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兵
摘要:建設“新時代職工之家”是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聯系職工的必要陣地;是搞好工會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協莊煤礦2019年4月份建成“新時代職工之家”,并充分發揮其效能,成為了全礦職工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家園”和學習、交流、娛樂、健身、維權的新“陣地”。
關鍵詞:職工之家;心理調適;幫扶救助;文體娛樂
建設“新時代職工之家”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有效途徑,是密切聯系職工群眾、反映職工利益訴求、解決職工實際困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服務職工職業發展、豐富職工文化生活的重要陣地,按照職工之家陣地建設“八有”標準建設“新時代職工之家”,搭建“一屋四區”(即:職工書屋、精準幫扶區、心理咨詢區、勞爭調解區、文體娛樂區)平臺,開展職工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激發工會工作新活力,提高工會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一、創建內容
把新時代職工之家工作與全面履行工會各項職能緊密結合,深入職工書屋、精準幫扶區、心理疏導區、勞爭調解區、文體活動區“一屋四區”建設,依靠一流服務、一流管理、一流環境,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形成職工入駐創效機制,真正發揮其實效,使工會組織真正發揮作用、體現價值,成為職工群眾信賴的家。
(一)職工書屋,共建“學習之家”。職工書屋是職工全新的“充電室”和“加油站”。內部配備各類專業知識、安全常識、文化交流圖書上萬冊,同時,裝備6臺“漢王”電子閱覽設備。滿足了職工日常多讀書、讀好書的需求,讓職工能夠利用業余時間有地方、有環境、有目標的學習政治新理論、業務新知識,彌補職工盲目學習的短板,提高學習效率。
(二)心理疏導區,共建“和諧之家”。圍繞企業中心任務,主動適應職工隊伍建設的新情況、新特點,創新方法和載體,實行專家輪流坐診制度,隨時可以對職工進行心理咨詢和輔導,正確引導職工思想,通過合理化建議征集,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廣覆蓋的職工心理疏導服務格局。同時,設置養生醫療角,有按摩椅、健康查體設備和醫療器械,著力打造“陽光礦工”新品牌。
(三)精準幫扶區,共建“溫馨之家”。精準幫扶區是工會日常幫扶救助的工作站,設有 “德善墻”和困難職工群眾的檔案,應用“四維布控”幫扶救助工作機制,與職工服務中心、幫扶救助工作中心聯合,形成礦、社區兩級服務網絡,實現幫扶、維權、服務一體化,解決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問題。推動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常態化、長效化、社會化,持續開展“走訪慰問”、“金秋助學”等服務活動,加強部門聯動,擴大服務范圍,提高工作實效。
(四)勞爭調解區,共建“民主之家”。勞爭調解區是礦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日常辦公的常設地點,集中開展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勞動仲裁等工作。在運行機制上,采用“五個一”巡訪和網上辦公相結合的方式,每周一定期組織開展一次巡訪活動的同時,利用“勞動爭議”網上辦公平臺,接收職工反映的問題,合理分類處置,集中答復,形成投訴、核實、調解、反饋的良好運行模式,真正變“等服務”為上門“送服務”,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落在了實處。
(五)文體活動區,共建“活力之家”。職工業余休閑、娛樂和運動的區域,圍繞“日常活不斷線、節慶活動掀高潮”的理念,堅持“新時代職工之家”、“籃球基地”、社區文化廣場、離退休人員活動中心等陣地相結合,大力組織職工開展各類文體活動。使全民健身活動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
二、運行保障
“新時代職工之家”始終以“做職工群眾最可信賴的娘家人、貼心人”為主題,以“健康、快樂、包容、共享”為建家理念,以職工需求為導向,以職工滿意為標準開展活動。
一是職工輪流入駐。以車間工會為單位,每周一至周五,開展讀書、談心、健身、心理疏導、勞動爭議調解、困難幫扶等活動。進一步推進工會基層組織的組織健全、工作規范、工作創新、作用發揮和全面提高工會組織的工作水平。
二是活動每月有載體。立足強基層、提素質、促規范、增活力,深入開展青工讀書、群監一件事、協管暖心月、青安崗陽光工程的各種活動,有效發揮“一屋四區”各項職能,營造月月有主題、活動有載體的良好氛圍。
三、取得成效
建成投用“新時代職工之家”以來,組織基層車間工會輪流入駐,開展讀書、談心、健身、心理疏導、勞爭調解、困難幫扶等活動,切實做到了五共建,有力促進了企業高質量持續向好發展。
(一)共建“職工書屋”,助力企業改革發展。主動適應職工隊伍建設的新情況、新特點,不斷完善職工知識結構,增強工作能力,提升精神境界,引領職工立足崗位爭做“三提三創”(提速提質提效、創新創效創優)主力軍。
(二)共建“文體活動區”,凝聚職工向心力。依托文體活動區帶動籃球基地、社區文化廣場、離退辦娛樂室的建立和完善相關娛樂基礎設施,讓員工能夠有一個良好的鍛煉活動場所,讓員工閑有所樂。
(三)共建“心理疏導區”,呵護職工心理健康。把實現維護廣大職工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擺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認真履行法律賦予工會的勞動保護和職業衛生監督職責,強化群眾安全工作隊伍建設,完善群監、協管、青安崗工作制度,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推動落實勞動保護、安全衛生及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的各項舉措,讓職工實現體面勞動。
(四)共建“勞爭調解區”,保障和諧勞動關系。創新民主管理形式,落實職工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暢通職工訴求通道,完善“三項聯系書” 、勞動爭議網上辦公等機制,切實加大源頭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工作力度。
(五)共建“精準幫扶區”,提升職工幸福指數。堅持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的宗旨,以職工服務中心、幫扶救助工作中心為基礎,加大資源整合,創新服務模式,形成礦、區隊兩級服務網絡,實現幫扶、維權、服務一體化,解決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