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紀江

【摘 要】 目的:研究超聲引導肝內膽管穿刺應用在老年高位惡性膽道梗阻當中的效果。方法:設置本文觀察組調查對象為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所收治的老年高位惡性膽道梗阻患者48例,選擇同期本院另外收治的老年高位惡性膽道梗阻48例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研究對象所采用不同穿刺方法所取得的效果。結果:觀察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性;觀察組穿刺出現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觀察組穿刺次數低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性。結論:采用超聲引導之下聯合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膽道雙支架方法對老年高位惡性膽道梗阻患者進行肝內膽管穿刺能夠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并發癥對患者的影響,減少對比劑的使用。
【關鍵詞】
超聲引導;肝內膽管穿刺;老年高位惡性膽道梗阻
為有效扭轉相關狀況,本文作者分析超聲引導肝內膽管穿刺聯合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下膽道雙支架植入方式對老年高位惡性膽道梗阻治療的效果,并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論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調查對象來自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選擇48例老年高位惡性膽道梗阻患者作為本文的觀察組,選擇同期來本院進行治療的另外48例老年高位惡性膽道梗阻患者作為本文的對照組。本文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平均值為(72.5±11.5)歲;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平均值為(73.8±5.8)歲。本文所選擇的調查對象均為老年高位惡性膽道梗阻患者,診斷符合該病癥的診斷標準。所有調查對象手術之前經過影像學診斷得到確診,本文調查對象排除存在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和凝血功能障礙患者。調查對象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文所有研究對象均通過倫理委員會的驗證。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性(P>0.05),可比較。
1.2 方法
本文所有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引導肝內膽管穿刺技術進行指導,在進行干預的過程中選擇患者右側作為穿刺路徑,在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以后,采用超聲引導之下將22G千葉針沿著經過標記的穿刺點穿刺,到達穿刺目標膽管,通過超聲確認針尖是否進入目標膽管,然后將針芯退出,可觀察到存在膽汁流出,如果沒有膽汁流出,需要稍稍對穿刺針進行調整,然后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之下注入對比劑。之后為患者進行膽道雙支架植入,在穿刺成功結束以后為患者換8F的導管鞘,并根據超滑導絲和5F導管進行配合,然后尋找右肝管和左肝管所在部位,分析膽總管的潛在腔隙情況,為患者留置導絲,在患者的右肝管-膽總管間和右肝管-左肝管之間各植入支架1枚[1]。經患者的右肝管對左肝管進行探查不成功,或患者的左-右肝管之間的角度相對較小,需要在右肝管-膽總管間留置導絲,在留置成功以后選擇患者劍突下進行穿刺,為患者進行穿刺(觀察組進行超聲引導,對照組進行血管造影數字減影引導),在穿刺成功以后,尋找患者的左肝管-膽總管間的潛在腔隙,為患者留置導絲,分別將患者的右肝管-膽總管和左肝管-膽總管間將導絲植入,并為患者植入2枚支架。如果反復探尋,尋找不到狹窄階段的潛在腔隙,或者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存在不耐受而表現出嚴重的痛苦,可考慮為患者進行膽道單支架,并且為患者進行側外引流或膽管完全外引流,也可為患者考慮進行優勢側膽道外引流。手術以后常規對患者進行保肝減黃的相關對癥治療,還要做好對患者引流的觀察。
所有對照組患者選擇肝內膽管盲穿,主要為患者應用22G千葉針炎患者肋骨上緣進行刺入,在T11水平穿刺到患者椎體右緣,將針芯退出,邊退針邊進行對比劑的注入,在患者膽管先植入導絲和擴張管,之后操作和觀察組相同。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一次穿刺成功46例,穿刺成功率為95.83%,對照組一次穿刺成功25例,一次穿刺成功率為52.0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性。觀察組穿刺出現并發癥3例,占6.25%,存在膽道出血1例,引流管滲液2例;對照組出現11例并發癥,占22.92%,存在穿刺點疼痛5例,膽道感染3例,引流管滲液3例,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觀察組穿刺次數為(1.02±0.13)次,對照組為(2.33±1.32)次,觀察組對比劑用量為(2.13±0.25)mL,對照組為(3.32±1.05)mL,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性。兩組調查對象的膽道穿刺次數和對比劑用量。請詳見表1所的結果。
3 討論
最近這幾年我國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深,在老年群體當中存在很多高位惡性膽道梗阻的患者,這種病癥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影響,一般對于這種病癥的患者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原則,但是很多患者在發現的時候已經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2-4]。對患者進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下經皮經肝膽道引流可以實現有效的減黃,所以已經成為非手術治療當中首選的治療方法。對患者治療后存在著一定的并發癥,而這些并發癥一般是因為介入操作而導致患者發病,再加上很多老年患者群體機體功能存在衰退,患者合并多種類型的病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治療風險和并發癥的發生風險。老年高位惡性膽道梗阻常常會導致患者的肝總管等相關區域存在狹窄閉塞[5]。通過本文的調查和研究結果能夠得出,采用超聲引導之下聯合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膽道雙支架方法對老年高位惡性膽道梗阻患者進行肝內膽管穿刺能夠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并發癥對患者的影響,減少對比劑的使用。
參考文獻
[1] 徐滿珍,梅華,祝強華.經皮肝膽外引流聯合內支架植入術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的臨床研究[J].醫學信息,2016,29(18):398-399.
[2] 張萬高,丁以錕,縱慧敏,等.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膽道腔內射頻消融聯合支架置入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的療效分析[J].安徽醫學,2015,36(08):992-995.
[3] 聶紓,丁佑銘.經皮膽道支架置入與姑息性膽腸內引流對胰頭癌所致梗阻性黃疸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15,(04):694-697.
[4] 張紅軍,常樹勛,王曉鵬,等.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術聯合支架植入術對惡性梗阻性黃疸的療效分析[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5,16(06):476-478.
[5] 范恒偉,劉會春,李宗狂,等.經皮經肝膽管引流途徑膽道支架置入與姑息性膽腸內引流治療惡性梗阻性黃疸的療效比較[J].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2015,20(0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