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菲
摘要:當前,煤炭企業正處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為逐步適應企業發展需要,協莊煤礦按照“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通過走訪調研、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對職工工作、生活狀況、心理動態進行了全面仔細地調查研究,創新“陽光工程”模式,推出多套“營養餐”,打造了集職工學習教育、服務質量、快樂健康為一體的職工大家園,不僅緩解了職工壓力,提升了職工的幸福指數,而且有效促進了企業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陽光工程;學習教育;服務質量;快樂健康
隨著煤礦新形勢和行業改革的不斷深化,為逐步適應企業發展需要,職工隊伍在思想上呈現出價值取向多元化。有針對性的解決職工心理問題,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引導,將消極轉化為積極,被動轉化為主動,使職工處于安全生產的最佳狀態,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成為擺在企業面前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協莊煤礦按照“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 實施“陽光工程”,推出多套“營養餐”,打造了集職工學習培訓、服務創新、健康娛樂為一體的職工大家園,不僅緩解了職工壓力,提升了職工的幸福指數,而且有效促進了企業的和諧發展。
一、“復合學習餐”提素質
(一)突出與企業共命運主題,夯實職工思想政治素質
加強思想道德、政治理論學習,是提升職工心理素質的重要手段。協莊煤礦工會先后開展了“弘揚傳統美德座談會”、“爭做‘四有女性演講會”和“奉獻一個休息日”體驗等活動,使廣大職工通過參加活動更加關心企業的發展,把自己的命運同企業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繼承并發揚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修養。
(二)突出“再教育”主題,提升職工業務技能素質
為使職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增強自信心,協莊煤礦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從省內外各名企、高校和集團公司內部聘請教授、專家及領導進行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技術創新等各類專題講座,定期選送各級管理人員、班組長及生產骨干到相應培訓機構學習和深造,并積極引導在崗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和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獲取專業技術資格,鼓勵職工進行課題研究和技術創新,以“職工創客聯盟”為載體,創新“三個一”工作機制,即:每月一征集、每月一評選、每月一獎勵,充分調動全礦職工創新的積極性。每月征集技術、管理、經營、安全等方面的創新項目及合理化建議。同時,搭建起“全員培訓考試”和“職工技能大賽”活動平臺,在全礦職工中開展全員培訓學習活動,建立培訓考試與職工工資考核掛鉤機制,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考試以平均分為基準,每超1分獎勵10元,每低1分罰款10元;職工考試實行正向獎勵,每得1分獎勵2元。
二、“服務質量餐”強監督
(一)突出困難幫扶主題,傳遞企業真情關愛
為做好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落實各項救助配套資金,礦工會制定下發了《協莊煤礦幫扶救助工作中心管理辦法(試行)》,成立了新礦集團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基金分會協莊煤礦工作中心和監督審計委員會。從健全礦區幫扶救助工作機制入手,進一步明確了職責分工,創新實施了以“普查審核、入口分類、審核評定、跟蹤反饋”為主題的“四維布控”工作機制,確保各類貧困家庭做到早發現、早化解、早控制、早處置,真正使幫扶工作做到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精準化。
(二)突出權益維護主題,鑄就連心橋梁
(1)建設“新時代職工之家”,以“一屋四區”(即:職工書屋、精準幫扶區、心理咨詢區、勞爭調解區、文體娛樂區)架構,組織基層車間工會輪流入駐,開展讀書、談心、健身、心理疏導、勞爭調解、困難幫扶等活動。特別是心理咨詢區,礦工會配備了5名二級心理咨詢師團隊,為職工提供心理關懷、心理疏導、心理咨詢服務,平均日接待量25人次以上。
(2)搭建勞動爭議調解網上工作平臺。通過網上問題反映、分類處置、匯總調查、集中答復4個流程,打開工會聯系服務職工群眾的新窗口,形成網上網下深度融合、互聯互動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新機制。全年通過網上辦公平臺共處置9起勞動爭議人事調解事件。
(3)施行會員“孝心假”制度。即:父母生日當天享受一天帶薪休假并補助蛋糕費用100元,礦區孝老愛親蔚然成風,企業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
三、“快樂健康餐”除壓力
圍繞“日常活動不斷線、節慶活動掀高潮”的理念轉變,依托“籃球基地”、社區文化廣場、離退休人員活動中心等陣地,深入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強化職工“自尊、自信、自立、自強、自愛”的意識,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與承受能力。舉辦登山、籃球、拔河等比賽,組織“歌詠大會”、書畫攝影聯展、“慶重陽、頌模范、傳美德”暨曲藝名家進礦區文藝晚會等活動。同時,礦工會把職工療休養工作重心放在最廣大普通一線職工身上,采用名額集中分配、專業意見反饋、公示出行的方式,組織基層職工參加各類療休養活動。讓職工積極的學習,快樂地工作,開心地生活,凝聚了礦區正能量。