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美 朱琪 劉衍霞

【摘 要】 目的:主要分析內分泌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其管理對策。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內分泌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70例患者為對象,對患者住院階段的安全隱患事件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對應的管理對策,并于2018年1月開始實施,評估管理對策的效果。結果:內分泌科的護理安全隱患主要集中在藥物不良反應、跌倒、誤服藥物等,在采取管理對策后,上述安全隱患得到控制,實施前后結果相比,P<0.05。結論:內分泌科的護理安全隱患較多,因此需要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對策,這樣才能避免安全事件的發生,為構建良好護患關系、提高臨床療效奠定基礎。
【關鍵詞】
內分泌科;護理安全隱患;護理管理對策
目前,護理安全問題逐漸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所謂護理安全,主要是指在護理期間,醫護人員不僅要保證臨床療效,還需要避免出現各種法律以外的不良情況發生。內分泌科室多為糖尿病、甲狀腺等疾病患者,其中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較大,發生安全隱患的概率高,如何避免內分泌科護理安全事件的發生,已經成為相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70例患者為觀察對象,包括男328例,女242例,平均年齡(68.2±6.2)歲。同時選取本院2018年內分泌科收治的268例患者作為對照,包括男161例,女107例,平均年齡(69.5±5.7)歲。
1.2 方法
1.2.1 安全隱患分析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7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患者住院期間的各種安全隱患問題進行評估,總結相關安全隱患問題的發生率等。
1.2.2 護理管理對策 根據安全隱患分析結果,制定針對性的護理管理對策,主要措施包括:1)深化安全管理印象。護理部定期開展安全教育講座,圍繞內分泌科護理安全隱患管理的現狀,強化全體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讓全體護理人員了解護理過程中的法律問題。2)優化護理人員的人員配置。護士長根據內分泌科的護理人員分配情況,保證班次的合理性,根據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差異,做到彈性排班,并且對每一位護理人員用餐時間、休息時間等進行調整,保證護士站時刻有人在崗。3)遵守科室用藥復核制度,在給藥時,再一次核對患者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藥物名稱等;對于需要多種藥物聯合治療的患者,可按照用途、種類等將藥物分類放置,并作出標記;特殊用藥患者在交接班時必須要詳細介紹。4)提高對患者細節方面的護理,護理人員充分落實“以患者為核心”的護理理念,對于行動障礙的患者,給予手杖、輪椅等輔助器械,避免出現摔倒等問題;對于衛生間等易滑倒空間,需要粘貼防滑標志。5)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根據治療階段所用藥物,告知患者不同藥物的正確用法、用量等,讓患者可以識別藥物的不良反應,做到自我保健;用藥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注意探視患者,當發現疑似不良反應時,需要立即停止用藥并觀察。
1.3 觀察指標
統計改進前后本院內分泌科安全事件的發生率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本次研究的數據進行處理,以χ2值檢驗數據間的差異,當P<0.05時,認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結果顯示,在改進管理對策前后,本院內分泌科護理安全隱患情況存在明顯的數據差異,其中在改進前,共發生9例安全事件,占總例數的1.58%(9/570);而在改進后,僅發生1例安全事件,占總例數的0.37%(1/268),P<0.05。資料見表1。
3 討論
受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糖尿病、甲狀腺等內分泌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與預后產生嚴重影響[1]。臨床經驗發現,內分泌科患者普遍為中老年人,此類患者在臨床治療階段容易出現摔倒等事件,因此必須要對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2]。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內分泌科的安全事件主要包括:1)藥物不良反應。由于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下降,因此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后有更高的概率出現不良反應;2)跌倒。老年人普遍伴有運動功能障礙,因此在缺乏家屬與護理人員陪伴的情況下,患者在行動過程中容易出現跌倒等問題[3]。3)誤服藥物。一些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沒有認真履行問詢制度,導致在患者給藥時出現錯誤;患者對藥物缺乏準確認知,無法自我識別藥物的名稱、用量等,也會導致安全事件發生[4]。從表1的相關資料發現,在改進前的9起安全事件中,藥物不良反應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分別為跌倒、誤服藥物等;而在改進之后,相關問題得到顯著改善,僅發生1起安全事件,占總例數的0.37%,改進前后的數據相比,P<0.05。這一結果證明,改進后的護理管理對策具有科學性。
根據本文研究經驗,在內分泌科護理安全管理中,護理人員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問題:1)注意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素質,規范護理過程,要求全體護理人員在護理中必須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在患者給藥前認真核對信息,降低人為因素所引發的安全事件發生。2)在護理過程中全面落實“以患者為核心”的護理理念,根據臨床工作現狀全面優化護理流程,護理過程考慮患者需求。內分泌科患者對藥物治療的認知不足,且對藥物不良反應無清晰的認識,所以護理階段必須要由護理人員做好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樹立科學用藥的觀念,實現自我保健。3)護理人員做好角色轉變,充分考慮不同患者的訴求,為患者提供手杖、輪椅等個性化服務,讓患者感受到便利。同時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之間保持緊密的聯系,通過溝通交流,收集患者資料,為提高護理質量奠定基礎。
有文獻[5]在研究中選取了100例內分泌科患者為觀察對象,并對患者采用護理安全管理的干預方法,結果證明,內分泌科在采取安全護理之后,患者的安全隱患問題得到有效改善,安全事件的發生率從最初的22.0%下降到0.0%,并且在實施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更高,P<0.05。
在內分泌科護理管理中采用安全管理方法,可以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避免安全事件的發生,可以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如,邱曉娟,辜娜.創優管理模式用于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4):68-69.
[2] 管琳.綜合護理在36例內分泌科患者中的具體運用策略[J].名醫,2018,(12):157.
[3] 李方杰.內分泌科老年患者入院的護理安全隱患及對策分析[J].智慧健康,2018,04(36):70-71.
[4] 王娟.持續護理質量改進在內分泌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07(04):770-771.
[5] 余蓉娟.內分泌科護理中應用“以問題為導向”的管理模式的作用[J].中國農村衛生,2018,(23):7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