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偉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重要內容。新形勢下,如何更好發揮黨建工作優勢,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到企業建設中,是企業黨組織的重要任務。河鋼宣鋼黨委通過重心下移,特色培育,在基層黨建工作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一、強化黨的領導,確保方向把控
河鋼宣鋼黨委通過黨建進章程修改工作、修訂完善《黨委常委會議事規則》《董事會議事規則》《總經理工作細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實施辦法》,進一步規范了議事流程,黨委“把關定向”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建好組織帶好隊伍,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通過基層黨支部的“抓基礎、抓基層、抓基本功”建成堅強堡壘,增強其服務中心工作的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堅持“黨建帶工建、帶團建”,構建大政工格局,工團組織緊密圍繞生產經營工作,充分發揮服務、維護、促進、推動作用,建立健全目標明確、責權分明、運轉協調、渠道暢通的黨建工作機制。科學制定黨建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對工作重點及措施進行責任分解和績效考核,以規范化、標準化和精益化的制度管理為黨建工作注入新的生機。
二、優化隊伍建設,增強企業活力
近年來,黨建工作各項要求越來越高,基層黨務人員的意識、素質和能力亟待提升。為此,河鋼宣鋼黨委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和黨務工作者的文化素養和工作水平。一是加強干部隊伍素質建設,優化年齡、文化結構,加強黨組織書記的選拔配備,組織實施黨組織書記任前培訓考核制度,提高履行黨建工作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二是加強現有黨務人員的培訓提升,在現有集中培訓基礎上,形成黨務干部輪訓制度,使之能力和素質適應黨群黨建工作需求。三是加強年輕黨務干部的選拔培養。通過實施“組織紀檢委員選拔培養工程”,使一批青年學生黨員進入到黨務干部序列,充實黨務后備力量。
三、健全組織體系,筑牢堡壘基礎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河鋼宣鋼黨委全面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開展黨支部“達標晉級,創優爭星”活動。對230多個基層黨支部進行基層自評和上級黨組織達標評定,推進星級黨支部創建活動,從組織設置、組織生活、黨員管理、陣地建設等幾個方面實施標準化管理。河鋼宣鋼黨委堅持落實“抓兩頭帶中間”,即通過擦亮先進、轉化后進、提升一般,最終實現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一方面打造創建一批有特色、有亮點、有成效的黨建品牌,形成典型引路、成果推廣、應用提升的新路徑,形成科學管用的黨建工作機制。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落后黨組織的考核整頓,通過學習、幫扶、調整、激勵、考核等措施,實現后進組織的全面達標。
四、深化制度建設,確保黨建實效
大抓基層,就必須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河鋼宣鋼黨委將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有效結合,推動黨建工作為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一是加強黨建制度建設。先后制定印發了《黨建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黨的建設三年規劃》等文件,從制度層面對黨建各項工作職責進行了分工,明確了河鋼宣鋼三年黨建工作的目標。二是優化黨建績效考核。為了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和導向作用,進一步提升基層黨支部的組織力,河鋼宣鋼增加了對基層黨支部工作質量的考核權重,由黨建考核的40%增加到60%,充分調動了基層黨務工作者的積極性。三是鞏固專項述職制度。通過述職考評,問題整改,促進了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意識的增強,促進了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的提升。
五、明確工作標準,提升黨建質量
河鋼宣鋼黨委不斷拓寬黨建工作的思路和渠道,緊緊圍繞生產經營、轉型發展等中心工作謀劃開展特色黨建活動,使黨建業績與經營成效相融共促,全面提升。一是落實質量提升,壓實工作責任。制定印發了《黨建質量提升年活動方案》,明確了黨建工作質量提升執行標準,通過對標自查,逐條查找存在問題和短板弱項,明確整改措施和期限、實施銷號管理,實現黨建工作質量的全面提升。二是創新工作載體,推動改革攻堅。在主題教育中通過“珍惜榮譽、堅守初心,鋼鐵報國當先鋒”實踐活動,圍繞重點工作,先后開展了“黨員帶頭查隱患”“降本增效增動力、黨員帶頭建新功”等主題活動,形成了黨建領航、支部領跑、干部帶頭、黨員示范、群眾同行的生動局面。三是高度重視,充分利用集團“智慧黨建云平臺”開展工作。在崗黨員手機APP下載使用實現了全覆蓋,“三會一課”等工作初步實現了線上線下并行推進。
一系列務實有效的舉措,抓緊抓實黨建工作,實現企業黨建與中心工作的緊密融合,無縫對接,相互促進。一是職工的凝聚力、組織的向心力得到增強,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合力。二是“兩個結構”優化得到持續加強,高附加值產品銷量持續提升,優質產品直供雄安新區、京張高鐵、2022年冬奧項目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三是整合內部資源,集中發展更具戰略意義的多元產業業務,智慧物流園、供應鏈服務、信息化產業等多元產業項目實現穩步推進。河鋼宣鋼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匯聚改革力量,切實推動企業實現轉型發展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