化階段,實現了全流程會計處理、智能化的風險控制及數據分析、大數據下的財務預算及決策。其他處在財務電算化或財務信息化階段的企業對財務智能工具和手段都有了解和關注,主要對其“需要投入較大的成本用于購置與維護”、“應變能力弱”有所顧忌,但其中77%的企業未來都有使用財務智能化工具的規劃和意愿。
結論2:大多企業具有使用高級財會智能工具的規劃,認為未來財務機器人不僅要具有基礎財會模塊,還應該包含行業或企業個性化的特殊模塊才能滿足其需求,對未來財會人員提出更高要求,認為其應主動學習除財會基礎技能之外的更多行業信息、智能財務工具等,才能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變化。
人工智能技術在財會領域的出現最近幾年才剛剛開始,已經有13.33%的企業實現了財務智能化,其他企業未來也都有規劃使用財務智能化工具。企業顧忌“需要投入較大的成本用于購置與維護”這點與現有財務智能化工具采購成本高,技術不夠成熟有關,大多處于創業期或者成長期的中小企業暫時無法負擔高昂的采購成本,加上后期的維護費用,企業自覺“不夠劃算”,相信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企業這層顧忌不難打消。這對未來的財會人員必將帶來巨大沖擊。大量重復性的基礎性工作會被財務智能化工具替代,這也與后面的研究結論企業對“基礎財務核算技能”要求降低相對應,未來的財會人員只有做財務智能化工具無法做到的事情才能確保自己不被淘汰。哪些是財務智能化工作無法做到的事情?“應變能力弱”這點正是財務智能化工具難以克服的痛點,這也是未來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的重要指標,即未來財會人員需要更加注意提升自己“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技能”、“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三方面的技能。
(二)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評價指標及影響因素
結論1:人工智能時代,企業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應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財會基礎技能”、“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技能”、“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
結論2:不同崗位工作人員、企業規模、企業財務智能化水平對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指標影響程度有所不同。
具體來講,財會工作人員認為“財會基礎技能”還是十分重要的,“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技能”不算很重要,業務部門和公司高層觀點恰恰相反,認為“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技能”重要性要高于“財會基礎技能”;對于“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這兩個技能,不同崗位的人員都認為很重要;隨著企業規模的壯大,認為“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技能”、“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這三種技能重要程度會不斷提升;隨著企業財務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對于財會人員“財會基礎技能”的重視程度呈現下降趨勢,即企業財務智能化水平越高,越趨于認為“財務基礎技能”重要性下降,“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技能”技能的重要性會越來越高。
對于財會人員職業勝任力的評價,業務部門和公司高層負責人的意見顯然比財會人員自身的意見更具說服力。財務智能化工具能替代大部分的基礎財務核算工作,但由于“應變能力弱”無法應對復雜的管理問題,所以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財務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和企業業財融合程度進一步提升,對“基礎財務核算技能”重視程度下降,而對“輔助管理者進行風險、成本、預算等職能管理”、“熟悉公司業務模式及所在行業相關業務資訊、業務拓展技巧技能”的能力要求提升很多,而財會人員“掌握智能財會關鍵工具和軟件的使用和操作”必然要成為必備技能之一。
[參考文獻]
[1]呂京麗.人工智能背景下財會人員職業再規劃與發展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2]楊文璇.人工智能在移動互聯網行業財務共享服務中的應用探析[J].2018.
[3]魯珺.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的影響[D].湖北文理學院,2018(5).
[4]蘇靜,商英華,王繼武.人工智能對財會行業及其人才需求的影響分析[D].財經界,2018(9).
[5]陳婷蔚.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應用探析-以德勤機器人為例[D].安徽財經大學,2018(10).
[6]Gupta J,Wilson N,Gregoriou A,et al.The value of operating cash flow in modelling credit risk for SMEs[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14,24(9):649-660.
[7]姚小娜.論財務人員與人工智能的協同發展[J].中國總會計師,2017(12)88-89.
[8]Tinoco M H,Wilson N.Financial distress and bankruptcy prediction among listed companies using accounting,market and macroeconomic variabl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13,30:394-419.
[責任編輯:王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